褚劍峰 ,吳田鏟 ,沈飛 ,張丹 ,陳巧燕 ,葉國華 ,聶向博
(1.浙江省紹興市蔬菜技術推廣站,312000;2.紹興綠島蔬菜專業(yè)合作社)
近年來,紹興地區(qū)設施蔬菜遭受了煙粉虱為害,嚴重影響了夏、秋季蔬菜的生產,給蔬菜質量安全帶來隱患。為此,我們推廣應用了煙粉虱綠色生態(tài)防控技術,綜合采用防蟲網、黃板和銀黑地膜等物理防蟲產品,有效減少煙粉虱的數量和為害。防蟲網的覆蓋可能會影響大棚內溫度、相對濕度等環(huán)境因子,為了研究覆蓋后的溫濕度變化情況,選用了25、40目2種密度銀灰色防蟲網,采用自動記錄儀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比較了不同數目防蟲網對大棚內溫濕度的影響,以期為蔬菜生產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25、40目銀灰色防蟲網均由臺州銀鏈網布有限公司生產,6 m寬蔬菜大棚由示范基地提供。供試作物為辣椒。
①25目防蟲網圍膜覆蓋大棚與無圍膜覆蓋試驗 在紹興縣孫端鎮(zhèn)新河村蔬菜基地的辣椒大棚中,設置2個處理,2次重復。將2 m寬幅的25目銀灰色防蟲網用壓膜線固定于大棚圍膜處(覆蓋方式和寬幅以下相同),底部用泥土壓實,同時,另一個相鄰大棚不覆蓋防蟲網(對照小區(qū)),調查大棚內溫度、相對濕度。采用RC-HT601A便攜式溫濕度數據自動記錄儀,掛在大棚中間高于地面1 m處,從0:30開始每隔2 h自動記錄2個大棚內的溫度和相對濕度,計算5 d中12個時段的平均溫濕度值。調查期間天氣情況以多云到晴為主。
②40目防蟲網圍膜覆蓋大棚與無圍膜覆蓋試驗 在紹興市馬山鎮(zhèn)寧六蔬菜基地的辣椒大棚中,設置2個處理,2次重復。用2 m寬幅的40目銀灰色防蟲網覆蓋在大棚圍膜處,底部用泥土壓實,以一個相鄰大棚不覆蓋防蟲網為對照,調查蔬菜大棚內溫度、相對濕度變化情況。采用RC-HT601A便攜式溫濕度數據自動記錄儀,掛在大棚中間高于地面1 m處,從1:00開始每隔2 h收集防蟲網和無防蟲網大棚(對照)內溫度和相對濕度,計算7 d中12個時段的平均溫度、相對濕度值。調查期間天氣情況以多云為主。
從圖1可見,覆蓋25目防蟲網的大棚內溫度與對照的相差不大,最高溫度僅相差0.1℃,對照的最高溫出現(xiàn)在10:30,25目防蟲網內的最高溫出現(xiàn)在14:30,最高溫出現(xiàn)時間推遲4 h。上午防蟲網內溫度上升緩慢,凌晨以后溫度比對照稍高。25目防蟲網對大棚溫度影響較小,不會因大棚內溫度過高影響辣椒等蔬菜的生長結果。
從圖2可見,覆蓋25目防蟲網的大棚內相對濕度與對照差異小,0:30~6:30的相對濕度都為100%;8:30差異最大,比對照僅高出 5.8%,14:30比對照低3.9%。由此可見,覆蓋25目銀灰色防蟲網對大棚內相對濕度影響較小。
從圖3可見,在13:00無防蟲網棚內溫度最高35.5℃時,覆蓋40目防蟲網比對照大棚最高溫度反而低2.5℃。40目防蟲網大棚內,連續(xù)24 h中總體溫度變化幅度比對照小,其中21:00至第二天9:00的溫度基本相同。夜間防蟲網覆蓋對大棚有保溫效果,白天銀灰色防蟲網有遮光作用。
從圖4可見,與對照相比,覆蓋40目防蟲網后大棚內相對濕度增大,在13:00相對濕度最低時相差最大,為11.12%。在24 h中,防蟲網內相對濕度變化幅度較小,21:00到第2天7:00,相對濕度均為100%。
①25目防蟲網對大棚內溫度、相對濕度的影響較小,但推遲了一天中最高溫度和最低濕度的出現(xiàn)時間,試驗中最高溫度推遲約4 h,最低濕度推遲約2 h。25目防蟲網覆蓋具有一定的遮光作用,因此,對棚內的溫度上升、濕度下降起到了緩沖作用;由于25目規(guī)格的防蟲網網格較疏,遮光率低,因此,溫濕度最高及最低值與對照基本相同。
②40目防蟲網對大棚內溫度、相對濕度的影響比25目大。覆蓋40目防蟲網棚內溫濕度變化趨勢與對照基本一致,但變化幅度下降,相對濕度增加。多云天氣下,由于40目規(guī)格的防蟲網網格較密,使棚內出現(xiàn)高溫低濕,對蔬菜生長影響較大。
③總體比較,25目防蟲網覆蓋溫度、相對濕度變化小,對蔬菜生長的影響也較小,同時25目防蟲網可阻隔大部分害蟲,如煙粉虱、菜青蟲、菜螟、小菜蛾、蚜蟲、跳甲、甜菜夜蛾、美洲斑潛蠅、斜紋夜蛾等,也減少了病毒病、煤污病等病害的傳播為害,生產上一般建議使用25目左右的防蟲網。
圖1 25目防蟲網覆蓋與對照的溫度變化曲線圖
圖2 25目防蟲網覆蓋與對照的相對濕度變化曲線圖
圖3 40目防蟲網與對照的的溫度變化曲線圖
圖4 40目防蟲網大棚與對照的相對濕度變化曲線圖
[1]褚劍峰,吳愛芳,葉國華,等.煙粉虱綠色防控技術應用試驗初報[J].上海農業(yè)科技,2010(1):127-129.
[2]孫艷軍,徐剛,李德翠,等.新型防蟲網室環(huán)境因子的變化及對小白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9(6):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