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麗靖·秦皇島燕大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技術開發(fā)部
彎曲件成形回彈的研究與分析
文/茹麗靖·秦皇島燕大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技術開發(fā)部
金屬板材在外力作用下產(chǎn)生彎曲的總變形,由塑性變形和彈性變形兩部分組成。當彎曲結束后,外力去除,塑性變形就會留存下來,彈性變形完全消失。彎曲變形區(qū)外側因彈性恢復而伸長,就會產(chǎn)生彎曲件的彎曲角度和彎曲半徑與工件相應尺寸不一致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稱為彎曲件的彈性回彈?;貜検菑澢尚螘r常見的現(xiàn)象,但也是彎曲件生產(chǎn)過程中不易解決的棘手問題。
理論研究
彎曲件的回彈現(xiàn)象通常表現(xiàn)為彎曲半徑的改變和彎曲角度的改變兩種形式。影響回彈角的因素很多,在材料的力學性能中,材料的屈服點σs越高,彈性模量E越小,彎曲回彈越大;相對彎曲半徑r/t越大,板料的彎曲變形程度越小,則回彈也越大;彎曲中心角越大,回彈越大;彎曲方式有自由彎曲和校正彎曲,自由彎曲回彈大,校正彎曲回彈小;彎曲件的形狀,模具間隙等。因此理論上計算回彈值是相當困難的,通常在模具設計時靠經(jīng)驗與試驗來確定回彈值,經(jīng)模具試沖后再對模具回彈值進行修正。本文結合3種件進行回彈問題分析。
如圖1所示為固定支架底座—前操縱器彎曲件數(shù)模,材料為A510L,厚度為3mm,如圖2所示為固定支架連接板—前操縱器彎曲件數(shù)模,材料為A510L,厚度為3mm,如圖3所示滑動外門手柄拉桿旋轉支架底座彎曲件數(shù)模,材料為ST12,厚度為1.8mm,以上三種件均彎曲為90°,前兩種材料為鞍鋼標準Q/ASB275—2005汽車結構用熱連軋鋼板,機械性能是屈服強度不小于355MPa,抗拉強度510~610MPa,斷后延伸率不小于24%,180°彎曲試驗d=0.5a。第三種材料為寶鋼標準BQB403—2003低碳鋼,機械性能是屈服強度130~260MPa,抗拉強度不小于270MPa,斷后延伸率不小于34%。
從材料和彎曲件形狀角度分析
圖1、2所示的零部件是平板彎曲,屈服強度較大,因此回彈值比較大。圖3是帶筋彎曲,壓制加強筋是抑制彎曲回彈有效的措施,且屈服強度較小,因此回彈值較小。
圖1 固定支架底座—前操縱器彎曲件數(shù)模
圖2 固定支架連接板—前操縱器彎曲件數(shù)模
從彎曲方式和彎曲模分析
模具是保證生產(chǎn)合格工件的主要因素,模具的彎曲方式分為自由彎曲和校正彎曲。校正彎曲回彈值小,所以模具采用校正彎曲的形式,校正彎曲模具一般設有頂件裝置或壓料裝置。圖1、2工件均可采用兩道彎曲工序制作,模具成本較高,生產(chǎn)效率較低,不符合模具行業(yè)低成本、高效率的發(fā)展趨勢。因此,采用一次彎曲成形的結構。
對圖1所示的固定支架底座—前操縱器彎曲件進行彎曲模具分析,校正彎曲模如圖4所示,該模具的設計沒有考慮工件的回彈,因此彎曲工件的長邊角小于90°。觀察模具彎曲的實際成形過程,當模具接觸料片,料片兩端就開始翹曲,工件長邊端頭接觸上模,上模開始對料片下壓,最后成形的位置是圓角位置,而在圓角未成形前長邊端就已經(jīng)形成了負角,導致最后成形角為88°。查找沖壓件未注公差標準,結果是公差為±380,而回彈角度為2°,需要對模具進行修正。
圖3 滑動外門手柄拉桿旋轉支架底座彎曲件數(shù)模
從模具設計上考慮減少回彈方法很多,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在模具上修出補償角度,但并不是回彈了幾度就要修幾度,很可能修大。其實彎曲90°是個分界線,成形角度小于90°后,回彈方向就往小于90°回彈,但只要成形角度大于90°,回彈方向會改向大于90°方向回彈。因此,補償角度不能修過大,選用補償一半的回彈角度,即補償1°,將成形下模Ⅰ補償?shù)?1°,相應的上模補償?shù)?9°。模具修正完成后,再次調試,檢測工件合格,公差在±38′以內(nèi)。模具角度補償值在合理范圍內(nèi),一般情況回彈值的確定依靠經(jīng)驗與實際情況而定。
圖4 校正彎曲成形模結構
圖5 彎曲成形模
對圖2所示的固定支架連接板—前操縱器彎曲件進行彎曲件模具分析,該模具為對稱件,且彎曲邊要比圖1零件彎曲邊短。一次成形的模具同圖1所示零件的模具結構相同,如圖5所示。同樣出現(xiàn)了圖1所示零件的相同問題,彎曲成88°,回彈角為2°。對實際的模具彎曲成形過程進行分析,產(chǎn)生這種負回彈的原因是上模的形狀,將上模做成與工件完全吻合的形狀,最初的計劃是當模具完全壓合時,可將工件的回彈強制校正一下。實際情況卻起了反作用,不但回彈沒用得到校正,反而造成了負回彈。具體過程是成形時模具上模下行,壓住料片,此時料片兩端翹起,接觸上模的兩端,料片共計三個位置被向下壓,最后成形圓角位置。在這個過程中,工件的兩側就已經(jīng)形成很大的負角,單憑凸模壓平成90°無法平衡其回彈,必須要用大于90°的角。解決方案是將上下模修正1°來平衡回彈,或者將上模形狀修正成圖6所示情況,即料片的兩端處于自由狀態(tài),只成形圓角部分,直接將直邊帶過來。最終修模后經(jīng)試制,工件合格。
對圖3所示滑動外門手柄拉桿旋轉支架底座彎曲件進行模具分析,從工件的形狀上分析,該件的加強筋大大減少了回彈,因此從模具結構上不用考慮回彈角。加強筋增加了模具的行程,模具必須要把工件完全包在上下模里,該模具結構設計如圖7所示,采用了一模兩件的結構形式,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約了生產(chǎn)成本。
圖6 修正后的上模
圖7 彎曲成形模
通過對文中三種工件進行分析,回彈與工件的材料、形狀、彎曲方式、模具結構等因素關聯(lián)很大,因此回彈值的確定比較復雜,要靠經(jīng)驗和實際情況來確定,以保證工件的質量。現(xiàn)在的模具行業(yè)競爭激烈,都需要從保證工件質量、提高生產(chǎn)效率、降低生產(chǎn)成本的角度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