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國能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處理分析
陸國能
目的探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處理經驗。方法選取以急診方式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3例,均采取氣管內插管進行全身麻醉處理。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中心靜脈壓、心電圖、血氧飽和度尿量、血常規(guī)、血糖、腎功能、血氣分析、乳酸水平、有創(chuàng)動脈血壓以及電解質等。結果手術治療后,23例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呼吸和血氧飽和度等生命指標較治療前均得到顯著改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要處理好麻醉藥物、麻醉方式和麻醉用藥劑量的選擇問題,并且配合良好的麻醉管理,就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感染性休克;麻醉處理;臨床經驗
感染性休克是一種臨床危重癥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較高的死亡率,對患者的生命造成極大的威脅[1]。感染性休克是由于微生物和毒素等物質所引發(fā)的膿毒病綜合征伴休克,因此感染性休克的病理變化較復雜,這給臨床進行術中麻醉帶來了極大的困難,而正確處理好術中麻醉是保證患者預后的基礎[2],因此如何處理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是臨床上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我院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處理經驗進行探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xiàn)將整個研究過程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2月~2013年3月急診方式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3例,女16例,女7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56歲,體重45~65kg,平均體重55kg。23例患者中8例為腸穿孔,5例為胃穿孔,4例為闌尾炎,3例為化膿性膽管炎,3例為腸梗阻。患者入院治療時,病情較為嚴重,主要表現(xiàn)為低血壓、呼吸急促、心動過速、尿量減少、反應遲鈍、血氧飽和度降低,在入院時均給予患者復蘇治療,但是低血壓和呼吸急促癥狀在治療后均未得到改善[3]。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中心靜脈壓(CVP)、心電圖(ECG)、血氧飽和度(SPO2)、尿量、血常規(guī)、血糖、腎功能、血氣分析、乳酸水平、有創(chuàng)動脈血壓以及電解質等[4]。
1.2 麻醉處理23例患者均采取氣管內插管進行全身麻醉處理。具體操作,在手術前30min對患者進行肌內注射25~100mg哌替啶和0.5mg阿托品[5]。對患者進行麻醉誘導采取靜脈注射1~2μg/kg芬太尼和0.1~0.4mg/kg的依托咪酯。對患者進行麻醉維持采取靜脈滴注12~80mg/kg的羥丁酸鈉和0.3~0.4mg/kg的異丙酚[6]。在整個麻醉持續(xù)過程中同時采取肌肉松弛藥物和氯胺酮給予患者抗休克治療[7]。
1.3 統(tǒng)計學方法臨床所得數據采取SPSS 13.0軟件進行分析,技術資料以(±s)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手術治療后,23例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呼吸和血氧飽和度等生命指標較治療前均得到顯著改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患者手術治療前后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
感染性休克指的是由于微生物和毒素等物質所引發(fā)的膿毒病綜合征伴休克,患者體內感染灶內的各種微生物、毒素以及細胞產物會侵入到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以及正常的細胞中,對患者的器官、系統(tǒng)產生不良作用,從而導致患者的代謝發(fā)生紊亂、系統(tǒng)功能產生障礙,甚至出現(xiàn)器官衰竭等一系列危重癥疾病。因此,對于該類患者,越早對其進行病灶切除,就能越早清除引發(fā)感染性休克的源頭,挽救患者的生命,因此,對于感染性休克患者來說,及早對其進行病灶切除尤為關鍵[8]。
而患者切除病灶手術的成功與否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手術麻醉效果、術中的麻醉監(jiān)測以及術中的管理等。而對感染性休克患者來說,麻醉處理是一個較為重要的問題,對于感染性休克患者進行麻醉處理,要慎重選擇麻醉誘導藥物、麻醉持續(xù)藥物以及麻醉方式等,并且要充分做好麻醉前的準備工作[9]。
本組研究中2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均采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式進行麻醉。采取該方式對患者進行麻醉處理是處于多方面考慮的結果,首先氣管插管能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暢通,使供氧充分,對于呼吸道管理和機械通氣十分有利。對于患者麻醉前的用藥選擇亦慎重,本次研究中選取了哌替啶和阿托品兩種藥物,前者具有鎮(zhèn)痛作用,后者能減少患者的唾液分泌,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對于呼吸道管理十分有利,并且能夠很好地避免由于誤吸而引發(fā)的肺部感染。以依托咪酯和芬太尼作為麻醉誘導藥物,主要是由于依托咪酯在有效降低患者腦代謝率的同時,對于患者的呼吸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影響作用較小,并且能很好的控制患者的低顱內壓;芬太尼是一種阿片受體激動劑,是一種強效的麻醉性鎮(zhèn)痛藥物,其鎮(zhèn)痛效果發(fā)揮迅速,但是其持續(xù)的時間較短,因此將芬太尼與依托咪酯聯(lián)合使用作為麻醉誘導是較為理想的。本次研究中麻醉持續(xù)藥物采用的是異丙酚和羥丁酸鈉。異丙酚是一種快速強效的全身麻醉藥物,不良反較少,蘇醒較平穩(wěn)的效果;羥丁酸鈉是輔助麻醉持續(xù)的藥物,能夠增強催眠作用,作用時間較長,并且具有低毒、對患者各系統(tǒng)功能影響較小的特點。在手術過程中同時給予抗休克治療,使患者達到淺麻醉的狀態(tài)[10]。
綜上所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要處理好麻醉藥物、麻醉方式和麻醉用藥劑量的選擇問題,并且配合良好的麻醉管理,就能夠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從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1]陶仲為.感染性休克的臨床診治[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6, 26(2):1821-1822.
[2]岳茂興,李成林.山莨菪堿聯(lián)用地塞米松治療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機制的研究[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0,12(6):3411-3412.
[3]王麗丹,馬曉春.CRRT在感染性休克致急性腎功能衰竭中的療效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16):82-83.
[4]陳偉元,曾志文,張岳農.小劑量氯胺酮麻醉對感染性休克病人C反應蛋白的影響[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1,17(11):1359-1361.
[5]賴軍華,陸鈺.集束化治療對感染性休克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17):53-54.
[6]譚菊開.感染性休克并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的急救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3):27-28.
[7]金鑫,王瑤.嚴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腦鈉肽變化及其對心功能預后的預測作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1):163-164.
[8]李燕萍,史曉燕,曲海霞.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處理體會[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9,38(3):199-200.
[9]遲百勝.感染性休克術前治療體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28):163-164.
[10]劉榮偉,王陸.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體會2例[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09,47(29):117-118.
R631+.4
A
1673-5846(2013)08-0356-02
廣西來賓市中醫(yī)醫(yī)院,廣西來賓 54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