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慧
(廣東省珠海市口腔醫(yī)院正畸科,廣東 珠海 519000)
青少年口腔衛(wèi)生與口腔正畸療程的相關性分析
周 慧
(廣東省珠海市口腔醫(yī)院正畸科,廣東 珠海 519000)
目的 探討分析青少年口腔衛(wèi)生與口腔正畸療程之間的相關性。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120例上下前牙中度擁擠,并拔除上下頜第一雙尖牙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60例患者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口腔衛(wèi)生教育;對照組60例患者按原有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進行恢復,比較兩組患者的DI、CI、GI、PLI以及正畸療程。結果 經治療后,經治療后,實驗組患者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評分較對照組顯著下降,實驗組患者DI以及CI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GI以及PLI均顯著下降,且實驗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同時實驗組療程較對照組顯著縮短(P<0.05)。結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口腔衛(wèi)生與口腔正畸療程顯著相關。
口腔衛(wèi)生;口腔正畸;相關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在逐步的提高,隨之而來的青少年口腔衛(wèi)生問題也不斷增多,同時人們對于牙齒美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口腔正畸的人數(shù)逐年上升[1-3]。相關研究顯示,患者的口腔衛(wèi)生情況影響著口腔正畸的療效及療程。為進一步探討青少年口腔衛(wèi)生與正畸療程的相關性,本研究以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間收治的120例上下前牙中度擁擠,并拔除上下頜第一雙尖牙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分析總結相關臨床數(shù)據(jù),以期為口腔衛(wèi)生干預的臨床推廣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間收治的120例上下前牙中度擁擠,并拔除上下頜第一雙尖牙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組60例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為(14.4±2.7)歲;對照組60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齡為(13.8±2.1)歲。所有患者的牙齦健康狀況良好,無齲齒及牙周病。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基本臨床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由同一名正畸醫(yī)師進行矯正治療,手術材料均為全程式直絲弓托槽(天美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對照組患者按照以往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不給于特殊的處理[4]。實驗組患者在正畸治療的前、中、后定期的在專門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口腔清潔以及口腔衛(wèi)生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牙齦腫脹與菌斑的關系、飲食和牙齦健康的關系,通過有效的預防菌斑的滋生來控制牙齦腫脹,從而保證牙齦健康。具體方法如下:①對患者進行語言、文字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使患者充分意識到保持口腔衛(wèi)生的重要性,向患者示范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時盡量避免刷毛進入齦溝及牙縫內,牙刷傾斜角壓在牙面和牙間隙,刷牙力度不宜過大,順著牙齒豎刷,按照由上到下,由內及外的順序進行。②向患者演示正確的刷牙姿勢后,建議患者對著鏡子刷牙,觀察刷牙的動作是否正確,確保刷牙的質量。③交代患者家屬監(jiān)督其刷牙質量,要保證其每天至少3次,每次需3min以上。④此外,囑咐患者每3~4周進行復查一次,方便掌握其口腔衛(wèi)生狀況,并向患者發(fā)放口腔衛(wèi)生相關宣傳材料,從而加深患者的印象,使其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最近一周心理狀態(tài)采用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進行評分,50分以下定義為無;50~60分定義為輕度;61~70分定義為中度;70分以上定義為重度。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口腔衛(wèi)生登記,使用簡化口腔衛(wèi)生指數(shù)(OHI-S)評價口腔衛(wèi)生狀況;記錄患者的牙齦指數(shù)(GI)、菌斑指數(shù)(PLI)及治療后的恢復情況。OHI-S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簡化軟垢指數(shù)(DI)和簡化牙石指數(shù)(CI),檢查時均使用統(tǒng)一的儀器。運用探針接觸牙齦邊緣,對GI進行評分,正常牙齦記為0分;牙齦輕微水腫,針尖接觸不出血記為1分;牙齦水腫,探針接觸出血記為2分;患者牙齦出現(xiàn)自發(fā)性出現(xiàn)傾向時記為3分。PLI以檢查患者牙面菌斑厚度為標準,近齦緣區(qū)無菌斑記為0分;近齦緣區(qū)有視診不可見,但用探針可在側面刮出薄的菌斑記為1分;近齦緣區(qū)及鄰面有中等量的菌斑記為2分;近齦緣區(qū)及齦溝內出現(xiàn)大量的菌斑記為3分[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SAS評分結果
經治療后1周實驗組患者SAS評分較對照組顯著下降(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DI、CI比較
表1 兩組患者SAS評分結果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DI、CI比較
表3 兩組患者GI結果
表4 兩組患者PLI比較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DI、CI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兩組患者口腔衛(wèi)生水平基本一致。治療后,實驗組患者DI、CI有明顯改善(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GI比較結果
經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者GI顯著上升,治療3個月以及6個月后,兩組患者GI均有所下降,但實驗組下降幅度大于對照組(P<0.01),詳見表3。
2.4 兩組患者PLI比較結果
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者PLI顯著上升。治療3個月及6個月后,兩組患者PLI均有所下降,但實驗組下降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詳見表4。
2.5 兩組患者正畸療程比較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平均正畸療程為(15.4±2.5)個月;對照組患者的平均正畸療程為(19.8±2.8)個月,兩組療程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t=14.165,P<0.01),詳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正畸療程比較結果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均為青少年,性格處在形成時期,其心理承受能力往往較差,因此對于外界的刺激比較敏感,同時由于正畸治療的特殊性以及患者對于治療效果的迫切期待,造成患者往往存在一些微妙的心理活動。通過本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均產生輕度的焦慮情緒,通過醫(yī)師詳細耐心的解釋治療過程,實驗組患者焦慮評分較對照組顯著下降,說明衛(wèi)生宣傳教育能夠有效增加患者的耐心和自信心,有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
大量研究結果顯示,口腔正畸治療過程中,患者口腔衛(wèi)生狀況會對正畸治療的效果和療程產生直接的影響,而療程的長短又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配合程度[6]。本研究中的所有研究對象均為12~17周歲的青少年,并且大對數(shù)都是在家長的干預下進行治療,因此對治療的依從性較差,所以醫(yī)院進行干預治療,同時配合家長的監(jiān)督在口腔正畸治療后的恢復階段意義重大。并且,從之后前后口腔衛(wèi)生狀況來看,治療后,治療組患者DI、CI改善均明顯由于對照組,因此,衛(wèi)生宣教干預治療對口腔正畸治療后的恢復階段具有積極作用。
在整個正畸過程中牙刷的使用對于牙齦炎的發(fā)生有著直接的影響,同時刷牙又是控制菌斑滋生的有效手段,雖然在進行正畸治療的患者中,由于正畸材料置留口腔,會降低刷牙的效能,但對于菌斑指數(shù)的降低仍具有明顯的作用,因此督促并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刷牙方法和足夠的刷牙次數(shù)對于患者牙齦指數(shù)、菌斑指數(shù)的恢復以及療程的縮短有著重要的意義[7,8]。同時醫(yī)護人員運用語言及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對進行口腔正畸的患者進行衛(wèi)生健康教育,使其從小具有維護口腔衛(wèi)生的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菌斑以及軟夠,防止牙齦炎的發(fā)生,進而最大限度的防止矯治裝置的脫落,保證口腔正畸治療的成功??偠灾?,青少年口腔衛(wèi)生與口腔正畸療程顯著相關,其口腔衛(wèi)生狀況的好壞決定了療程的長短。
[1] 趙志河,白丁.口腔正畸臨床及基礎新進展[J].四川大學報,2011, 42(6):818-822.
[2] 張蕾,肖莉,蔣昊,等.循證護理對兒童口腔正畸治療依從性及口腔健康狀況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2):6-8.
[3] 唐棠.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特點及干預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6(17):222-224.
[4] 徐彥濤.380例口腔正畸患者的健康教育[J].現(xiàn)代護理,2010,7 (5):90-92.
[5] 李洪,陳蒙,黃嫻君,等.青少年口腔正畸療程與口腔衛(wèi)生的相關分析[J].現(xiàn)代醫(yī)院,2009,9(6):151-153.
[6] 于維娟,劉琳,吳平,等.成人正畸治療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1,4(3):154-156
[7] 包麗梅.口腔正畸護理的體會[J].臨床護理,2011,9(22):152-154.
[8] 何瑤,張綺.正畸治療過程中個人口腔保健措施對牙齦炎的影響[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38(4):492-493.
R783.5
B
1671-8194(2013)23-0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