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縉
(紅河學(xué)院 外國語學(xué)院,云南 蒙自 661100)
1915年,詩人兼譯者的龐德出版了一本名為《華夏集》的英譯漢語古詩集。該詩集中龐德不妄加評論的詩歌風(fēng)格,要求詩人以鮮明、準(zhǔn)確、含蓄和高度凝練的意象生動及形象地展現(xiàn)事物,并將詩人瞬息間的思想感情融化在詩行中的詩歌創(chuàng)作翻譯理念得到詮釋。
為了提高譯者的地位,保留源語語言的精華,韋努蒂提出一些建設(shè)性的翻譯策略。在翻譯活動中,譯者通常是語言和文化異化的中介讓目的語讀者通過譯文了解源語語言文化知識。韋努蒂認(rèn)為兩種語言文化間的差異應(yīng)該采用抵抗翻譯方式解決。抵抗這一術(shù)語是韋努蒂用來指文學(xué)文本的翻譯策略,能在譯文中保持源語文化、語言的特點的翻譯策略,同時也能不同程度地在譯文中體現(xiàn)出譯者的存在,從而提高譯者的地位。這種翻譯策略挑戰(zhàn)了英美翻譯界根深蒂固“透明”的翻譯要求。
《華夏集》中的Sepe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送孟浩然之廣陵》)是著名詩人李白創(chuàng)作的和老朋友分別的詩歌,全詩包含32個字,精練的語言以意象的形式交代了老朋友離別的時間地點與去向,以及詩人對老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在龐德翻譯的Sepe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中,他創(chuàng)造性地把“故人”翻譯成了Kon-jin。然而費諾羅薩在手稿上的“故人”下方標(biāo)注了“an old acquaintance”。許多評論者都認(rèn)為龐德是為了讓讀者了解kon-jin的意境,因為這個詞聽起來比較有詩意而且能使他們想到遠(yuǎn)東的朋友。同樣,譯文中的“ko-kaku-ro”和“Kiang”達到了相似的效果。龐德之所以將這兩個地點名詞以其日語讀音翻譯成英語,是因為他想直接把原詩的意象直接傳遞給目的語讀者。詩中“煙花”指的是百花盛開的春天,柳絮飄飄,如夢如幻,說明孟浩然離去的時間,而龐德直接采取逐字翻譯的方法,將其翻譯成smoke-flower,這個富含意象的詞語為目的語讀者還原了一幅春天的美麗景色?!癓one sail”表現(xiàn)出孟浩然孤獨的遠(yuǎn)行,“blots”形象地表達了友人已經(jīng)遠(yuǎn)去,在碧空里只能看到一個點,詩人能看到的只是流入天際滾滾的江水。這首離別詩全詩沒有一個關(guān)于分別的詞,但目的語讀者可以從龐德譯詩中的意象得到與源語讀者相同的對老朋友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更重要的是,龐德借這首詩歌的翻譯達到了將中國古詩的寫作手法傳達給西方讀者,改革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的寫詩風(fēng)格,借意象的景色表達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的目的,同時在譯文中讓讀者感受譯者的存在,提高譯者的地位。
《華夏集》中李白的《古風(fēng)·胡關(guān)繞風(fēng)沙》和《古風(fēng)·代馬不思越》兩首詩歌的譯文中盡可能地借異化翻譯策略為手段宣揚意象主義的手段,體現(xiàn)出譯者的顯性。《古風(fēng)·胡關(guān)繞風(fēng)沙》這首詩的白骨橫千霜,嵯峨蔽榛莽翻譯中,“Bones white with a thousand frosts,high heaps,covered with trees and grass.”龐德忽略了源語和目的語語法規(guī)則,將幾個充滿意象的詞匯串聯(lián)在一起直觀地為讀者呈現(xiàn)出來。上句直接點出了沙漠中白骨累累,而下句則暗含沙漠中太多的白骨堆由于時間的流逝而逐漸堆積起來。從原文和譯文中的對比不難看出,龐德并沒有過多地改寫原詩,而是將詩歌直接從中文譯為英語,保留了原文的語法特點,顯示出了原文的異域風(fēng)情。這一點尤為體現(xiàn)在“荒城空大漠”的譯文“desolate castle,the sky,the wild desert”中,費諾羅薩的譯文和注解都非常清楚:
荒 城 空 大 漠
注解:desolate castle sky large desert
譯文:Isee a ruined fortress in a most blank desert.
英語讀者在初次閱讀此句翻譯時便知這不是一句完整的英語句子。盡管費諾羅薩在手稿中的串解添加了原文所沒有的主語及深層次的含義,[1]P223但是從譯文中可以看出龐德并沒有遵照費諾羅薩的手稿將此句按照正確的中文語法翻譯成英語,而是創(chuàng)造性地將這“荒城空大漠”這句詩分割成三個不同的意象并置在一起。龐德除去了三個詞之間顯示其語法關(guān)系的連接性詞語,將凸顯出來的三個獨立的視覺意象直接呈現(xiàn)于讀者面前。[2]P46許多評論家指出,龐德這樣異化性的翻譯并非不理解原文而是有意而為之,其目的就是要將譯文最大限度地向原文靠近,讓目的語讀者接近原文作者,使之領(lǐng)略漢語詩歌所帶來的與目的語主流文化風(fēng)格迥異的異域文本。葉維廉認(rèn)為龐德采用這種翻譯方式是為了達到藝術(shù)效果。[3]P195
龐德《華夏集》中句子的翻譯策略是一個亮點。在翻譯《華夏集》時,龐德采用了抵抗翻譯策略。為了挑戰(zhàn)當(dāng)時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潮流,龐德將中國古典詩歌和美國現(xiàn)代詩歌結(jié)合在一起。有時,他甚至將其詩學(xué)原則運用在翻譯中。許多譯者提倡以翻譯要以忠實作為首要原則,譯者必須遵守目標(biāo)語的語言結(jié)構(gòu)。然而,作為詩人兼譯者,龐德認(rèn)為傳統(tǒng)的英美詩歌“掩蓋其缺點,分散了讀者的注意力”。[4]P187中國古典詩歌有很多特點,而首當(dāng)其沖的是詩歌中的對照手法。龐德青睞中國古典詩歌的原因之一是被詩人不加任何評論直接呈現(xiàn)出自己的感情,而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在19世紀(jì)的英美文壇中較為少見。
《華夏集》中的第二首詩歌是古詩二十九首之二,這首詩歌的翻譯完全體現(xiàn)出龐德譯詩中出現(xiàn)效仿中國古典詩歌句法的特點。
首先,在翻譯這首詩歌時,龐德同目的語詩人一樣采取了意識流的翻譯手法。首先呈現(xiàn)給讀者女主人公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隨著詩歌情節(jié)的發(fā)展,讀者漸漸了解了她的命運。此外,譯詩中的7個句子中的5句龐德均以And開頭,讓目的語讀者更清楚接下來的詩句都是這位美人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通過模仿中國古典詩歌寫作的譯法,龐德認(rèn)為詩人可以更直接地將其所經(jīng)歷、所看見的呈現(xiàn)給讀者。
《華夏集》譯文中保留下來的這些中文語法特點,特別是動詞在譯文中的靈活運用可稱為龐德翻譯的一大特色。費諾羅薩曾表示,在翻譯過程中,特別將中文翻譯成英語時,我們必須保留原文的精髓,使用一些獨特而有效的動詞而非形容詞、名詞或者不及物動詞。[5]P15-16
在費諾羅薩的影響下,龐德在翻譯中使用的動詞非常生動并且具有暗示性。這首譯詩中的另一個源語特點就是英文疊詞。中國古典詩歌中的疊詞是指詞和詞連起來的用法。這首詩歌的翻譯中,龐德繼續(xù)沿用了源語的疊詞特色,增添了譯詩的意蘊,使之更具節(jié)奏感,讓目的語讀者也感受到了所描繪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加形象。龐德把詩歌第一句“青青河畔草”中的前兩個疊詞“青青”翻譯成了“blue”,顯而易見青草的顏色是綠色,應(yīng)該翻譯成“green”。但是龐德獨具匠心地將“blue”代替了“green”。一方面,費諾羅薩在手稿中同樣將青青翻譯成“blue”,另一方面,龐德之所以堅持“blue”,是因為該詞英語中也表示抑郁不快樂,龐德意在詩歌的開篇就讓目的語讀者通過“blue”領(lǐng)會這位女子的憂郁。詩歌的第四行的“皎皎”在費諾羅薩的筆記中譯為“white,brilliant and luminous”,然而龐德卻將其翻譯為“white”。這是因為首先“white”一詞比“brilliant and luminous”更具體,龐德更傾向具體化而非抽象化。其次,蒼白的臉色告訴讀者女主人公孤單隱居的生活。龐德把第六行的“纖纖”兩字分解開來,句子開頭龐德將第一個“纖”翻譯成“slender”,展現(xiàn)出一個柔弱女子的形象。而第二個“纖”則用來修飾這位柔弱女子的纖纖玉手。龐德在這首詩歌中有意將第五句和第六句詩歌空了一行。葉維廉認(rèn)為這行空白是為了幫助達到詩歌特殊的目的。[6]P148詩歌前半部分為目的語讀者再現(xiàn)了源語詩歌中河岸邊一位年輕孤單的女性纖纖素手打開窗戶,她形單影只;而詩歌的第二部分則表現(xiàn)出在女主人公嫁給一位浪子后孤單的生活。龐德用第五句和第六句之間的空行將整首詩連接起來。祝朝偉指出這個空行是龐德詩歌翻譯中一個出乎意料的改變,使詩歌中的兩個部分形成鮮明的對比,讓目的語讀者體會到言有限而意無盡的文學(xué)效果。
通過呈現(xiàn)源語富有內(nèi)涵的意象詞匯和模仿中國古典詩句的翻譯方法,龐德在將中國古典詩歌引入西方文學(xué)界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度A夏集》自出版以來一直吸引著很多學(xué)者從各個角度研究龐德的詩學(xué)觀念是如何在這部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的。與此同時,譯者的地位也在譯文中得到了彰顯。
[1]趙毅衡.詩神遠(yuǎn)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2]孫媛.古典與現(xiàn)代的完美融合[J].漳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1(3):46.
[3]Yip,William.Ezra Pound’s Catha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9.
[4]Nolde,John.Ezra Pound and China.Orono:University of Maine,1979.
[5]Pound,Ezra.ed.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Mediumfor Poetry.California City Light Bookstore,1936.
[6]Yip,William.Ezra Pound’s Catha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