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 / 圖 Pictures_張 欣 朱韶瑞
向往已久的德國之旅正式開始,帶著對異域無比強烈的好奇心,經過十一個半小時的飛行,第一站,我來到了寶馬的故鄉(xiāng)——慕尼黑。
慕尼黑,地處阿爾卑斯山腳下,這是一個很有性格的城市。這里冬天很長,夏季很短,在最炎熱的7至9月份,最高氣溫不超過30℃,還會突如其來地下大雨,把氣溫迅速降低到15℃左右。這里有夢幻之車——寶馬,也有童話的城堡——新天鵝堡,不可錯過的還有高貴雅致而又歷史悠久的老皇宮,以及具有鮮明特色的蝸牛大教堂;后哥特式的新市政廳、古羅馬式的國王廣場,恍惚間讓我不知身在什么年代什么位置,身邊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大清早,孩子他爹帶著孩子穿著單衣加上沖鋒衣出去跑步遛圈兒,個把鐘頭后回來,手腳冰冰涼。父子倆本來是散步的,散著散著兒子實在忍不住提議跑步,哆嗦著說:“也許那樣還能暖和些。”
德式早餐給我留下來深刻的印象——德國人口味比較重,熏肉、火腿、干面包都很咸,還好有新鮮水果、果汁自選,奶酪架子上各種包裝的奶酪放了三五種之多,這么多的高熱量食品使支持我到處走動的能量瞬間充足。
一行人先來到了慕尼黑的市中心,9點多快10點的路上,街道清潔,城市安靜,間或有幾個裝束簡單的人在跑步,也不知還算不算晨練。窄窄的一溜自行車道是為了最近幾年蓬勃發(fā)展的自行車一族重新施畫的,這個時間段,塞車的情況我沒能見到,但是據(jù)導游介紹,高峰期也還是有的。這里的房子不管是大是小是高是低,也不管是商場還是住宅,有一點是一致的,每個窗臺外面都被粉紅、桃紅的花朵和深深淺淺的綠色植物所滿滿點綴。綠樹、草地、鮮花時時處處地存在,使這個印象中嚴謹、不茍言笑的工業(yè)城市變得柔和生動起來,我想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民,才能創(chuàng)造生活中這樣無處不在的美麗。
臨近中午,來到新市政廣場,后哥特風格的新市政大樓、蝸牛大教堂磅礴聳立,建于1883年的老市政大樓在維修中渾身繃帶,跟中式建筑強調的四平八穩(wěn)明顯不同,但仍舊氣勢恢宏。市政廣場上小鋪子林立,賣紀念品的、賣鮮花盆栽以及書刊雜志報紙和其他小東西的比比皆是,熱鬧但是不亂套,喧囂卻干凈整潔。英國公園安靜佇立,伊薩爾河穿越老城中心緩緩流過,寶馬公司站在路邊樸實無華,滿街跑的奔馳出租車與國內一樣匆匆忙忙,但秩序井然,通過路口一定會給行人讓行,在車流中也沒有聽到不耐煩的喇叭聲。這里街上常見到的是奔馳、寶馬、奧迪和大眾,基本上占了一半,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很低調,再新款、再獨特、再搶眼的車,車身上看不到系列標志以及排量標志等,只有一個商標。導游解釋說德國人重視的是花了多少錢能給自己最好的駕乘體驗,而不重視它所帶來的名牌效應。
來到德國,不能不提的是啤酒?;始移【起^聲名遠揚,除了建于1589年的皇家啤酒廠的背景之外,它跟希特勒也密不可分。身穿傳統(tǒng)巴伐利亞民族服裝的酒保姑娘如蝴蝶穿梭,我看見手里最多的一個能拿五大杯啤酒。啤酒館游客甚多,據(jù)介紹說最多這里能容下5000人的大聚會!走累了,來一杯慕尼黑白啤酒(小麥啤酒),清甜解渴,度數(shù)不高,只是杯子太大,一個人還真喝不下那么多。路邊看到德國老大爺悠閑自得,旁若無人地打開報紙,碩大一杯啤酒放在手邊,這樣的體驗實在太令人羨慕了。
簡單的午餐后,啟程奔赴小鎮(zhèn)富森,參觀久仰的新天鵝堡。
所謂新天鵝堡,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可提起迪斯尼動畫片,知道的人就多了。二者并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只不過迪斯尼動畫片的片頭那個大大的城堡動畫,就是從新天鵝堡拓來的。一路沿著希特勒所說的“德意志浪漫之路”前行,這個浪漫,無關風月。
新天鵝堡,19世紀中葉仿中世紀風格的城堡,歷史不長,只一百多年,在山半中間,綠樹紅房的掩映之下,潔白的城堡尤其醒目。遠遠地看上去,真的就像童話中王子和公主一起快樂地生活著的那個地方。
不知道那個巴伐利亞美麗的天鵝公主——茜茜公主的表弟路德維希二世是個怎樣的天才,有著怎樣的浪漫情懷,才能構思出這個夢幻的城堡?城堡三面環(huán)山,余下一側窗外開闊,是湖光山色農莊田野,以及天空和水面的云影變幻。
城堡美麗的地方不僅僅是外觀,其內部也極其精致,那精美的壁畫、繁復的刺繡、金碧輝煌的大廳和家具,還有定制的花樣陶瓷磚,無一不美輪美奐。但我卻覺得有點壓抑,細想之下,或許是咱們這樣的凡夫俗子鎮(zhèn)不住場面?。?/p>
離開新天鵝堡時有點累了,一家人坐在車上都沉默了。一路上,經過了很多不知道名字的小村鎮(zhèn),看到許多的農舍,干凈、整潔,處處鮮花盛開,恍若一處處天然的公園,只有空氣中偶爾有食草的牲口排泄物散發(fā)出來的酸腐,證明這里確實是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