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朔
小時候,讀安徽鄉(xiāng)土歷史的書,講到安徽有兩處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一北一南,北邊是壽縣的安豐塘,南邊便是徽州的漁梁壩,從那時起,我便一直想去看看。
出安徽歙縣縣城,往東南行,一路沿著練江,不多久聽到水聲嘩嘩,便知到了漁梁——那是江水翻過花崗巖砌筑的漁梁壩時發(fā)出的聲響。漁梁古鎮(zhèn)就在壩邊,一條卵石鋪就的魚鱗街依著練江而建。
讀大學的時候有位研究徽學的老師,曾用八個字形容徽州的地理形勢:封閉的山,開放的水。他說,這是理解徽州歷史和文化的關(guān)鍵。
于是,有關(guān)漁梁和其他古村鎮(zhèn)的前世今生,都要從山和水說起。
古徽州包括歙縣、績溪、休寧、祁門、黟縣和婺源六縣,橫跨今天的安徽、江西兩省,是一個群峰屏列的山區(qū),黃山、白際山和天目山是境內(nèi)的主要山脈。多山少地的自然環(huán)境,提供了竹木茶果等物產(chǎn),但也導(dǎo)致耕地不足,使得徽州人很早就出外謀生。當?shù)赜小扒吧聿恍?,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的古諺。
從徽州外出,雖然也可以翻山越嶺走陸路,但更好的選擇,是沿著開放的水路去往江浙皖贛各地。
徽州的主要河流是新安江,它和支流一起,覆蓋了徽州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新安江進入浙江后,變身富春江,最后以錢塘江的名義流向大海,是連通徽州和杭州的重要水上通道,也是古時徽州對外交通的主要路線。
新安江在徽州境內(nèi)一路接納了眾多來水,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練江。古老徽州的許多故事都在這條江上。
發(fā)源于績溪東北天目山中的揚之河是練江的正源,它在接近歙縣縣城的東山營,接納了從西北流來的布射水。往下一點,富資水亦從西北方向趕來,在下葛塘匯入。再往南一里許,豐樂河在歙縣西門外的河西橋下,等待著揚之河的到來。至此,四水終于合流,匯成練江。因此,《大清一統(tǒng)志》里形容歙縣:“環(huán)繞郡城揚之、布射、富資、豐樂四水,分派合流,直瀉如練,而抵于城南,平衍停蓄,竟川含綠,是名西溪(練江的別名)。”
練江這個名字,讓人想起謝朓的詩句“澄江靜如練”。它在歙縣城下打了一個彎,折向東南,繞城而過,在六七公里外的浦口注入新安江。歙縣歷來都是徽州府治所在,一直扮演著徽州中心城市的角色,興盛千年。
漁梁壩就坐落在練江的尾巴上,大有盡收來水的氣勢,如同收官之作。放眼整個新安江上游,漁梁壩可謂當時最大的攔水壩。
隋末時,歙州州治遷到烏聊山下,即今歙縣縣城所在地,然而城下練水湍急,水漲之時城池難保,水淺之時城內(nèi)井干。唐時在江上壘石為梁,用以緩流蓄水,漁梁壩由此肇始。后宋明清歷代多次維修,石壩至今無恙。
俯瞰漁梁壩,真是壯觀!138米長,底寬27米,頂寬6米,高差4米,全部用一兩噸重的大塊花崗巖層層壘筑,石塊之間用燕尾石榫卯連接,豎石穿插上下層間,每塊石頭都上下左右鎖死,牢固異常。
壩的中段和南段,開有三道泄水門,從北向南漸次低落。我去的時候正是盛夏。曾有北方朋友說過:南方不管多小的河都叫“江”,北方無論多大的江都叫“河”。若在這時把他拉到漁梁壩前,他大概會收回言辭中的那幾分不屑。只見練江水翻越整個壩體,滾滾而下,在壩下亂石上擊出萬千浪花,勢如萬馬,聲如巨雷。
漁梁壩雖堅不可摧,卻不是傲然站立的偉岸姿態(tài),而是橫躺下來,任人休息玩耍。
7月的黃昏里,我在泄水門邊坐下。石頭微微發(fā)燙,脫下鞋襪,把腳伸進流水里,感到一陣透心的清涼。木船停在石壩上游,船家正在收拾長篙。有人坐在石上聊天,一群小男孩在壩下水勢平緩的地方嬉戲游泳。夕陽下,一切都平靜而愜意。
如今徽州古村鎮(zhèn)名聲漸大,若問徽州在人們心中的印象,我猜一定是三分色調(diào):一分是白墻黑瓦的淡雅,一分是青山綠水的疏朗,一分是四月油菜花的明快。但在我看來,漁梁壩才是徽州氣質(zhì)的底里。當過往的繁華落盡,后人只能在雕梁畫棟間尋找徽商的逸事傳說,那些祠堂、牌坊,都已是沒有了呼吸的空架子,漁梁壩卻依然不改初衷,滋養(yǎng)一方,如同母親。漁梁壩是溫和的,一切大喜大悲都在它的面前柔化,挾帶了無數(shù)故事的練江水在她的身上頑皮地翻了個跟頭,便安靜地流入新安江,然后默不作聲地流向大海。
當時徽州人出外經(jīng)商,大多走新安江水路,漁梁是其起點?;罩萑硕喙軡O梁叫“梁下”,歙縣等地的特產(chǎn),如茶葉、竹木、墨硯等,在梁下捆扎上船,可去往江南各地。徽州需要的布匹、食鹽等百貨,則從杭州等地揚帆,逆水而上運抵梁下。這一來一往的貿(mào)易,大大刺激了漁梁的發(fā)展,使其成為交通樞紐和商業(yè)重鎮(zhèn)。
如果從空中俯瞰,漁梁的格局確實像條魚。東西向的漁梁街依水而走,呈兩端低中央高的弓形,就像魚脊,街面中間鋪砌的旨在防滑的小卵石似片片魚鱗,從主街向兩旁伸出的一條條巷子好比根根魚骨,江邊那一溜兒石埠,就是魚鰭了。
從石壩邊上岸,便拐上了兩里多長的漁梁老街。腳下的卵石路面,已被來往的行人磨得精光。街道兩側(cè)多為前店后宅式的二層建筑,基本保留了舊時模樣。底層臨街,木鋪門一字排開,白天時全部打開。二樓是木板隔成的房間,窗戶常常裝飾帶花紋的欄柵,上方挑出遮風擋雨的長屋檐。
主街兩側(cè)的大小店鋪,最盛時曾達百家,墻上舊時的店號還隱約可見。許多商號既做零售,也做批發(fā)、轉(zhuǎn)運等大宗貿(mào)易,鹽、茶、木和典當業(yè),是徽商的四大產(chǎn)業(yè)。各類船行、客棧,當年在這條街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徽州鄉(xiāng)下“一門三進士”“同胞兩翰林”比比皆是,而漁梁則是平民社會,居民多是漁民、船夫、碼頭工和普通商家,幾乎沒有巨商大賈,也沒什么官宦之家?;罩萁ㄖ哪切┤A彩樂章,如高聳的牌坊、幽深的大宅,在魚梁幾乎看不見。
隨著1956年新安江水庫建成,漁梁不再通航,加之公路、鐵路陸續(xù)建成,壩下街上的昨日喧嘩漸漸散去。現(xiàn)在的老街,店鋪中只賣些日用雜貨。
沒有了牌坊黑沉沉的剪影,沒有了“忠孝節(jié)義”的余光,也就沒有了歷史的包袱和壓抑,漁梁老街反倒顯得輕松。這里更像蘇南浙北那些水鄉(xiāng)古鎮(zhèn),一派活潑潑的市井風味。人們坐在自家門前,切筍剝豆,下棋搖扇,淡定從容。我舉起相機想拍照,一個老太太便用蒲扇遮住臉,不愿被打擾。
復(fù)旦大學的王振忠教授在《兩地書》一文中,曾提到徽州文書中發(fā)現(xiàn)過一封有趣的信函,是一位守在徽州老家照看公婆兒女的商人婦,寫給離家丈夫的兩地書。在敘述了家長里短后,便催促丈夫早日還歙,還為他規(guī)劃了一路的行程,最后說到“平安到了梁下,千萬不可步行,雇轎抬到家里,鋪蓋交與足人”。
那意思是說:到了漁梁壩,你就別耽擱,上岸雇頂轎子,趕緊回家。行李別擔心,交給過塘行(即轉(zhuǎn)運行)的伙計隨后送來。
字里行間,我仿佛看到婦人燈下走筆的急切樣子。
這是漁梁見證過的無數(shù)家常故事中的一則。
小貼士
漁梁村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漁梁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漁梁壩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巴慰祖宅、紫陽橋均為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