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一開筆,就令人嘆服。今朝,西安計劃投資三百八十億元打造“新阿房宮”的消息剛傳開,即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繼唐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遺址之后,名列西安市四大歷史文化遺址的秦阿房宮遺址要重新打造,有何新花樣?拆舊建新的阿房宮是否又會成為一個燒錢的形象工程?
面對諸多疑竇,“新阿房宮”的操持者忙不迭地再三“以正視聽”:主要為了保護遺址,圍繞新建的“阿房宮國家遺址公園”總投資達三百八十億、以北京首創(chuàng)命名的“阿房宮文化旅游基地”,屬于“保護性開發(fā)”……
“保護性開發(fā)”——這個詞經(jīng)油光光的上下嘴唇一碰而出,筆者不知怎么,竟起了雞皮疙瘩,繼而“活思想”亂蹦——
一
本世紀的頭十二年,筆者學琢木鳥,盯住文化樹的枯枝病葉,第一個發(fā)現(xiàn)便是“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
不好意思,幾乎在神州處處,不管音調(diào)高低,搭臺的“文化”都只是物美價廉且俯首貼耳的龍?zhí)?、小伙計,“?jīng)濟”才是唱“大軸”且昂首挺胸的主角。既然是“小伙計”,“文化”便??梢员弧靶丁_(磨)殺驢”,“經(jīng)濟”呢,也常常在滿嘴冒油之余,剔著牙笑談:“買這點文化能用多少銀子……”
二
河南新鄭、浙江仙都爭祭黃帝,河南焦作、陜西寶雞、湖北隨州、山西高平、湖南炎陵五地爭祭炎帝,搞影視大發(fā)的浙江橫店,計劃總投資二百億元異地再造圓明園……事實如鐵鑄一般:多少古跡文物,如棄婦一樣困厄凄凄荒草,而有商業(yè)前景的假古董、偽文物正被一批批地打造出來,甚至文學名著中的人物——虛構(gòu)如孫悟空、丑陋如西門慶,也有人競相認“祖”!
而最新一奇葩,就是要在史書中“僅存”,于現(xiàn)實中不過是一片土堆之地,建從未建成過的“新阿房宮”。
三
后來的強盜總比前面的膽大、厲害!近年來,不科學的“雞的屁”政績觀,與血管里不流道德之血液只認真金白銀的資本大鱷、房地產(chǎn)大亨們勾肩搭背,又瞄準了名勝古跡。他們將“文化搭臺,經(jīng)濟唱戲”棄之如敝屐,祭出了更冠冕堂皇的理由:保護性開發(fā),實則是堂而皇之地打開了商業(yè)開發(fā)的“潘多拉魔盒”!
看看同在西安、比“新阿房宮”早產(chǎn)幾年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周邊的房價已從四千元一平方米飆升至萬元,而在五年的建設(shè)周期內(nèi),這一區(qū)域的地價還會漲數(shù)倍!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qū),同樣是這樣一個通過運作所謂的遺址項目,讓周邊土地迅速升值,然后推動房地產(chǎn)大開發(fā)的過度商業(yè)化項目。
筆者不能不問:老祖宗留下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你是否存二分“保護”之心?大自然賦予的名勝景觀,你為誰“開發(fā)”?要“開發(fā)”什么?進一步講,誰給你的特權(quán),敢將全體國人的共同遺產(chǎn)強作自己政績的“提款機”,中飽私囊的“搖錢樹”?
【原載2013年8月30日《遼寧日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