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
今年4月8日撒切爾夫人逝世,英國政府為其舉行國葬。據(jù)說在英國首相中,只有丘吉爾享受過如此殊榮。卡梅倫悼念她說“撒切爾夫人拯救了英國”。布萊爾說她對英國政治作出了“獨一無二的貢獻”。我不懂政治,對政治人物更不關心,但倫敦圣保羅大教堂主教在葬禮上的致辭,說到她給一個小男孩回信的往事,卻引起了我的興趣。
政治領袖人物給平民百姓復信并非新鮮事,撒切爾夫人給一個小男孩回封信應該算不上什么新聞。真正吸引我的是這封復信的內容。
1980年3月的一天晚上,住在英赫特福德郡的九歲男孩和他父親發(fā)生了一場嚴肅的爭論,涉及撒切爾夫人。小男孩較了真,第二天就給當時的首相撒切爾夫人寫了封這樣的信:“昨天晚上祈禱時,我爹說除了耶穌以外,每個人都會做錯事情。我說我覺得您沒有做過錯事,因為您是首相。是我說得對還是我爹說得對呢?”
收到這封信的撒切爾夫人也認了真,提筆給男孩回了這樣一封信:“不管我們如何努力,我們永遠不會像耶穌那樣善良、溫柔和聰明。很多時候我們對我們做過的事或者說過的話感到后悔,我們會感到抱歉,下決心以后再也不這樣了!我們做最大的努力,但做多大的努力也比不上耶穌。如果你我一起畫一幅畫的話,一定比不上大藝術家的作品,所以我們的生命不能和耶穌比。作為首相,我努力把事情做好,因為耶穌給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我會更加努力。但是,你的爸爸說得對,我們永遠不可能像耶穌那樣完美無缺?!?/p>
這封復信讓我感動,至今難忘。她用淺顯的語言、生動的例子向小男孩解釋了人不可能是完人,除了神,任何人都可能做錯事、說錯話,她作為首相,也不例外,但她會以耶穌為榜樣,努力讓自己少犯錯誤。這封信寫得坦誠真實,也沒有說教,她坦言盡管想努力把事情做好,但仍然常常為自己做過的事后悔,她沒有美化自己,更沒有把自己說成是完美無缺的神。能認識自己不完美,能對自己做錯的事說錯的話感到抱歉和后悔,不但需要勇氣,更需要有堅持真理的決心。
人在生命歷程中,都可能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只不過有人犯得少點,有人犯得多一些。好像這已成為了人們的共識。但是,具體到自己的時候,就不那么清醒理智了,都認為自己正確,或者一貫正確。這種不理智的認識,會造成很多矛盾,大到關系國家利益,人民的幸福安康,小到影響一個家庭的和睦幸福。夫妻吵嘴,朋友反目,同事間勢不兩立等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無不與不能認識自己有錯相關。
若是我們能像先賢教導的那樣“吾日三省吾身”,就會讓自己少犯錯誤,少說錯話?!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只有覺悟到不足,方能向完美前進。
【原載2013年7月31日《今晚報·今晚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