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鵬 束玉良
編者按:我們開辟了《問》這個欄目,希望在這里可以問校長、問老師、問學生、問家長……我們想通過“問”與“答”,與讀者展開互動,增進了解。如果您有想問的問題或能提供相關的線索,請投到主持人的郵箱:wangtingpeng@126.com。
束玉良校長是揚州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校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他的教育格言是:“教育者應該是牧師而不是警察?!?/p>
《讀者·校園版》:您認為什么樣的學生才是優(yōu)秀學生?
束玉良校長:這本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可是追逐功利的教育風氣把它扭曲成了“高分+聽話”,若是如此,那么《水滸傳》中的高俅和清朝的貪官和珅就是最優(yōu)秀的人了。在我的心目中,優(yōu)秀的學生一定具有如下的特質:身心健康,有個性、不偏執(zhí);有博雅的情操,內心善良,氣質文雅;能自律,能獨立思考;努力求進。
《讀者·校園版》:您個人是否信任現(xiàn)在的教育體系和教育理念?留學大潮中,您會送自己的孩子出國受教育嗎?
束玉良校長:我對現(xiàn)在的教育體系和教育理念,有著深深的憂慮,有時候這種憂慮沉重得甚至讓我無法自由地呼吸,但我仍然摯愛教育事業(yè)。我們可以毫不留情地批駁現(xiàn)有教育體制,但是決不能因此而拋卻教育的理想。
教育體制、教育環(huán)境不是我做出是否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這個決定的根本動因。關鍵是我的孩子希望到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去學習,因為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選擇是對孩子的最大關愛。
《讀者·校園版》:教育管理部門禁止中學節(jié)假日補課,但面對升學壓力,其他學校都私下補課時,您會怎么辦?
束玉良校長:節(jié)假日補課現(xiàn)在是很多校長提高教學質量的不二選擇,甚至把如何改頭換面、規(guī)避檢查都當成了校長辦學的智慧,這真是對校長身份的莫大諷刺。節(jié)假日補課是學生痛恨、教師厭煩的事情,我們學校節(jié)假日不補課。
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在課堂。我秉持“相信每個學生都想學好、都能學好,相信每個教師都想教好、都能教好”的理念,花大氣力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習習慣,激發(fā)教師的職業(yè)熱情,提高執(zhí)教能力。雖然任重道遠,但我信奉“行動就有收獲”。
《讀者·校園版》:有人認為,現(xiàn)在的校長是“風箱里的老鼠”,在夾縫中求生存。對于教育的現(xiàn)狀,校長其實很無奈。有一位校長說:“在應試體制下,學校采取全封閉管理,學生兩周休息才一天。不這樣做,學校就會出局。我們這些人都是歷史的罪人,我們將來是要受歷史的審判的?!蹦J同這句話嗎?您又是如何面對自己現(xiàn)在的處境?
束玉良校長:這話雖有不少的現(xiàn)實意義,但不至于這么悲觀。我與其他很多校長一樣處于使命與現(xiàn)實功利的沖突中。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有所作為,關鍵是看我們校長心中想要什么。不就是少幾個所謂的“名校”“名校長”的頭銜、少獲得一些利益嗎?我們無法改變體制,無法改變整個教育環(huán)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學校。至少可以讓學校離功利遠一點,讓師生的痛苦少一點,這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我們呼喚教育的改變,但是“改變”不能靠等,“改變”需要“去做”。“戴著鐐銬跳舞”雖然很悲情,但是只要我們有追求、不放棄,即使“戴著鐐銬”也要“跳舞”,而且要盡可能跳得好一些、美一些。
《讀者·校園版》:您提倡學生閱讀,也推薦學生接受國學教育,您認為,閱讀對學生的成長最直接的益處是什么?您如何在升學率的壓力下保障學生的閱讀時間?
束玉良校長:人的現(xiàn)實閱歷總是有限的,而閱讀可以極大地豐富我們的精神閱歷,我們可以與古今中外的各種人物對話,可以游歷世界各地的名勝古跡,觀察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閱讀不但可以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我們去鄙俗、養(yǎng)典雅、明事理,成為有學識、懂禮節(jié)、顯儒雅的大寫之人。
為了確保學生的閱讀時間,一方面我們盡可能不擠占學生的課余時間,另一方面我們把每周一節(jié)的閱讀課排進了課表,并且要求所有的學生到開放式的圖書館自主閱讀,以防止教師占用閱讀課。同時在每個教室后設置圖書角,讓圖書館的書籍定期在班級流動,學生隨時可以接觸到自己喜歡的圖書。
《讀者·校園版》:您在學校里如何推動中學生的性教育?您認為學校該用那些方法來疏導學生性成熟時期的心理壓抑,不讓學生在青少年時期為此付出太大的代價?
束玉良校長:對中學生的性教育是一個棘手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最難的是觀念的轉變和尺度的把握。總體的原則是:不回避,告訴孩子這些事情很正常;不張揚,悄悄話兒悄悄說;教方法,避免傷害是核心;重心理,化解壓抑為動力。為此我們把“邁好青春第一步”“讓花兒在心中開放”“做美麗的女生”“不預支明天的幸?!钡葍热葑鳛橹袑W生性教育的話題,開展系列活動,既有直白的知識介紹,又有悄然的心理疏導。
《讀者·校園版》:您有沒有喜歡的明星(體育、電影、政治、動漫)?您了解學生們喜愛的明星嗎?
束玉良校長:當然有啊,鄧小平、陳忠和、刀郎、灰太狼我都很喜歡。
說實話,我不是完全了解學生喜歡的明星,這正是學生與我不同的地方,但我會努力去了解,雖然至今做得還不好。學生喜歡的明星,有的我并不喜歡甚至還有些厭惡,但我會尊重他們的喜好,絕不把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學生。
《讀者·校園版》:當前人們認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投入的精力過多,忽略了國文教育,甚至影響到國民素質,您如何看待?
束玉良校長:的確如此。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當我們的課程設置、選拔機制、評價機制、甚至是用人機制過度強調外語的作用時,學生對母語的學習、對母語的情感、對母語承載的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必然會受到削弱。我并不是說英語學習不重要,而是認為不應該對所有的學生、所有的人提同樣的要求。英語考試應該成為一種水平等級考試,在考試方式上應該允許多次考試,等級運用上進行分類要求,這樣才能真正回歸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的學科定位,我們的教育也才能真正培養(yǎng)出“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