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勇軍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從東面斜著照了過來,霧還未散盡。江漢機械廠食堂大門正對面的宣傳欄前已經聚集了許多職工。宣傳欄有兩人多高,六七米寬,水泥砌成的。職工們在看宣傳欄上張貼的一張大字報。紅兵和建軍此刻正躲在食堂大門邊上的冬青樹后面觀察大人們的動態(tài)。他們非常納悶,大人們看大字報的情形似乎和從前不太一樣。有部分職工看著看著就笑了。
大字報是紅兵和建軍貼出去的。事兒還得從昨天那場斗雞說起。昨天下午,建軍匆匆忙忙地走進了紅兵的家,紅兵正在剝毛豆。建軍告訴紅兵,家住西區(qū)宿舍的橡皮阿三說,紅兵斗雞沒什么花頭,他還說了,下午在警報山上見。
什么規(guī)矩?紅兵問。
建軍說,逐對單挑,看總分計輸贏。
紅兵吩咐建軍,把自已的人都叫來,是該給橡皮阿三一點顏色看看了。紅兵惡狠狠地把剝好的毛豆砸進碗里,有幾顆毛豆從碗里彈了出來滾落到地面上。
人都到齊后,紅兵用皮帶把臃腫的棉襖在腰間扎緊,看上去像一個圓潤豐滿的棕子。他舉起左手用力地向前揮動說,出發(fā)。
前不久,廠里剛剛接收了一批復轉軍人,拖兒帶女的被安置在廠西區(qū)宿舍里住。橡皮阿三就是其中之一,他有些不服紅兵。紅兵和建軍住在廠南區(qū)宿舍。新兵不服老兵,這還了得。
雞和雞斗叫斗雞。人和人斗,在廠子弟們的嘴里也叫斗雞。斗雞原則上選擇雪過天晴的時候,孩子們穿得圓嘟嘟的聚集到警報山上。斗雞的人一條腿直立,另一條腿彎曲,兩手托起或抓牢彎曲腿,兩人一蹦一跳互相碰撞,抱著的腳著地為負。紅兵不僅僅是人高馬大孔武有力,他同時還具備高超的斗雞技巧,挑雞、砸雞、閃雞、磨雞等等,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從歷年的戰(zhàn)事來看,不管是混戰(zhàn)還是單挑,最終抱著一條腿在警報山上蹦蹦跳跳的那個人大多就是紅兵。
當斗雞的雙方約定以混戰(zhàn)的方式開始時,場面看上去有點駭人。路過警報山的大人們有時也會勸導,但基本沒用。因為這時紅兵會說,主席說了,與人斗,其樂無窮。大人們好像吞了口蒼蠅似的,無趣地離開。
紅兵到底是紅兵,他考慮到了安全問題。紅兵規(guī)定,以后斗雞不準進行混戰(zhàn)。大家都同意。規(guī)定就是有實力的人說了算的,有誰敢說不同意呢?沒有。就連不服紅兵的橡皮阿三也跟著說,單挑好,單挑好。但建軍一直認為橡皮阿三是別有用心的,現(xiàn)在看來,確信不疑。橡皮阿三想一舉成名,以單挑的方式打敗紅兵,讓紅兵徹底完敗,從而確立他在江漢機械廠孩子王的地位,用心真是險惡啊。
紅兵走在頭前,建軍和其他人跟在后面,成一字縱隊向警報山進發(fā),他們唱著南斯拉夫電影《橋》的插曲:那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啊朋友再見吧再見吧再見吧,一天早晨從夢中醒來,侵略者闖進我家鄉(xiāng)……
橡皮阿三的人來得晚了點,他們以橡皮阿三為中心左右排開,有的叉腰有的抱臂,看上去一個個不可一世的樣子。斗雞旋即開始,到太陽偏西時,雙方斗成五平。
紅兵出馬了,橡皮阿三蹦蹦跳跳地迎了過來。紅兵用自己的膝蓋從上往下猛砸橡皮阿三的彎曲腿,橡皮阿三迅速側閃,紅兵撲了個空,險些摔倒;就在紅兵立足未穩(wěn)之際,橡皮阿三突然使出“挑雞”這招,想把紅兵挑個四腳朝天,紅兵像個對蝦似地向后跳開,橡皮阿三挑空了,搖搖晃晃也險些落敗。你來我往,有激烈的碰撞,有靈活的躲閃,紅兵和橡皮阿三斗到氣喘吁吁仍未分出高低。
下班的號聲從警報山高高的鐵塔頂端的四個大喇叭里發(fā)出。王小紅說,糟糕,晚飯都沒燒。說完,她抬腳就跑了。王小紅在紅兵這隊當中司職救護員。
逃兵,她是逃兵,你們輸了。橡皮阿三抓住了戰(zhàn)機,一劍封喉。
恥辱,這是恥辱,紅兵咬牙切齒道。當晚,紅兵和建軍起草了一張打倒王小紅的大字報,趁著夜色貼到了宣傳欄上。
看大字報的職工也不全是笑著的,王小紅的爸爸就挺生氣。他問,誰寫的,誰寫的。紅兵和建軍從樹叢后面鉆出來說,我們寫的,王小紅就是個可恥的逃兵,該打倒。
紅兵和建軍的父親從人群中伸出兩只手揪住了他們的耳朵往家的方向牽,小赤佬,拎不拎得清。清晨的霧氣已經散盡,人群中的笑聲聽上去格外的爽朗。
選自《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