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xiàn)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生活中離不開食物,那么食物在我們的消化器官里是怎樣旅行的呢?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我設計了綜合活動“食物的旅行”。整個活動以“旅行”為線索。首先設置問題情境,從孩子們的好奇心入手——“食物到哪里旅行了?”其次是觀察法,用孩子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消化系統(tǒng)各器官的外形特征;然后設置旅行的情境,引導幼兒認識消化器官,通過觸摸和互動感知食物在人體內(nèi)的消化過程。最后幼兒變成各種食物在游戲中體驗食物在人體內(nèi)的旅行?;顒拥脑O計動靜結(jié)合,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層層深入。為了讓幼兒在了解食物消化過程的同時也知道胃與身體健康的關系,于是將這些知識點滲透在游戲中,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目標:
1.知道人體主要的消化器官,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
2.有初步保護自己消化系統(tǒng)的意識。
3.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食物的旅行”。
2.人體消化圖、各種食物的胸牌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教師:大家好,我是小猴琪琪。前兩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參加了食物的旅行,我們一起看看都去了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分析:教師扮演小猴琪琪,從孩子們好奇心入手——“食物到哪里旅行了?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二、播放課件,了解食物的旅行過程
(一)播放課件
問:小朋友,我們剛剛都到哪里去啦?
(幼兒回答:我看到琪琪到人的肚子里去旅行了;琪琪好像是到人的胃里旅行了……
(分析:通過生動活潑的多媒體課件,讓孩子能更直觀、逼真、有系統(tǒng)地了解食物在人體內(nèi)的旅行過程,以及食物進入消化器官后的消化情況,積極調(diào)動幼兒的各種感官進行主動探索學習。)
(二)出示人體結(jié)構圖,認識消化器官
1.食管。
師:我們一起開著小飛機去旅行吧!首先我們都到進站口(口腔)集合啦!
第一站到了哪里呢?它長得什么樣?小朋友知道這一站叫什么名字嗎?
(幼兒回答:它長得很細很長;像傘柄一樣細細的;它長得好像水管……)
教師小結(jié):這里是食管,它長得細細長長的,是食物通過的管道。(請幼兒摸一摸,感知食管的具體位置。)
(分析:幼兒通過觀察和認識對食管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觸摸自己食管的位置,從想象到實際操作和感知,將幼兒的間接性經(jīng)驗轉(zhuǎn)變成了直接性經(jīng)驗。)
2.胃。
我們到了第二站了,這里是什么地方呀?看看它長得像什么?
(幼兒回答:它長得像個大口袋;像還沒出生的小寶寶……)
教師小結(jié):這里是胃,胃一張一縮,食物在胃里顛來倒去,被擠壓成稀泥糊糊。(請幼兒學一學胃是怎樣一張一縮、顛來倒去的,感知食物在胃里消化的狀態(tài)。)
(分析: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注重運用動作體驗感知,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食物在胃里的狀態(tài),幼兒通過想象得出可以用張開雙臂和收縮手臂、身體表示胃的一張一縮,用身體的扭動和幼兒相互之間的碰撞表示食物在胃里的顛來倒去。整個過程將食物在胃里的消化過程體現(xiàn)得生動有趣,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活動。)
3.小腸。
我們到了第三站,看,這是哪里呀?
(幼兒回答:我們到小腸了,它又細又長……)
教師小結(jié):我們到了小腸,小腸會不停地蠕動,吸收食物的營養(yǎng)。(請幼兒摸一摸自己小腸的位置,再摸一摸好朋友的位置。)
(分析:教師的活動設計動靜結(jié)合,幼兒在互相摸一摸的過程中,從感知到體驗,加深了幼兒對消化系統(tǒng)的認識。)
4.大腸。
最后一站,我們到了哪里?
教師小結(jié):我們到了大腸,這里比小腸粗了很多,食物的殘渣被送到大腸吸收其中的水分。
總結(jié):我們的旅行先經(jīng)過食管,再到胃里,胃一張一縮,食物在胃里顛來倒去,被擠壓成稀泥糊糊。接著來到小腸,食物的營養(yǎng)在這里被吸收,剩下的殘渣送到了大腸吸收其中的水分,最后變成糞便排出體外。
(分析:此環(huán)節(jié)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輕松愉快的旅行情境,組織幼兒和琪琪一起開著飛機去旅行,結(jié)合消化系統(tǒng)圖認識消化器官并進行總結(jié),幫助幼兒將零碎的經(jīng)驗進行梳理,使幼兒完整感知各消化器官的名稱、順序、功能。讓幼兒看看、聽聽、說說,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掌握知識,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三、游戲部分
幼兒扮演角色,集體游戲“食物的旅行”。
幼兒分組游戲——首先是“食物大變身”,幼兒選擇自己的食物角色,聽到“呼啦呼啦,變”幼兒變身后站成一排依次介紹自己的食物角色,引導幼兒區(qū)分食物中存在的健康食物和垃圾食物,知道多吃水果、蔬菜、多吃綠色食品能保護我們的消化器官,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教師扮演琪琪當小導游帶領幼兒進行游戲。
食物來到第一站,幼兒一個一個排好隊有秩序地進入食管。第二站,食物在胃里一張一縮、顛來倒去(提醒幼兒做出一張一縮、顛來倒去的動作)。食物來到第三站——小腸,幼兒踮起腳走路。食物來到第四站——大腸,食物已被消化,變成沒有用的東西排出來。另一組幼兒幫參加旅行的幼兒拍照。游戲過程中注意引導幼兒多吃水果、蔬菜、多吃綠色食品,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
(分析:此游戲環(huán)節(jié)教師將消化圖鋪在地上,通過角色的扮演,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幼兒真正地感受到食物旅行的樂趣。教師還把教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衛(wèi)生習慣的過程演變成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在愉快的旅行中,不僅認識了消化器官,知道消化器官的作用還學會了保護消化器官的方法。另外,教師組織未參加旅行的幼兒拍照,這樣避免了幼兒因為等待而產(chǎn)生消極情緒,還能一同參與游戲共同體驗游戲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