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如卉
1992年6月,美國紐約僑報刊登出《世界十大收藏家》名人錄:來自德國的“蝴蝶大王”奧托穆勒、來自美國的“汽車大王”比爾·哈拉、來自英國的“紐扣大王”查普曼女士……其中,有一位名叫趙金志的上海人,作為唯一入選的中國人,憑著“收藏古今中外近萬枚鑰匙”被譽為不折不扣的“鑰匙大王”。
如今,歲月悄聲流淌,趙金志收藏的鑰匙已增至2萬多枚,存放在“金鑰匙博物館”中。這位已近古稀的老人,幾乎天天守在他的博物館里“上班”。來這里參觀的人,趙老師會仔細(xì)地將每一枚鑰匙的傳奇故事耐心講訴,2萬多個奇聞趣事在一枚枚鑰匙中揭開神秘的面紗。
從喜歡到收藏,幾乎經(jīng)歷了一個甲子?!熬让€匙”是趙金志收藏的第一枚鑰匙,稱得上是他走上收藏之路的“引路鑰匙”。那是60幾年前發(fā)生的一個離奇故事,那年8歲的趙金志專心在河邊垂釣,喜得一條大魚上鉤,拼命收線,勢單力薄的他與大魚僵持著,不慎落水,不會水的他眼看就要葬身河底……掙扎中,掛在頸脖上的鑰匙繩纏住了河岸邊的一個灌木枝,趙金志因此得救了。從此,這個小男孩視這枚鑰匙為自己的吉祥物,并開始喜歡上被稱作“鑰匙”的所有物件。
趙金志收藏的鑰匙涉及面極廣,古今中外一應(yīng)俱全。從形狀上看,有“小手槍、重機(jī)槍、稻草人、寶葫蘆、筷子式”等;從功能上分,有“領(lǐng)帶夾、耳環(huán)、紐扣、放大鏡”等;從材質(zhì)上講,有“金、銀、銅、鐵、木”,甚至“瑪瑙、玉石”等;從來源上說,有“朋友相贈、互換、市場購買”等。最牛的當(dāng)屬他國的總統(tǒng)來訪時的饋贈……
趙金志收藏了無數(shù)的鑰匙,最神奇的是一套“八音編鑰”。趙金志和妻子偶然發(fā)現(xiàn)了敲擊鑰匙的美妙音律,心想古人編鐘、編罄,何不自己造個“編鑰”呢?于是他從萬余枚鑰匙中篩選出8枚組成了這套“八音編鑰”,每每彈奏,就像在訴說收藏路上的樂趣與艱辛。
最大的一枚“禮品鑰匙”是哈爾濱市長親手贈與趙金志的,鑰匙長1尺,重2公斤,金碧輝煌;最小的金鑰匙,則雕刻在一根白色頭發(fā)上,要用顯微鏡放大100倍才能觀賞清楚,已被載入《中華世界之最》;年代最悠久的當(dāng)屬公元731年制作的唐代“鎖寒窗”式鑰匙,這是世界上目前現(xiàn)存最早的一枚鑰匙;而最為珍貴的則是一枚日本江戶時代的皇宮鑰匙,它是日本友人香西安久先生1988年所贈,鑰匙、木牌、繩子皆為原配珍品。
據(jù)趙金志回憶,從1994年至今,日本有多個代表團(tuán)來滬訪問他的博物館,要求高價購回此枚鑰匙,均被他婉拒。婉拒的理由很簡單:這是一枚緣自友誼的紀(jì)念品,是不能拿金錢來買賣的……
說起獨創(chuàng)的金鑰匙書法藝術(shù),趙金志得意洋洋,現(xiàn)場演示起來,每個漢字的每一筆劃都用一枚鑰匙組成,風(fēng)格獨特,自成一家,令人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