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德國《社會法典》第八部/《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的核心精髓及其啟示

2017-07-10 11:55
社會政策研究 2017年1期
關鍵詞:法典青少年機構

張 威

★張威: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在德國,社會工作與社會立法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社會工作的功能、任務、目標、服務領域、實施機構、人員與財政體系都與社會立法中具體的法律條文緊密相連。德國是世界上無論在社會政策、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社會救濟)還是社會工作領域都立法較早的國家。保守型福利國家的國家模式以及“社會福利市場經濟”①德語原文是Soziale Marktwirtschaft。的思想使得國家和國家政策在宏觀調控市場、確保公民權益、以最大程度減少社會差異和維護社會安定方面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職能和作用,這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社會服務領域的立法奠定了堅實的框架和基礎。除了國家福利性和“社會福利市場經濟”思想,團結互濟性原則②德語原文是Solidarit?t。團結互濟性原則強調機會均等與社會公正,倡導通過團結互濟促進人類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安康。西方福利國家構建社會政策、社會福利與保障體系所遵循的三大原則是保險原則、福利原則與救濟原則,其中保險原則充分體現(xiàn)了團結互濟性原則的核心精神,而救濟原則體現(xiàn)了輔助性原則的思想。、輔助性原則③德語原文是Subsidiarit?t。輔助性原則既包含自下而上的自我責任層面,也包含自上而下的輔助和支持層面,因此在很多國家“救濟性”措施總是“最后一張網”。輔助性原則的基本思想是:一方面盡量避免國家的涉入,國家的功能只是從屬和輔助的; 另一方面(社會組織)有權利得到國家資助,這一思想使得社會組織(比如福利聯(lián)合會)的地位被置于國家和個體/家庭之間,并由此形成新合作主義。和多樣化原則①德語原文是Pluralit?t。多樣化原則是指盡可能地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構建社會福利體系和社會工作體系,比如公立型(官方的)、自由型(非官方的,包括公益性和營利性兩種)、市場手段等。也成為德國構建社會福利體系和社會工作體系的核心指導性原則,而無論社會福利體系還是社會工作體系的構建都離不開社會立法。德國《社會法典》第八部與社會工作的關系最為密切。本文以該法典為例,對社會工作領域中的“兒童青少年和家庭專業(yè)工作”立法的主要任務和思想基礎進行解讀和分析。

一、《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的前身和歷史演變

《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KJHG)的前身是1922年魏瑪共和國頒布的《帝國青少年福利法》(RJWG)。該法律頒布的背景主要是為了應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所遺留的一系列社會問題,比如大量在戰(zhàn)爭中失去父母、得不到家庭照料、必須在家庭以外成長的兒童和青少年問題。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國家必須承擔起兒童青少年成長的“監(jiān)督者”甚至是“教育者”的角色。繼該法律之后,1923年魏瑪共和國頒布《青少年法庭法》(JGG)?!兜蹏嗌倌旮@ā芬?guī)定:每個地方政府必須設立“青少年事務局”,全面負責兒童青少年和家庭事務。由此青少年事務局成為專業(yè)性的官方社會教育學/社會工作機構,它主要承擔三重角色:一是服務規(guī)劃者,負責總體系統(tǒng)規(guī)劃兒童青少年與家庭專業(yè)工作服務,調查了解當?shù)氐膬和嗌倌旰图彝顩r與需求,確保有足夠的服務機構(官方與非官方);二是服務提供者,直接面向兒童青少年和家庭提供各類服務;三是服務資助者和監(jiān)督者,與非官方的社會服務機構(如福利聯(lián)合會)建立合作關系、簽訂服務合同并為其提供經濟資助,同時與其簽訂質量保障與質量發(fā)展合同,監(jiān)督其服務工作。由此青少年事務局與非官方社會工作機構之間既有合作關系也有競爭關系。

《帝國青少年福利法》于1961年被更名為《青少年福利法》(JWG),1991年被修訂為《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并被編入《社會法典》第八部。與1922年的立法相比,修訂后的《社會法典》第八部(SGB VIII/KJHG)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將工作重心從“監(jiān)督”、“干預”轉向“預防”。最初設立青少年事務局的目的是為了強制性監(jiān)督和干預家長或監(jiān)護人養(yǎng)育子女的義務。若其不具備養(yǎng)育子女的能力,國家有權取消其監(jiān)護權,并承擔起替代家庭的角色。青少年事務局最初的角色更像是“監(jiān)督局”,若父母或監(jiān)護人因各種原因不具備教育子女的能力(如服刑、吸毒或虐待子女等),青少年事務局有權將孩子帶出家庭,為此國家專門設立了一些住所型、全日制的“兒童青少年寄宿教養(yǎng)機構”,由專業(yè)社會工作者或社會教育學者陪伴和教育他們,但因這類機構花費巨大且效果欠佳,因此遭到人們的批判。20世紀90年代起修訂后的立法將工作重心從干預轉向預防,兼顧監(jiān)督角色。二是將服務群體從“問題或困境兒童青少年”擴展到“大眾兒童青少年”。既然工作重心是預防,那么對服務對象就不再進行“有問題”和“無問題”的區(qū)分,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面向全體兒童青少年和家庭。三是從“單一面向個體的工作”轉向“兼顧環(huán)境的工作”,尤其是對家庭的支持和輔助。修訂后的立法從社會教育學視角理解兒童青少年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兼顧個體與環(huán)境雙重視角,不僅針對兒童青少年自身工作,更將工作重心轉向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尤其是加強對家庭和家長的支持和輔助。

《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的歷史演變是西方兒童青少年和家庭專業(yè)工作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個縮影,即從“救火”走向預防、從問題群體走向大眾百姓、從個體走向環(huán)境、從緊急干預走向長遠規(guī)劃。

二、《社會法典》和《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

從1976年起,德國開始組織將所有社會立法整體編入《社會法典》,截至2005年共完成編篡12部《社會法典》。該法典明確規(guī)定和表述了公民的各種社會權利,比如在受教育、(促進)就業(yè)、社會保險以及醫(yī)療賠償?shù)确矫娴臋嗬0ㄅc社會工作相關的公民社會權利,比如公民獲得“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服務的權利、尋找工作者獲得“基本保障”的權利、高齡就業(yè)者或勞動能力受限者獲得“基本保障”的權利、殘疾人獲得“協(xié)助其融入社會的服務”的權利等(Wienand,2006:17頁)。從1976年起,《社會法典》的以下12部法典開始作為法律生效(見表1)。沒有被編入《社會法典》的社會福利領域有:接受教育和培訓的資助①德語原文是Ausbildungsfoerderung。、(父母)教育子女補助金②德語原文是Erziehungsgeld。每周工作時間低于30小時的家長一方,可以在征得雇主同意后,在家里照顧孩子并獲得(父母)教育子女補助金,補助金額約每月300歐元,最長時間兩年。2007年起該補助金被“父母補助金”(Elterngeld)替代。(2007年起改為父母補助金)、子女補助金③德語原文是Kindergeld。按照父母收入、子女數(shù)量、子女年齡的不同,子女補助金每個孩子每月約為184歐元到221歐元。孩子從出生起可以獲得該補助金,直至就業(yè),最晚至25歲結束。但若子女拒絕服軍役或民役,則無權獲得該補助金。、住房補助金④德語原文是Wohngeld。。

表1 聯(lián)邦德國《社會法典》的12部法典一覽表⑤資料來源:聯(lián)邦德國《社會法典》。

續(xù)表

表2 依照《社會法典》規(guī)定的(有法律義務)負責提供福利保障待遇和社會服務的機關、單位、機構、組織一覽表??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本表中所列舉的提供上述待遇和服務的機關、單位、機構、組織僅僅是按照《社會法典》規(guī)定:“必須”或“有法律義務”提供上述待遇和服務的單位(大多為公立型的國家機關或官方機構)。因此,該表中并不包括“可以”或“應該”提供此類服務的單位和機構(此類機構大多為自由型即非官方的機構和組織,比如自由型社會工作機構沒有法律義務提供社會服務,但“可以”提供社會服務)。

續(xù)表

針對提供福利保障待遇和社會服務的機關、單位、機構、組織所做出的決定,公民若有異議,可以在社會法庭和普通行政法庭啟動法律訴訟程序。社會法庭負責的事務范疇為社會保險、尋找工作者的基本保障、社會救助、社會賠償?shù)?;普通行政法庭負責的事務范疇為公務員福利保障、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勞動就業(yè)資助、住房補助金等(Wienand,2006:19頁)。其中普通行政法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的關系較為密切。

由此可見,德國的社會政策和社會工作與社會立法尤其是《社會法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渡鐣ǖ洹?2部大部分為宏觀層面的社會政策性立法,它們?yōu)閳?zhí)行這些政策與法律的微觀層面的社會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法律依據、法律基礎和框架條件。而《社會法典》第八部與社會工作的關系最為密切,它為社會工作功能目標的確立、服務領域的細化、實施機構的合作、人員和資金的保障又進一步提供了詳盡的法律依據和基礎。

除《社會法典》第八部之外,《民法典》①德語原文是BGB (Bürgerliches Gesetzbuch),意為公民法典,簡稱民法典。第四部/《家庭法》②德語原文是Buch 4.BGB (Familienrecht)。第1626-1666條也與社會工作密切相關,而這兩部法律又均基于《基本法》第6條?!痘痉ā返?條對家長教育和照顧子女的權利和義務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國家對此進行監(jiān)督,只有在“兒童的身心健康和教育受到危害”的前提下,國家才可“干預”、限制家長權利。這條法律體現(xiàn)了“輔助性原則”所倡導的家長-兒童-國家三者之間的關系,也構成所有與兒童青少年和家庭相關社會立法的基礎。依照輔助性原則,養(yǎng)育子女的首要責任和義務在于家長或監(jiān)護人,若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困難,國家有義務對其進行輔助和支持(或委托非官方機構提供該服務),但這種幫助不是為了取代家長的職責而是為了協(xié)助其增強或恢復職能。只有在兒童身心健康和教育受到危害、不能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國家才有權干預、限制家長教育子女的權利,這時國家從“監(jiān)督者”、“支持者”的角色轉變?yōu)椤敖逃摺?。因此,“確保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與教育”成為《社會法典》第八部的核心靈魂。

《社會法典》第八部/《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共含十章、約140個法律條文(見表3),其中對社會工作服務領域最為重要的是第二章和第三章(即第11-60條)。

表3 聯(lián)邦德國《社會法典》第八部/《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十章一覽表

三、社會立法或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的三角關系

如前文所述,“輔助性原則”是德國構建社會工作體系的重要原則之一,它確立了國家、社會(組織)、家庭和個體四者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包括兩方面的義務:一個是從小社會單元到大社會單元(從個體到家庭到社會再到國家)的自我責任和義務;另一個是從大社會單元到小社會單元(從國家到社會到家庭再到個體)的輔助責任和義務,其中,大社會單元的功能是輔助性、支持性的,即協(xié)助小社會單元恢復或培養(yǎng)其自助功能,而不是取代其功能。在《社會法典》第八部中,輔助性原則更多體現(xiàn)在“國家、非官方機構、服務對象”三者之間的關系上。依據此原則,在前三章的結尾處,《社會法典》第八部對“兒童青少年和準成年人①德語原文是“年輕人”,包括“兒童、青少年和準成年人”三種群體。、法定監(jiān)護人”、“公立型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機構”、“自由型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機構”三方之間的法律關系進行了規(guī)定,該關系也被稱為“社會立法、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的三角關系”(見圖1)。該法第7條對一些重要基本概念進行了界定,“兒童青少年和準成年人”是上位概念(所有27歲以下者),包括兒童(14歲以下者)、青少年(14歲及以上-18歲以下者)、準成年人(18歲及以上-27歲以下者);“法定監(jiān)護人”概念與《民法典》第1626-1909條中的界定一致,指孩子的父母或父母一方、監(jiān)護人(《民法典》第1773條等)、寄養(yǎng)者(《民法典》第1909條等)(Wabnitz,2009:29);“公立型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機構”是指國家、官方、政府的社會工作機構(如青少年事務局);“自由型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機構”是指非官方、非政府的自由型社會工作機構,又分非營利(如六大頂級福利聯(lián)合會)和營利兩種類型。

圖1 社會立法或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的三角關系

“社會立法或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的三角關系”如下:“公立型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機構”(即國家)與“自由型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機構”(即社會組織)之間的法律關系由《社會法典》第八部第3條、第4條以及第74條等確定,屬于《公法》范疇,比如按照第4條,公立型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機構(即國家)與自由型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機構(即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是伙伴式的合作關系。若存在某種社會服務需求,社會組織具有執(zhí)行該項服務的優(yōu)先選擇權;在具體操作層面,如確立目標、實施服務內容與組織結構管理方面,社會組織擁有一定的獨立性;國家有義務對社會組織進行資助。

“兒童青少年和準成年人、法定監(jiān)護人”(即服務對象)與“公立型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機構”(即國家)之間的法律關系由《社會法典》第八部所規(guī)定的(公立型機構的)客觀性法律義務以及(兒童青少年和準成年人、法定監(jiān)護人可能擁有的)法律資格(或合法要求)確定(如第24條、第27條、第30條等),屬于《公法》范疇。(公立型機構的)客觀性法律義務是指:按照某個法律條文,國家雖然有義務提供某類服務,但服務對象并不一定滿足享受此類服務的合法要求(若他得不到服務,無權提出法律訴訟),比如第11條第1點規(guī)定的青少年工作(開放性和預防性工作、面向全體兒童和青少年);(兒童青少年和準成年人、法定監(jiān)護人可能擁有的)法律資格(或合法要求)是指:按照某個法律條文,如果服務對象符合相關條件并呈交相關材料,那么國家必須確保為其提供相關服務,服務對象擁有合法要求,比如第30條規(guī)定的教育輔導員、教育照管員(介入性工作,面向有問題或有需求的兒童青少年和家庭 )。

“兒童青少年和準成年人、法定監(jiān)護人”(即服務對象)與“自由型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機構”(社會組織)之間的法律關系是一種合同關系,屬于《民法》范疇(Wabnitz,2009:46)。

四、《社會法典》第八部/《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的主要任務

按照《社會法典》第八部(SGB VIII/KJHG)第11-60條,“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的主要任務含“服務項目與內容”(第11-41條)以及“其他任務”(第42-60條)兩部分。第二章第11-41條規(guī)定了以下四種任務類型或工作方向的服務項目和內容(見表 4總結 ):

第一類任務是促進兒童青少年(自身)的成長與發(fā)展(第11-15條),其中包括以下服務項目和內容:青少年工作、青少年社會工作、教育性兒童與青少年保護工作等。青少年工作與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區(qū)別在于:青少年工作主要是指面向所有兒童青少年的開放性工作①開放性工作是指這類工作機構面向所有人開放,即對服務對象沒有選擇性。因此開放性工作大多屬于預防性的社會工作。,比如校外教育、業(yè)余生活與體育活動、青少年之家或青少年聯(lián)合會的工作;而青少年社會工作主要是指面向有特定問題或特定需求的青少年群體,其中包括青少年就業(yè)社會工作和學校社會工作兩個重要的服務領域。這一類任務主要面向兒童和青少年。

第二類任務是促進對家庭的教育(第16-21條),其中包括以下服務項目和內容:家庭培訓、家庭咨詢、家庭休養(yǎng)、分居和離婚咨詢等,其目的是面向家庭和成人,協(xié)助其建立良好和睦的夫妻關系和家庭關系,正確處理分居和離婚等情況。這一類任務主要面向家庭和家長。

表4 聯(lián)邦德國《社會法典》第八部/《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十章一覽表

第三類任務是促進日間照管機構中兒童的成長(第22-26條),其中包括以下服務項目和內容:托兒所、幼兒園、小學生課后輔導與照管機構、自發(fā)組織的團體等。在此筆者要補充說明的是,在德國,幼兒教育屬于社會教育學①社會教育學(Sozialp?dagogik)的概念界定見后文。的工作范疇,其財政開支和人員數(shù)量在社會教育學領域中所占比例最大。這一類任務主要面向兒童,其功能很清晰:對家庭教育進行補充和協(xié)助,使年輕父母減少或擺脫育兒和工作之間矛盾的困擾。

第四類任務是協(xié)助、補充或替代家庭教育、協(xié)助精神殘障的兒童青少年融入生活、幫助年輕的成年人(第27–41條),其中又包括以下兩類服務項目和內容:一類是流動型協(xié)助或補充家庭教育的工作,如家庭教育咨詢、小組社會工作、家庭社會工作;另一類是固定型/住所型替代家庭教育的工作,如寄養(yǎng)家庭、收養(yǎng)家庭、兒童與青少年寄宿教養(yǎng)機構②德語原文是Kinder- und Jugendheim。等?!傲鲃有汀币辉~基于社會工作形式和框架中的“來模式”和“去模式”:“來模式”是指服務對象來到社會工作機構或服務處,主動尋求幫助,比如家庭教育咨詢;“去模式”是指社會工作者去到服務對象處(如服務對象家中或者經常逗留的地方),為服務對象提供幫助,比如家庭社會工作、街頭社會工作。因此此處所說的家庭社會工作是專指社會工作者進入案主家中開展工作,一般來講,不超過6-8周,每周3-5次。“固定型”一詞是指服務對象較長時間地處于一個固定住所或機構中,比如寄養(yǎng)家庭或者兒童與青少年寄宿教養(yǎng)機構。其中兒童與青少年寄宿教養(yǎng)機構面向所有無監(jiān)護人以及有監(jiān)護人但因各種原因其監(jiān)護人不具備撫養(yǎng)和教育能力的兒童與青少年,或者是面向被忽視、身心得不到照顧、無法得到教育的兒童與青少年。也就是說,“流動型”工作的主要功能是補充和協(xié)助家庭教育,而“固定型”工作的主要功能是臨時性或永久性替代家庭教育。

以上是“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的核心服務項目和內容。承擔和提供這些服務項目的可以是國家/官方機構(公立型機構),也可以是非政府機構(自由型機構)?!渡鐣ǖ洹返诎瞬康?條對公立型與自由型機構的合作關系以及雙方義務進行了規(guī)定,按照該條法律,自由型機構“可以”承擔這些任務,而公立型機構則擁有法律義務、“必須”承擔這些任務①該法典對于公立型和自由型機構責任和義務的描述和用詞共分三種:“必須”、“應該”、“可以”。前兩者表明具有法律責任和義務(如公立型機構),后者則表明沒有法律責任和義務、在具備條件和意愿時“可以”提供社會服務(如自由型機構)。。

除了上述任務之外,按照《社會法典》第八部第42-60條規(guī)定,“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還需完成“其他任務”。此處的“其他任務”(第42-60條)是指主要由國家/公立型機構承擔和完成的任務,比如國家庇護以及在監(jiān)護法庭、家庭法庭和青少年法庭上,青少年事務局有義務協(xié)助或參與各類法庭的工作。比如,青少年事務局有義務參與青少年法庭的工作,具體體現(xiàn)在:來自青少年事務局或某個自由型社會工作機構的青少年法庭社會工作者,在青少年法庭上為法官提供關于某青少年日常生活環(huán)境和成長狀況的報告,并向法庭提交針對該青少年的“教育”或“懲罰”措施建議。在此,青少年法庭社會工作者所承擔的角色并不是青少年的辯護人。通常,自由型機構一般不承擔這類任務,而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能受國家委托承擔這類“其他任務”。也就是說,青少年事務局可以委托某個自由型社會工作機構承擔此類任務。需要注意的是:青少年法庭社會工作者并不是司法系統(tǒng)的雇員,而是社會工作領域的社工,其任務是協(xié)助監(jiān)護法庭、家庭法庭和青少年法庭工作,向法官提交報告和建議,并在訴訟程序結束后為青少年提供服務(比如強制性的行為訓練小組)。

分析《社會法典》第八部的“服務項目與內容”(第11-41條)以及“其他任務”(第42-60條)可以看出,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所承擔的主要任務分為兩大類:一是面向兒童青少年群體本身,二是面向兒童青少年重要的微觀系統(tǒng)和環(huán)境,如家庭。后者又分為支持和輔助家庭的工作以及替代家庭教育的工作。而所有工作的重心是支持和輔助家庭。這一工作重心的確立與該法典明確的理念密不可分,即“社會教育學”②按照1929年德國政治家和教育學家波爾摩的定義,社會教育學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外的第三個獨立的教育領域。它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思想和理念,其中包括對兒童與青少年“教育”、“成長”、“社會化”的理解。

五、《社會法典》第八部/《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的思想基礎

在《社會法典》第八部中,兒童與青少年“成長與發(fā)展”的目標或出發(fā)點是:使他們成為“為自己負責”和“為公眾和他人負責”的人。由此該法律明確表述了“達到成功社會化過程”這一總體目標。因此除了獨特的教育理念,“努力為兒童青少年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這一目標也是《社會法典》第八部的顯著特點。

“社會教育學”對“成長”和“教育”的理解,在《社會法典》第八部中體現(xiàn)得非常明確?!渡鐣ǖ洹返诎瞬康?條第1點規(guī)定:“每一個年輕人都有權利在成長過程中獲得幫助、得到教育,以使他成為能為自己并能為公眾和他人負責的人?!痹凇渡鐣ǖ洹返诎瞬恐?,社會教育學的理念通過兩個概念被清晰地表達出來:“成長”和“教育”。這兩個概念對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的塑造有著重要意義,同時這兩個條件的好壞也直接決定著兒童青少年能否過上一種“對自己”和“對他人”負責的生活。因此讓兒童青少年實現(xiàn)他們的權利(即在成長過程中獲得幫助、得到教育),成為兒童青少年專業(yè)工作的基本任務,這一基本任務在第1條第3點中得以具體表述:如“1.協(xié)助和促進年輕人的個人成長和社會成長、避免或減少社會歧視。2.協(xié)助家長和其他家庭成員教育兒童青少年并為其提供咨詢。3.保護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安康與權益不受危害。4.致力于維護或創(chuàng)造有利于兒童青少年和家庭的生活條件和社會環(huán) 境?!?Raetz-Heinisch/Schroeer/Wolff,2009:56-57)。

在此筆者用《社會法典》第八部中的兩個法律條文進一步舉例分析。第一個例子是第11條第1點有關青少年工作①德語原文是Jugendarbeit。的規(guī)定:“為了促進年輕人的成長與發(fā)展,應為他們提供青少年工作方面的服務。這些服務需符合年輕人的興趣并由他們共同參與制定,其目的是引導和促使他們成為具有自我決策能力并擁有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義務感的人?!边@一表述清晰顯示出:兒童青少年專業(yè)工作被理解為一種(人為創(chuàng)造的)積極環(huán)境,該環(huán)境為兒童青少年提供各種與其興趣相連的服務項目和內容。并且在此過程中,兒童青少年是積極參與服務內容確立和制定的主體。如前所述,第11條屬于《社會法典》第八部中的一類服務領域,即國家或由國家所委托的(自由型)機構有義務提供這類服務,但個人并不具備“合法要求”②合法要求(或法律資格、法律權益)(Rechtsanspruch)是指個人有法律權利獲得某種服務。若得不到某種服務,他可以提出訴訟。(或法律資格)。

第二個例子是第30條,如前所述該例屬于另一類服務領域,即個人具備“合法要求”(或法律資格)。也就是說,在個體符合相關條件并呈交相關材料的條件下,國家或自由型機構必須在“協(xié)助補充或替代家庭教育的工作”范疇內,確保為其提供“家庭教育輔導”服務。具體地說,也就意味著一位專業(yè)教育工作者(如社會教育學工作者或社會工作者)專門為某一個兒童或青少年服務,協(xié)助他的成長。這種工作通常在兒童或青少年的家庭中進行。第30條規(guī)定(教育輔導員①德語原文是Erziehungsbeistand。、教育照管員②德語原文是Betreuungshelfer。):“教育輔導員或教育照管員應在盡量考慮兒童青少年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情況下,協(xié)助他們克服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并在盡可能維護兒童青少年在家庭中成長的生活條件下,協(xié)助家庭提高自主功能?!痹摲蓷l文明確體現(xiàn)出:在完成日常生活任務的過程中,兒童青少年是一個積極行動著的主體?!巴瓿伞币辉~顯示出兒童或青少年的主動特性,專業(yè)教育工作者只是“在他們完成日常生活任務的過程中”協(xié)助他們、推動他們的成長(Raetz-Heinisch/Schroeer/Wolff,2009:64-65)。

因此在促進兒童青少年“成長”、“教育”方面,《社會法典》第八部具有以下“雙重視角”的特征:

第一個視角是從兒童青少年自身出發(fā)。兒童青少年是其成長過程的行動者,在成長過程中,他們自身是積極主動的。兒童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應協(xié)助他們更好地完成日常生活的任務。兒童青少年專業(yè)工作將社會教育學工作地點看做一種(人為創(chuàng)造的)積極環(huán)境,這種環(huán)境也可以是某種具體的“助人形式”,比如啟蒙、教育、咨詢、危機干預。

第二個視角涉及構建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兒童青少年專業(yè)工作需要積極構建兒童青少年的社會生活環(huán)境。良好的生活條件以及符合兒童和家庭需求的社會環(huán)境都屬于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它們是個人成長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

該特點體現(xiàn)了《社會法典》第八部明確的社會教育學思想基礎,這一思想基礎決定了《社會法典》第八部中的“成長”與“教育”概念,需要在雙重內涵中理解。它涉及兩個層面:一是在兒童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對教育主體即兒童青少年的幫助;二是構建良好的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在這種“成長”與“教育”的交叉互動式理解中,所有工作的出發(fā)點一方面是積極的主體(兒童與青少年),另一方面是積極的環(huán)境(社會生態(tài)環(huán)境)。

六、對中國社會工作立法的啟示

本文對德國《社會法典》第八部/《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的以下核心精髓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起源和歷史演變、服務對象、國家和社會組織、兒童與青少年三方之間的三角法律關系、主要任務、思想基礎。該法典只是德國社會工作實現(xiàn)高度立法的一個縮影。德國社會工作領域高度的社會立法與其較強的國家性、較高的政治同一性、較強的理論性和系統(tǒng)性辯證性思維傳統(tǒng)密切相關。而這些特征均與中國非常接近,中國作為兼有自由經濟型國家和福利國家特征的中央集中管理型國家,具有極強的國家性和政治同一性,它決定了中國社會工作“政府主導”的發(fā)展框架和方向,而這一發(fā)展方向的核心推動力是“社會立法”,立法本身即是一種國家行為和國家措施。筆者認為,若要從根本上推動中國社會工作的實質性發(fā)展,必須啟動社會立法這一決定性環(huán)節(jié),立法是財政保障、人員保障、機構發(fā)展的基礎,也是社會工作職業(yè)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驅動力。

除了立法的必要性,在如何立法方面,《社會法典》第八部/《兒童與青少年專業(yè)工作法》也為中國提供了寶貴的思考框架。該法典的啟示是:社會立法雖然出發(fā)點是為了應對社會問題,但一部成熟的法典需要具有科學的思想基礎和系統(tǒng)的長遠規(guī)劃,而不只是“應付眼前的問題”。從社會工作的角度來看,德國走過了70年從干預到預防的彎路,這對中國是一個有益的啟示。如何在立法之初確立清晰的思想基礎,從長遠角度規(guī)劃,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該法典對中國的啟示并不是其具體的法律條文(因兩國的硬件條件和框架不同),而是其思想體系和理論基礎?!渡鐣ǖ洹返诎瞬康纳鐣逃龑W思想、對兒童青少年“成長發(fā)展”和“教育”的理解、面向個體與環(huán)境工作的雙重視角以及以預防為主、兼顧干預的原則,都為中國在兒童青少年和家庭工作領域的社會立法提供了寶貴的思考框架。筆者認為,目前中國社會工作立法最緊迫的任務是建立自己的思想體系和理論基礎。

猜你喜歡
法典青少年機構
論作為判例法典的《春秋》*——以復仇為例
青少年發(fā)明家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減倉股前20名
西夏法典的演變及緣由綜論
激勵青少年放飛心中夢
《漢穆拉比法典》是真正的法典嗎?
美國:FDA發(fā)布最新版《食品法典》
罗江县| 太康县| 南和县| 永吉县| 临漳县| 错那县| 新密市| 宁海县| 富锦市| 通城县| 房山区| 岳阳县| 皮山县| 吉安市| 曲水县| 波密县| 启东市| 晋江市| 分宜县| 平舆县| 保靖县| 大理市| 洪江市| 长寿区| 剑河县| 梅州市| 浦江县| 木兰县| 凤翔县| 富顺县| 辛集市| 汉寿县| 容城县| 兰考县| 阿图什市| 荆门市| 台中市| 阳新县| 巴中市| 曲水县|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