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慧妍
我突然發(fā)現(xiàn),那些山總是靜靜地屹立在蔚藍的晴空下,卻從未老去。
——題記
還記得孩提時期,那些山便已經(jīng)存在了。它們屹立在遠方,默默地守護著這個寧靜祥和的小山村,似一道翠綠的屏障。春天,山上的樹都挺直了身子,抽出新芽;夏日,那滿山的樹長得越發(fā)得青翠茂盛。我總愛倚在窗前看著遠處的山發(fā)呆,想必在那茂密的叢林深處,定有許多蜂蝶與寂寞的樹兒相伴吧。秋天的早晨,霧氣爬上山頂,遠遠瞧去,還以為是山缺了一角呢!我只聽說秋風來了的時候,樹葉會變成金黃色,從空中徐徐飄落,卻從未曾真正見過那般凄美的景象。總算盼到了冬天,我心想著在這瑟瑟寒風中,那些樹就算再堅韌也該變禿了吧!不曾想,那抹綠竟依然像往常一樣貼附在葉子上。那時,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么葉子不會變黃,它們不是早就應該從樹上掉下來嗎?”媽媽說:“因為它們舍不得離開那片青山呀!是山哺育了它們,讓它們生,使它們綠……”于是,從媽媽那里,我學會了一個詞——“青山常在”。
這使我聯(lián)想到了媽媽,她傾盡了青春與精力將我撫養(yǎng)長大。她好比一座大山,沒了媽媽,也不會有我這片“綠葉”;但也正是我的到來,才讓媽媽這座“山”增添了一抺綠意。因為我,媽媽的容顏一點點老去,但她對我的愛卻不曾消退一絲一毫。我知道,那如春雨般細膩的感情已像青山一樣常存在我的心里,永遠不會老去。
外公也是如此。聽媽媽說,外公對我疼愛至極,只可惜在我六歲的時候,他便與世長辭了,我對他的記憶也隨之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多后悔當時沒能把外公的樣貌再記得清楚些,而現(xiàn)在我又多么希望外公能如青山般長存,這樣我便時時刻刻都能看到他了。我想,外公一定把他對我的那份情都注入到大山中,不論秋風蕭瑟還是白雪紛飛,這份情都不會淡化,只因它已成為了我心中永恒的那片風景。
我終于明白了青山不會老去的原因,那是因為它與綠樹之間不可割舍的情愫。綠樹為了回報青山,不忍變?yōu)辄S色;青山于是長駐,是不舍得讓綠樹與自己一同消逝。這兩者的微妙關系,正是我與父母之間關系的完美詮釋。媽媽為了我,像青山一般,盡自己所能使我茁壯成長;而我為了報答媽媽,也定會努力向上,汲取更多營養(yǎng),讓媽媽如青山般青春永駐……
十幾年過去了,遠處的山依舊矗立,而我也不再迷茫,因為我明白青山是不會老去的。
【指導教師:洪玉潑】
特色點評
本文作者構思巧妙,開頭部分看似寫青山與綠樹的關系,實則為寫母親與自己作鋪墊,這看似毫無關系的兩者在作者筆下竟呈現(xiàn)出另一番新意:“青山常在”是因為綠樹常青,綠樹常青是因為有山的關懷。推而廣之,山與樹是用來表達母親與自己的相互依賴關系。文章娓娓道來,似涓涓細流緩緩流入讀者心中,讓人倍感溫馨。
拾階而上
文章前幾段以寫景為主,旨在通過對景物特征的闡釋來抒發(fā)出人物的真情實感,但對于景物的描寫還是顯得過于平實。如果能綜合運用比喻、擬人、對比等修辭手法來行文的話,文章的立意將會更為深刻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