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微博到微信,蒙古民族文化傳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微信的語音發(fā)送功能使蒙古語交流跨過輸入法這一技術障礙,實現了直接傳播。用戶的門檻降低到了只要會說話即可交流的程度,這與微博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筆者認為,微信可以成為繼廣播和電視之后,又一個蒙古族文化傳播的媒體渠道。本文從技術的實現、內容的制作和運營3個層面進行了論述。從技術而言,語音和圖片發(fā)送、3G網絡的覆蓋,實現了蒙古語的社交媒體平臺的傳播;從內容方面,用戶、專業(yè)制作團隊、傳統(tǒng)媒體等通過朋友圈和公眾賬號等途徑擴充微信的民族文化內容,提高用戶的文化內容的接觸頻率;從運營層面,政府、科研機構(蒙古學專家和學者)和用戶之間形成有效互動,才可以保障微信成為蒙古族文化傳承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微信 蒙古族文化 路徑
技術不斷突破人們的想象力,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從微博到微信,蒙古民族文化傳播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突破了城市和牧區(qū)的差別。
蒙古語的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輸入方式導致了從基本的編碼、輸入法到文檔處理都面臨難以兼容、難以普及的現實,在安裝和使用上,都有技術難度。比如,目前出現了安卓版的蒙文輸入軟件,但是輸入了之后,還要轉換成圖片才可以上傳,否則對方的終端沒有蒙古文編碼就會出現亂碼。這一點阻礙了蒙古文字的交流、溝通?;谶@樣的現狀,微博里很少能夠看到蒙古文字的內容,如果有,用戶群基本是高學歷或者計算機專業(yè)的用戶。作為牧區(qū)學歷較低的人群,幾乎無法進入到互聯網的互動,充其量就是網頁瀏覽,表達觀點難度較大。事實上,網絡社區(qū)的興起,最好的一點是給人們提供了表達意見和觀點的平臺,而在這一點上,蒙古族很難進入到主流話語場域,有關蒙古族文化的內容也越來越邊緣化,甚至有消失的可能。文化沒有好壞優(yōu)劣之分,都是人類寶貴的財富,任何一種文化的消失都將會是人類的悲哀。大部分蒙古族處于一種想要傳承蒙古族文化的美好愿望,但苦于沒有良好的交流、傳播平臺。筆者認為,目前各種網絡平臺中微信可以成為蒙古族文化傳播的新路徑。
一、微信的技術角度
1.微信的語音、圖片功能可以及時傳遞蒙語的內容
微信的基本功能就是發(fā)送語音和圖片,手機微信用戶使用過的功能。
語音輸入的最大好處避免了輸入法的使用,只要會說話,就可以把信息傳遞出去。筆者觀察到,微信開始使用不久,大部分原來在微博上沒有的好友都出現在了微信好友中。這部分人有個共同的特點:生活在農村牧區(qū),文化水平較低,漢語表達有一些困難。他們可以通過語音相互交流,甚至新建了朋友圈,有家族成員群、同學群,應用非常頻繁,甚至變成一種每天必須參與的一件事情,就如以前晚上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一樣,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另一個基本功能是發(fā)送圖片。一般意義上的圖片,就是一些用戶自己拍攝的照片,圖片文件格式有jpg、bmp等。這些格式的兼容性很好,任何一個手機終端或是電腦終端都可以顯示,解決了直接輸入蒙古語(現在針對不同的系統(tǒng),都有相應的蒙古語輸入法)之后,出現的兩種情況:一是兼容問題,沒有安裝蒙古語輸入法和編碼的終端在瀏覽時出現亂碼。二是可以讓蒙文從左到右豎的排列,符合蒙文的讀寫方式。因為即便在qq這樣的聊天工具中輸入的蒙文都無法豎排,用區(qū)域截屏功能(mac系統(tǒng):command+shift+4;windows 7:截屏鍵)轉換成圖片之后,可以旋轉圖片使蒙文豎起來。
2.微信基于手機終端
隨著各種智能手機價格越來越便宜,微信的硬件平臺——智能手機普及率也越來越高。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為4.2億,手機是第一上網終端。其中微信作為手機用戶經常使用的應用之一,最近半年使用過的用戶占總體手機網民的52.9%,市場潛力巨大,并且預測未來鄉(xiāng)村用戶中使用手機網民的比例將得到提升,城鎮(zhèn)用戶與鄉(xiāng)村用戶的比例差距將進一步縮小。威爾伯·施拉姆[1]提出的媒介選擇或然率公式,即媒介選擇或然率=報償的保證/費力的程度,可以看出兩種要素影響人們選擇媒體:一是報償的保證,二是費力的程度。報償的保證是通過使用媒介滿足人們需要的程度,或者說人們的滿足感。費力的程度就是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人們選擇一種媒介的主要準則是花費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滿足盡可能多的需要,使人們有滿足感。作為智能手機終端,價格低至幾百塊錢,甚至可以以預交費來免費獲取手機,操作簡便,只要觸摸即可實現操作。人們都有交流和信息獲取的需要。尤其對于牧區(qū)用戶,居住的相對松散,一家和一家的距離少則幾里,多則幾十里,人和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比較少,隨時隨地地交流比較困難,微信恰好滿足了人們隨時隨地交流的需要,尤其是滿足了對于“強關系”交流的渴望,如親戚、朋友和同學。一個大家族中,長輩是維持強關系的要素之一。但是隨著外界的交流,在牧區(qū)留下的人越來越少,有的到城市打工,有的嫁到另外一個地方,還有長輩逐漸老去,甚至去世,強關系的維持越來越難。而微信可以成為很好的維系渠道。
3.3G和4G網絡覆蓋
有了手機終端,3G網絡是另一個必備的技術條件。隨著三大運營商2012年12月份用戶數據的出爐,整個2012年三大運營商3G的增長情況也呈現出來,該年整個中國3G新增用戶數加起來恰好1億戶左右,使得3G用戶總數達到2.34億戶。[2]內蒙古廣闊的牧區(qū),人口稀少,目前唯一上網的技術手段就是3G網絡。但是部分地區(qū)3G信號仍然沒有覆蓋,所以即使有智能手機終端,但是也無法實現上網。到了4G時代,相關技術會把寬帶互聯網搬到手機上,無線寬帶的應用將會大行其道,消費者會以移動上網為主,通話功能則退居其次。在高速網絡的支撐下,3G時代困擾運營商的可視電話、手機電視、手機支付等“殺手級”運用中的網絡問題將不復存在。目前有線網絡能夠支撐的所有業(yè)務,都將跨越空間的限制,以無線的形式存在。我國農村幅員廣闊,農村網絡基礎設施雖經大力建設,但離人民群眾的需求仍然還有很大差距。4G網絡將從根本上改變這一現狀,通過農村4G無線網絡的建設,有望使農村網絡基礎設施處于與城市相當的水平,使農村群眾同城市人一樣,享受現代化的高速網絡。
二、微信的內容角度
在手機微信用戶使用過的功能中,還有34.6%的人用過朋友圈,關注朋友動態(tài)和23.4%的人用過獲取新聞、咨詢和打折信息等。微信的技術平臺搭建好了之后,內容是另一個關鍵因素。對于朋友圈的內容,人們有交流的渴望,所以自己會發(fā)一些動態(tài),即所見、所聞、所思。除此之外,筆者發(fā)現微信用戶也都會轉發(fā)一則笑話、一條新聞、甚至在轉發(fā)微博,轉發(fā)量及速度都是驚人的。而作為獲取新聞、咨詢的渠道,除了通過朋友圈獲取新聞之外,還可以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去獲取人們需要的信息、新聞及咨詢。筆者認為,利用公眾賬號提供蒙古族文化的內容,有專門團隊制作內容,可以對文化的傳播帶來非常積極的意義。
文化同化最可怕的一個結果就是無論到了哪里,看到的、感受到的和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沒有區(qū)別。人類在全球化進程中,丟掉了很多寶貴的民族文化財富。在全球化過程中,關鍵問題在于人們忽略了文化差異的價值和文化的傳承,缺乏理性思考。在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間的跨文化交流絕不是文化的雷同化后實現,而應該是了解文化間的差異,保留差異的基礎上的理解和交流,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效交流。
傳播媒介是文化發(fā)生的場所,也是文化的物化。[3] 內蒙古自治區(qū)內,蒙古族文化傳承的主要渠道還是以大眾媒體為主,尤其是廣播和電視。而實際上,牧區(qū)廣播電視的傳播是單向的,公眾參與度很低,大部分節(jié)目的傳播效果不是很好。而微信點對點的精準傳播,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載體,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智能手機的普及使每個人在使用微信上沒有技術障礙,也就是都可以接觸到微信,并且可以比較容易學會基本功能的使用,發(fā)送語音和圖片,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記錄和傳送所見、所聞、所想。第二,微信朋友圈可以成為一個公共場域,可以成為蒙古族文化交流的平臺。目前看到了很多群里人們不是在閑聊,而自覺地傳遞著蒙古族歌曲,尤其是一些傳統(tǒng)歌曲。甚至以歌曲接龍的方式,出現了一些非常珍貴的原創(chuàng)作品。第三,有效利用微信公眾賬號,與學者、傳統(tǒng)媒體等合作生產內容,實現微信渠道的民族文化傳播。
民族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飲食、衣著、住宅、生產工具屬于物質文化的內容;語言、文字、文學、科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節(jié)日等屬于精神文化的內容。這些內容都可以通過微信渠道進行傳播。但在實際傳播中,結合技術和受眾微信使用習慣等要素,微信在傳播民族文化方面有自己的優(yōu)勢。
1.豐富微內容,提高蒙古語接觸渠道
微信傳播的內容最大的特點在于“微”,即一句話、一張圖片、一段文字。“微”意味著用簡單的方式表達,也就要求傳播者在內容的表達上,盡量做到用簡單的語言和圖片表達自己的思想。文化滲透在人們的生活、勞動中,其中語言使用的頻率和范圍是一個最表層的文化特征。隨著蒙古族整體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大部分人都能夠熟練運用漢語表達,導致了日常生活中用蒙古語交流的空間不斷縮小。就呼和浩特民族小學和民族幼兒園的兒童使用語言的情況來看,在學校上課用蒙古語,而私下的交流大部分都用漢語,于是從詞匯量到表達都出現了很多問題。加上各種新媒體中很少能夠見到蒙古語的內容,蒙古語的發(fā)展遇到了困難。蒙古語中有很多諺語、歇后語都可以制作成微內容,從而提高蒙古語的接觸程度,語言只有不斷地使用才能發(fā)展。曼紐爾·卡斯特提出一個假說:語言,特別是發(fā)展完成的語言,才是民族自我認知以及建立一個看不見的民族邊界的基本特征。[4]語言是民族文化的最直接表現。另一方面,目前在微信上經常出現一種監(jiān)督的圖片內容,比如蒙文教材和詞典中的錯誤用法、門牌上的錯別字等都以圖片的形式在微信中傳播,這對語言的發(fā)展起著積極作用。還有結合蒙古族節(jié)日、風俗的內容,比如祭灶、過年等的圖片、語音,都是文化傳承的一個方面。
2.可以調動民間的創(chuàng)作熱情,充實內容
智能手機的普及,大部分人都可以移動上網。民間的力量越來越活躍,而且微信基于強關系,人和人之間交流的時間成本越來越低。只要有一點空閑,就可以發(fā)微信給朋友(點對點)或者在朋友圈(點對面)發(fā)一句話、一個圖片,評論或者贊一個。蒙古族文化主要集中在牧業(yè)旗縣和廣闊的牧區(qū),調動民間的力量去傳播文化,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傳承。比如在一個微信群里發(fā)了一張圖片是“馬拌”,這個曾經是游牧生活中必備的放馬用品,如今越來越少見。一方面汽車代替了馬,另一方面鐵絲網圍住了草場,即便有馬,也不用擔心走遠而拌它。一個小小的“馬拌”代表了牧區(qū)生活的變化,也許再過幾年或者幾十年“馬拌”的蒙語詞匯將會消失。文化就這樣一點一滴,不知不覺中消失。一種民俗活動,會隨著社會的、文化的變遷而產生變異,會隨著國家權威機構的評價和態(tài)度而發(fā)生重大的變化。[5]
3.傳統(tǒng)媒體利用微信提高傳播效果
牧區(qū)經常接觸的大眾媒體主要是廣播和電視,微信變成繼廣播和電視之后的第三個媒體。廣播電視和微信的合作是“雙贏”的,一來廣播電視有豐富的內容和專業(yè)的制作團隊,可以把內容制作成適合微信傳播的文字、語音或者小視頻[6]。二來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可以和廣播電視編導、主持人進行互動,使大眾傳播借助微信強化傳播效果?;涌梢耘囵B(yǎng)出忠實的聽眾和觀眾,而微信用戶是最忠誠的互動群體。在天氣、交通等欄目可以進行體驗式互動;在談話類節(jié)目中,根據話題可以進行參與式互動。互動不但可以提高受眾的忠誠度,而且還可以對廣播電視節(jié)目起到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從而提高節(jié)目質量,是一個良心循環(huán)。
三、經營微信平臺
技術(或者渠道)和內容是媒體運營的兩個基本要素,但是具備二者并不能實現有效傳播,即技術和內容的簡單相加,無法實現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播。如何能夠二者實現最佳傳播效果,必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有效的用戶管理
國家統(tǒng)計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蒙古族總人口5981840,其中在內蒙古自治區(qū)的蒙古族數量為4226093人,占內蒙古總人口的17.11%。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蒙古族人口增加了196943人,增長4.89%。在少數民族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數量的增加和文化的發(fā)展不是完全相聯的。原因有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外部原因主要是社會政治經濟環(huán)境加快了民族同化;內部原因主要是現代人的實用思維認為蒙古語用處少,學了沒用,民族認同出現了危機。微信的用戶一定要精準,因此對蒙古族用戶進行分類,如根據掌握語言的程度分為看得懂蒙文的、聽得懂的、和不懂蒙文的;還可以根據地域分類,東部和西部或者區(qū)內和區(qū)外的;甚至可以延伸到其他民族,比如是否對蒙古族文化感興趣來劃分,這種分類有助于不同民族間的理解和溝通,是跨文化傳播的前提。只有把用戶管理做到細致入微,針對不同用戶群體制作內容,才能使傳播更加有效。
2.政策環(huán)境
文化傳承需要有好的政策環(huán)境和政府支持。最近幾年很多旗縣都在做文化傳承的項目,比如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的圣火公園的建造,以及每年農歷臘月二十四舉行盛大的祭灶儀式等,用一種儀式化的形式把鄂托克蒙古族的祭灶傳統(tǒng)傳承下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微信平臺的文化傳承過程中,同樣需要政府的扶持。比如,3G網的覆蓋問題、支持和鼓勵個人和團體的文化傳播,就如林業(yè)部門鼓勵種樹的牧戶給予相應的補貼或者優(yōu)惠政策一樣,文化部門也應該采取相同的措施鼓勵民間的文化傳播者,從而形成良好的文化傳承的氛圍。
3.學術支持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蒙古學研究和蒙古民俗研究都比較熱,但是研究不能只是停留在研究層面,不能只在學校范圍內的傳授,學者和專家應該積極參與針對普通公眾的文化傳承工作,使文化傳播滲透到社會的每個“細胞”,讓文化和生活產生密切的聯系。微信是一個有效渠道。
“我們的文化在現代化過程中丟掉了很多東西,一個沒有科學的民族一打就垮,而一個沒有文化主體的民族,由于沒有文化認同,是不打自垮?!盵7]
文化認同是民族自信的重要部分。對于一個人而言,認同自己的前提是完全了解自己。同樣,民族認同來源于對民族文化的了解,所以民族文化傳承的根本目的是讓每一個本民族的人完全了解自己的文化,從而產生或者鞏固民族認同感,由此才可以保證不丟掉民族文化。比如很早以前遼闊草原上過著逐水草而居、習慣于游牧生活的蒙古民族,已經認識到了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甚至敬畏大自然,把這樣的意識滲透到生活的細節(jié)中。如今的蒙古民族早已經不游牧,但是定居放牧的生活方式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即牧民會把放牧草場用鐵絲網分為冬季草場和夏季草場,在夏天的時候就在夏季草場放牧,保證讓冬季草場在夏秋季節(jié)有良好的長勢,由此以來,既可以保護草場,也可以牧民得以生產生活。還有蒙古人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不污染水源、不污染草原、不亂伐樹木等行為規(guī)范,都體現著環(huán)保意識。可如今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保留在了科學研究的論文或書籍里,而生產生活中逐漸的消失。脫離了生活,文化也就缺乏了生命力。微信雖然存在著自身的不足,比如:語音無法轉發(fā)和復制;蒙文內容以圖片的形式發(fā)送,解決了兼容問題,可是無法進行文本編輯等,但是微信使蒙古族當中人和人的交流變得頻繁起來,拉近了城市和牧區(qū)的距離,聽語音、看圖片、看視頻,蒙古民族文化的傳承延伸到每一個智能手機終端上,實現了隨時隨地的交流,文化回到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中。
注釋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移動互聯網發(fā)展狀況報告》,2013年4月
[2]康釗,《三大運營商2012年3G用戶增速放緩未現井噴》,新浪科技頻道,http://tech.sina.com.cn/t/3g/2013-01-22/01448000754.shtml?ref=www.36kr.com
[3]蔣曉麗 石磊著 《傳媒與文化——文化視角下的傳媒研究》,華夏出版社,2008年6月,第2頁
[4]曼紐爾·卡斯特 《認同的力量》,夏鑄九 黃麗玲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6月,第59頁
[5]楊福泉 “少數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新論”,《云南社會科學》,2007年第6期
[6]在3g上網的情況下,如果不包月流量,觀看視頻資費過高。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是可能的。
[7]吳國盛“什么是科學”,《現代國企研究》,2011年11期
作者簡介:額爾德尼其其格,內蒙古師范大學傳媒學院講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在讀博士。
責任編輯: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