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蘭花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笔悄纤未髮W問家朱熹的《觀書有感》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鞍氘€方塘”之所以“清如許”想必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地補充進來。教室也可以算作是教師的“半畝方田”吧,如何讓這“半畝方田”常常“清如許”呢?下面就如何激活語文課堂,激活學生的思維,談幾點體會。\
一、活用課堂提問,讓學生自行探究
閱讀教學中,我通常讓學生先對課題進行質疑,然后梳理主要問題展開教學。用多了,學生漸漸地就不喜歡提問了。于是,我把提問的視野轉向了詞、句、段、修辭手法、表達方法、寫作順序等。有時選用一句話,有時選用一段話,有時縱觀全篇,引導學生隨處發(fā)現(xiàn)問題,使沉寂的課堂又活躍起來。如教學《孔子學琴》一文時,我問:“孔子學琴到底學得怎樣,文中是如何表現(xiàn)出來的?”這個問題是根據(jù)課題學生質疑后我進行伸展的。經(jīng)過一番讀文與思考,文中的這些句子“師襄看到孔子的手指運用自如,樂曲彈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樣順暢自然、悅耳動聽……不能使人感動?!薄皫熛迓牭萌绨V如醉……沒體會作者的為人?!薄皫熛屐o靜地坐在孔子身邊,感情隨著抑揚的琴聲起伏不平……終于知作者?!边@些本應該由教師提問的,卻在學生的一言一語中落實了教學目標。學生提問提得起勁,回答問題也像比賽似的爭先恐后,這樣課堂也就活起來了。
二、自定學習目標,讓學生樂于探究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好奇心、求知欲,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的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币虼?,我們要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課堂,引領他們自行質疑,共同研討解決問題,學會讀書。
在教學《濫竽充數(shù)》這則寓言時,初讀課文,大致了解故事內容后,我這樣跟學生說:“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故事內容淺顯易懂,每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要讀懂這則寓言,大家認為應該解決哪些問題就算讀懂了呢?”聽到要提問并且是像老師那樣提出解決讀文的問題,學生就開始獻計獻策了:南郭先生為什么能混入齊宣王的吹竽隊里,還自稱技藝高超,他真的技藝高超嗎?齊湣王繼位后為什么南郭先生“急忙偷偷地逃走了”?“濫竽充數(shù)”在文中指什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我讓學生把以上問題一一列舉在黑板上,大家各抒己見,交流勝歡。集體交流時發(fā)言積極,課堂就成了辯論賽場,熱鬧非凡。
三、師生互換角色,讓課堂生動活潑
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對學生的個性形成和發(fā)展都能發(fā)揮積極作用;會使課堂上出現(xiàn)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到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是老師,你會在哪里提問?怎樣問?”我們的課堂,不只我們是老師,每一個學生也都是老師,而老師也可以是學生。于是,帶著嘗試的想法,我展開了《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在初讀課文之后,我這樣說:“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讓大家當老師,你仔細地把課文讀一讀,如果你是老師,你會在哪里提問題,怎樣提,并且會怎樣回答?!边@一席話,學生聽著有些新奇,這可是老師從未如此教學。帶著對這種學習方法的好奇,學生展開了自學。在巡視中,我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筆跡:“此次地震的危害有多大?父親得到消息后表現(xiàn)怎樣?有哪些人勸父親放棄,父親又是如何做的?父親沒有放棄尋找兒子的原因是什么?當父親找到兒子時,兒子為什么不先出來?……問題的后面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簡要回答。雖然這些問題都比較淺顯和概括性不強,甚至也沒有緊扣重點,但是學生卻一絲不茍地完成著。在學生集體交流假設提問和回答之后,我再做梳理,引導學生進一步領會父親挖掘的過程,感受父子情深,理解“這對父子的了不起”。至此,學習活動似乎結束了,但并非如此。學生抓住當小老師的機會,趕緊給我提問題,并且要求一定要我作答,不可請教同學們。這節(jié)嘗試課,讓我深切地體會到,互換角色,才有情與情的交流,心與心的溝通。
四、借助現(xiàn)代技術,讓課堂綻放光彩
科學、合理地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多種功能,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幫助他們理解和鞏固所學的語文知識,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使學生訊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有聲有色。如教學《衛(wèi)星比武》一文時,學生對各種衛(wèi)星并不了解,即使文中對各種衛(wèi)星的樣子和功能做了具體介紹,學生也不在短時間內把各種衛(wèi)星熟記于腦中。于是,我利用多媒體的動畫功能,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播放各種衛(wèi)星的實物圖像,并且通過跳躍、移動、變形、閃爍等功能,把靜態(tài)的知識化為動態(tài)的知識。學生的眼里放出異樣的光彩,都瞪大眼睛看著,生怕錯過了。我乘熱打鐵說:“我想讓大家當一回衛(wèi)星解說員,你能看著圖片介紹衛(wèi)星的樣子和功能嗎?”由于有形象的圖像在眼前,一個個解說員陸續(xù)走上講臺,一場“衛(wèi)星比武”就開始……
不時給課堂注入“活水”,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形式,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養(yǎng)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自信,課堂就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學生只是觀眾,而是師生共演,其樂融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