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大學三年級女生):我知道拍這組照片時,你正在浙江某地的一所醫(yī)院工作。能否談談你拍的這些做人流的女孩,大致是青年群體中的哪一部分?
陳敏(攝影師):我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有許多來自外地的務工女孩,在做人流手術的女孩中,她們占了很大一部分。外來務工群體趨于年輕化,由于遠離故土,沒有家人的管制,她們性交往頻繁而且不受限制,但她們的健康知識極度缺乏,懷孕率高,在人流手術中占很大比例。相反的是,本地女孩可能忌于遇見熟人,反倒不敢在本地醫(yī)院墮胎。
李娟:拍攝時你會與患者溝通嗎?
陳敏:一般是我在邊上靜靜地拍,不跟患者直接交流,但我會把想要了解的信息通過醫(yī)生去問,患者在手術臺上最依賴的是醫(yī)生,所以知無不言,能得到最真實的信息。
李娟:你一般會問什么問題?
陳敏:只會問她們的年齡,她們的一些故事,但不會問她們的姓名,這涉及到個人隱私。
李娟:說實話,最初看到那張絨毛血的照片時真覺得毛骨悚然。你拍攝時是怎樣一種感受?
陳敏:痛惜,在我眼里,那里面是一個幼小生命的消逝。每次看到這樣的血跡,我都沒有吃飯的胃口。
李娟:術后大概多久女孩能恢復知覺?恢復知覺后,身體上的痛苦是不是就來了?
陳敏:術后半小時就恢復知覺,麻醉的效力過去了,身體就會感覺到手術帶來的痛苦。
李娟:這些女孩在手術后的情緒通常是怎樣的?她們在手術前會不會很害怕?
陳敏:因人而異。第一次來做人流的女孩往往比較害怕,躺在手術床上拳頭握得很緊,表情羞怯,醫(yī)生問一句答一句,很簡短,不太敢說話,也不會問醫(yī)生什么,她們更多的是恐懼和緊張。如果是第二次第三次或者更多次的,看起來就比較有經(jīng)驗,知道是怎樣一個過程,會和醫(yī)生談及上次術后怎樣的不適、以后還能不能生育之類的問題。
李娟:在拍攝中,你似乎混雜著一種復雜的情緒?
陳敏:是的。一方面為她們感到痛惜,但最主要的,還是為她們一次又一次地不吸取教訓,不得不躺上這個令她們懼怕的手術臺而感到痛心疾首,甚至憤怒。尤其是病歷上顯示的年齡和人流次數(shù),總是莫名地刺痛我的神經(jīng)。對于那些十幾歲的學生,不免感到身為母親的無比痛惜。有時候我也跟醫(yī)護人員說多對她們進行教導,醫(yī)護人員說經(jīng)常跟這些患者講手術的危害以及可以選擇的避孕措施,可是很多人根本不聽,她們根本不拿自個兒的身體當自個兒的。
李娟:這組照片題材敏感,對其可能引起的社會反應和相關思考,你是否有所期待?
陳敏:我希望讀者看完這組照片,內(nèi)心有一種痛痛的感覺;希望人們關注這一現(xiàn)象,思考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現(xiàn)象,我們能為之做些什么。如果年輕群體看到,希望能加強對性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視,減少不良傷害的發(fā)生。如果是年長的群體看到,能對身邊的年輕人多一些正確的引導。總之,希望全社會來關注和重視人工流產(chǎn)這一現(xiàn)象,正確認識人工流產(chǎn)的傷害性,而不是繼續(xù)誤讀人工流產(chǎn)的無痛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