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運用霍爾關于身份的可變性的觀點,通過對《骨》中利昂和梅森的形象分析,展現(xiàn)了伍慧明在解構刻板化描寫、重構華裔美國人形象并證明身份的可變性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同時闡明了她的觀點,即在多文化語境下,華裔美國人具備重建自己身份的能力。
[關鍵詞] 刻板印象;身份;解構;重構
早期華人移民美國的歷史是一部辛酸的血淚史。美國主流文化將其歪曲為陰陽怪氣、缺乏男性氣概的弱勢族裔,其中最為典型的刻板形象當數(shù) “黃禍”的化身傅滿洲和“模范族裔”的代言人陳查理。自此,華裔美國人的形象在話語層面被刻板化、固定化、永久化。因此,顛覆主流話語、客觀公正地重建華人形象、確立恰當?shù)奈幕矸葜陵P重要。這正是《骨》所肩負的一個重要使命。
一、解構刻板印象
表面上看,伍慧明耗費大量筆墨所刻畫的“父親”利昂似乎印證了西方對華裔男性的刻板化描寫。他不切實際,“做事從來都是虎頭蛇尾”(伍慧明,10);妻子嫁給他“圖的是方便”(10),婚后卻給他戴了綠帽子;不僅婚姻失敗,苦心經(jīng)營的洗衣店也破產(chǎn)了。而他應付失敗的對策只有逃避:出海,搬回三藩公寓,或找個人出氣。這些似乎都表明利昂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但細心研讀,我們便不難發(fā)現(xiàn)真實的利昂也有其可愛之處。對媽和三個女兒,他都以自己的方式去愛她們包容她們,即使對繼女萊拉也視同己出?!八麤]命地干活兒,一干就是兩份、三份,白天夜里都不停。沒完沒了地加班”(96),努力工作維持生計。事實上,一旦他真心投入工作時,他也能把事情完成得很好。因此,這一悲劇性人物不僅值得同情,也同樣值得尊敬,其不幸有著更為深層的原因。
但遺憾的是,美國并不接納他。早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隨著華人移民人數(shù)大幅度增加,這些黃皮膚的外來移民越來越受到憎惡和歧視,尤其是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后,華人的處境愈加艱難?!芭湃A法案、反混血法律及設立天使島作為華人移民地‘過濾中心”(單德興,200),不僅將大批華人移民擋在美國大門之外,更體現(xiàn)了當時高漲的反華排華情緒。1906年舊金山的地震和火災將當?shù)氐囊泼裼涗洑в谝坏?,相當多的中國公民借機以美國公民的身份進入美國。利昂就是這樣一個“紙生仔”(paper son)。雖然得以踏進美國,但卻頂著一個虛假的名字和身份,這不僅意味著利昂的真實身份已丟失,也預示著他將不得不面對身份認同的困惑。同時,作為“紙生仔”,利昂將被迫在“以后的一生中永遠不說真話(否則會有被遣返的危險),要終身忍受種族歧視與排斥而緘口不語”(陸薇,220)。
成功通過天使島的審查,懷著滿滿的希望踏上這片土地,利昂的美國夢卻接二連三被無情地打破了。找工作、找房子,一次又一次被拒之門外。四處碰壁使得他心灰意冷,逐漸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八嬖V梅森他的注意力再也集中不了了,他說他覺得他的大腦和內(nèi)心之間被什么東西隔開了”(45)。這個他無法言清的“東西”就是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和一再拒絕,使得他從來沒有機會真正去實現(xiàn)他的夢想,也使得他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信心。他努力地付出,得到的卻是唾棄。雖然身在美國,他卻一直遭到排斥,從未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同,無法確立自己在美國的文化身份,因此顯得非常的浮躁、不安、憤怒、絕望。
二、重塑正面形象
從外表上看,梅森與被主流文化女性化的華人男子形象大為迥異。他長得帥,身體修長挺拔但很結實,像大多數(shù)白人男子一樣留著長頭發(fā),“頭發(fā)里總有一股淡淡的金屬味道”(40)。這一形象不僅融合了中西方男子的特點,更突出了梅森的男子氣,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健康且充滿男子氣概的華人男子形象。
國文化,摒棄其中的糟粕。他注意到許多中國人沉溺賭博,令他覺得賭博“太中國味兒”(172),他自己堅決不參與。更重要的是,個人主義已經(jīng)深深植根于他心里。他愛萊拉,同時也明白他們是兩個獨立平等的個體,因此他非常體諒她、尊重她的意見,從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她。即使很想結婚,不滿她一再拖延,他也從不強迫她或指責她,僅僅提醒她不要拖太久。
三、身份建構
霍爾提出,身份“持續(xù)不斷地處于改變和轉(zhuǎn)化的進程當中”,更強調(diào)的“與其說是‘我們是誰或‘我們來自何方,不如說是我們可能會成為什么“(霍爾&杜蓋伊,4)也就是說,隨著社會文化背景的變化,身份也是可變的、相對的,而非一成不變的。
對于利昂來說,他渴望獲得美國社會的認可,一生都在尋求主流社會對其美國身份的認同。但種族歧視和政治壓迫殘酷地將他邊緣化,使他像鬼魂一樣徘徊在美國文化的大門之外。即使身在美國,也無法確立自己在美國文化中的位置。而另一方面,遠離故土多年以及丟失梁爺爺?shù)倪z骨又暗示著他客觀上對中國文化的背離。游蕩在中美兩種文化之間,他無法找到切合當前生存狀態(tài)的文化身份,他所遭遇的這種身份的尷尬和困惑正證明了身份的可變性理論,從而推翻了身份是固定不變的謬論。
同時,身份的可變性理論也為身份重構提供了可能性。“身份鑒識認同永遠不會被完全地和決定地制造;它們被不間斷地重組”(霍爾&杜蓋伊,18)這便意味著被刻板化的華裔男性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重新構建符合自身情況、真實反映自身處境的身份。因此,在多文化語境中,華裔男子不僅可以擺脫套在他們身上的刻板印象,也有可能且有能力為自己創(chuàng)建新的身份。
參考文獻:
[1]單德興.重建美國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霍爾,斯圖亞特&杜蓋伊,保羅編著,龐璃譯.文化身份問題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
[3]陸薇.走向文化研究的華裔美國文學. 北京:中華書局,2007.
作者簡介:林燊(1980—),女,廣東省潮州市,韓山師范學院,學歷:本科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