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聲明一下,這套叢書的策劃者不是我,而是幾位年輕朋友。今年五月我去北京師范大學開會,周明全和劉濤來訪,說起云南人民出版社正在編輯一套“‘80后批評家文叢”,書稿已經(jīng)齊全,想請我當一個現(xiàn)成主編。這樣的情況我很少遇到,以前凡是我掛名做主編的叢書,質量姑且不論,一般都是我自己組稿或者策劃的,很少有這樣現(xiàn)成的主編掛名于封面之上,我會感到不安。但是這套書的情況比較特殊,一來是青年人的書,尤其是80后的文學批評家,目前大多數(shù)都在高校里艱難地掙扎奮斗,文學批評也不是什么暢銷書,我有機會支持,一定會盡些綿薄之力,這符合我在工作中一貫的追求;二來,這里所選的八位青年批評家,至少有四位是我熟悉的青年朋友,其他幾位的文章也是常見于報紙雜志,對我來說并不陌生。所以,我猶豫一下也就答應下來。原來想,雖然不是我主動策劃編輯的叢書,但我可以通過閱讀文稿,為叢書寫篇導論,盡些主編的義務。不過這個念頭很快也被打消。當我讀周明全的論文集《隱藏的鋒芒》電子文檔時,讀到了其中一篇《頑強而生的80后批評家——兼論當代文學批評的流變及80后批評家個案分析》,寫得很全面又到位,我覺得就是為策劃這套叢書而寫的,里面論及的幾位青年批評家的作品,也都收入了本叢書。因此,我以為明全這篇論文才是本叢書絕佳的序文。我建議他不妨拿出來印在叢書的前面,給讀者一個完整的導論。
于是,我似乎也可以不必費時去另辟蹊徑,寫什么導論了。
不過既然答應了擔任主編,總還是要說幾句話,這些話也是現(xiàn)成。前幾天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所聘的第二批客座研究員,在復旦大學舉辦一個“新世紀文學教育”的研討會,我被邀在第一場作了主題發(fā)言。起先并沒有做專門的準備,可是聽了前幾位發(fā)言者話題中屢屢講到“學院派批評”,我有感而發(fā),談了一些自己平時所感所思的問題。因為沒有草稿,現(xiàn)在回想也記不清楚當時的具體論述,只能把大致的意思在這里再說一遍:
80后的批評家,大多數(shù)都來自學院,受過專業(yè)教育,具有高等學歷,也有很多批評家畢業(yè)后依然服務于學院。那么,是不是他們的批評,都是學院派批評了呢?
文學批評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意義,與以前相比,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變化。1950年代以來的權力意識形態(tài)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領導,主要是通過文學批評來體現(xiàn)的。所以,那個時候的批評陣地主要是作家協(xié)會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當時的批評家,主要也是思想文化部門的領導者和管理者,他們肩負著輿論導向的責任。他們的批評體現(xiàn)了權力的聲音,批判和贊揚,都決定了作品、甚至作家的具體命運。這種權力意識形態(tài)的文學批評,從20世紀90年代逐漸改為獎勵機制的輿論導向策略,批評本身漸漸式微,不再有多大的威懾力量?,F(xiàn)在經(jīng)常會在各種場合聽到所謂“批評缺席”“批評被邊緣化”之類的抱怨,其實這何嘗不是好事?90年代以來當代批評從來就沒有缺席過,只要看我們的批評梯隊已經(jīng)從50年代生人到80年代生人一代一代地成長,就是一個證明。我們在文學創(chuàng)作領域不一定講得清楚每一年代生人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但是在當代批評領域則是清清楚楚,高校學院的研究生培養(yǎng)制度就是一個生生不息的人才源泉,當代文學的教學、研究、闡釋,以致近年來國際漢學的重心也朝著現(xiàn)當代文學和文化現(xiàn)象傾斜,文學批評的專業(yè)刊物運作、圍繞文學作品的學術研討,都在正常地進行發(fā)展,為什么就“缺席”了呢?事實上,我以為“缺”的,不是批評本身,而是長期以來把批評與權力意識形態(tài)掛鉤而形成的批評家的“權威”、批評背后的話語“權力”以及對作家指手畫腳、并掌生殺大權的“領導”身份?!芭u家”的特殊身份已經(jīng)喪失,批評只能回到具體的民間工作崗位上,做一份屬于自己的工作,我認為是中國文藝走向正常和自覺的前提條件。
隨著上世紀90年代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和大學學位教育制度的完善,文學批評逐漸向兩大模塊轉移,形成了媒體批評和學院批評的模式。在“文革”以前,媒體只是權力的喉舌,學院是被改造的對象,基本上是不存在純粹意義的媒體批評和學院批評。但80年代以后情況不同,媒體背后不僅有權力的背景還有商業(yè)的背景,利潤的背景,媒體的聲音就變得復雜詭譎了,媒體批評當然不能排除權力意識形態(tài)的導向,只是其作用更為隱蔽,表面上呈現(xiàn)的往往是商業(yè)利益作為推手。媒體批評呼風喚雨,左右了社會的一般輿論導向。而學院批評又呈現(xiàn)出另外一種面貌。嚴格地說,學院派是不介入一般媒體層面的,學院批評的主要場域在大學講堂,學術刊物和高端會議論壇,言說的對象是學生、同行和專業(yè)人士。很多人批評學院派講究論文規(guī)格,專著等級,刊物品質以及玩弄概念游戲,這些表面上為人詬病的癥狀,恰恰是學院派企圖保持專業(yè)獨立性和拒絕來自社會媒體(包括隱藏其后的權力)誘惑的努力,學院派以艱澀繁復的行規(guī)來維護知識的純潔性,與媒體批評劃清了界限。學院派不是不關心當代文學的現(xiàn)實意義,而是通過理論解讀和文本闡釋,在文學的社會功利性、大眾性、現(xiàn)實性以外,另外建立一個批評的行業(yè)標準體系。學院批評仍然是建設性而非自娛性的,不過它追求的是在更為抽象層面上與作家以及同行們的精神交流,它是利用作家作品的材料來表達對于當代社會、文化建設的看法,它以不隨波逐流、清者自清的態(tài)度形成了冷寂、沉穩(wěn)、獨立而博學的各種學派,它與活躍在社會大眾領域的媒體批評正好形成了兩種互為照應的批評聲音。
媒體批評與學院批評的區(qū)別,不是以批評者的身份來決定的。不是說,有了一張高學歷的文憑就戴上了“學院派”的桂冠,也不是說,一個從學院出來的批評家發(fā)表的意見都是學院派的聲音。所謂學院批評還是媒體批評,主要是看其批評的環(huán)境。學院的批評家自然是應該在媒體上開講座,寫書評,在各種新書發(fā)布會或作品討論會上發(fā)表看法,但這個時候他并不代表學院批評,更不能以學院派自居,他仍然是以一個媒體人的身份在對大眾說話,依然是屬于媒體批評。我從不反對學者利用媒體向大眾傳播文化科學知識,努力把自己的學院背景彰顯出來,盡其可能抵制商業(yè)社會中權力與利潤對媒體聲音的雙重制約。盡管這種努力可能收效甚微,但仍然不失為自己的聲音。其實我對這樣的聲音也是迷戀的,并且一直在實踐中嘗試這種聲音在現(xiàn)實社會中發(fā)展的限度與可能性。我也不反對學院批評利用媒體對當代文學發(fā)出尖銳批評,但既然是帶了學院的背景從事批評,那就要使批評盡可能具有獨立的學院立場和說服力。——說到學院立場,我還想扯開去說幾句,由于人文科學的特殊性,如果學院批評家要做一個自覺的人文知識分子,走出學院,走進社會也是必然的實踐,但他所面對的環(huán)境就變得極為復雜,要在權力與商業(yè)雙重制約下的媒體發(fā)出第三種獨立的聲音,要在介乎學院與媒體之間的第三種途徑進行探索實踐,并不是充滿鮮花的途徑。年輕的批評家們懷里裝著高學歷的證書,滿腹經(jīng)綸滿志躊躇,企圖走上社會舞臺,撥動媒體風云的時候,我建議先要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你是有可能利用媒體發(fā)出自己的獨立的聲音;也有另一種可能,你被媒體利用和改造,你的貌似獨立的自己的聲音,已經(jīng)在不自不覺中成為權力與利潤共謀的工具。而后一種結果,在今天的渾濁曖昧的媒體文化中,絕不是杞人憂天。
關于學院批評的種種特點,包括學院派批評自身存在的問題,在這篇短短的序文里是說不清楚的,不說也罷。我說這些話,放在一本青年人的書的前面,似乎有些煞風景。但這是我今天面對社會文化的現(xiàn)狀,真正想說的話。對于80后批評家的前景,似乎已經(jīng)不用操什么心,很快會引起各方的關注和熱捧,名利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一步之遙;但是從一個人文知識分子真正所要追求的目標來說,可能還是任重而道遠。
2013年6月23日于海上魚焦了齋
(陳思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