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木
胡喬木:幾本書同時看
胡喬木是書迷,他的女兒胡木英回憶:胡喬木對生活的要求并不高,他把看書當(dāng)做了最大的樂趣,讀書對他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父親的生活很簡單,不工作的時候就看書,各方面的書都看,歷史、自然、哲學(xué)、文學(xué),古今中外的書都看,還有政治方面的書也看?!敝劣谧x書方法,胡木英回憶說,她父親看書很快,挺厚的書沒兩天就看完了。也有看得慢的,比如思想史、哲學(xué)方面的?!坝袝r候父親是幾本書同時看,比如床頭、桌頭扣下來,折起來的,就是看到半截的?!敝劣诓貢?,“父親只要一去外地,從不去逛街,就去舊書店淘書,每次回來都帶幾摞書?!焙鷨棠镜牟貢詈筮_到了4萬余冊,為此這些藏書還一度成為他的負擔(dān),那是“文革”期間,胡喬木被迫從中南海搬出來,要找房子,“他別的條件不要,只要書能裝下來。后來費了好大勁,特意找了南長街123號的房子,那里有大房間,可以放書,為此還特意把地板加固,把書搬過去?!?995年12月,胡喬木生前的藏書分別捐贈給了當(dāng)代中國研究所和他的故鄉(xiāng)江蘇鹽城。蕭克:作戰(zhàn)勝利后總要想辦法找
一兩本書
蕭克將軍是一代儒將,斯諾夫人在(《中國老一輩革命家(自傳)》中曾說他“像周恩來、徐向前和毛澤東一樣,蕭克是中國人所稱的‘軍人學(xué)者的再世”。他出生在書香門第,父親是個秀才。蕭克6歲進私塾,讀的是“孔孟之道”和“四書五經(jīng)”,不料讀到初級師范學(xué)校后,家里連遭不幸,大哥參加起義被捕入獄,家里被政府軍先后查抄四次,家產(chǎn)幾乎被洗劫一空。生活越來越艱難,二哥不得不輟學(xué),蕭克也面臨退學(xué)的困窘,但他讀書心切,死也不肯退學(xué)。蕭克后來節(jié)衣縮食,始終沒有放棄讀書。加入共產(chǎn)黨后,每逢作戰(zhàn),勝利后總要想辦法找一兩本書。
蕭克于戰(zhàn)爭年代出版有《浴血羅霄》《抗戰(zhàn)軍事論文集》《挺進軍“三位一體”的任務(wù)》等,離休后仍筆耕不輟,除主編《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還出版了《蕭克回憶錄》《朱毛紅軍側(cè)記》等,他晚年還擔(dān)任了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并先后主持有《中國文化通志》《中國大百科全書》等。
田家英:愛書愛字不愛名
說到黨內(nèi)的讀書嗜好者,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是繞不過去的。他雖學(xué)徒出身,但閱讀過大量的古典小說,當(dāng)年他自修完小學(xué),又考取了成都縣立一中,他以刻苦勤學(xué)的精神給同學(xué)們留下深刻印象。到了延安,他更以“愛書愛字不愛名”而著稱,當(dāng)時毛澤東的一部分書房就在他的院子里,毛澤東還與他一齊讀書、淘書,他也幫毛澤東置辦過圖書。
田家英讀書的胃口很大,在當(dāng)時可謂是走偏鋒,如喜歡收集雜文,竟多達10余書架,其中包括周作人的雜文,以及簡又文、陸丹林所編的《逸經(jīng)》雜志等,正是通過博覽,他了解到許多名不見經(jīng)傳卻相當(dāng)重要的材料,如他從馬敘倫的《石屋余沈》中得到“四一二”政變的一些記載。曾任中華全國合作總社副主任的鄧潔知道田家英喜歡淘書,一次發(fā)現(xiàn)了一部乾隆武英殿本的《二十四史》,就問田家英對之有興趣否,田家英馬上想到毛澤東還沒有這個版本,便立即取回送到毛澤東那里,毛澤東對之異常鐘愛,時常翻閱圈點,直至生命的終點。毛澤東對田家英與自己的愛好相同十分高興,所謂惺惺相惜,并曾戲言將來田死后,應(yīng)在其墓碑上鐫寫“讀書人之墓”幾個字最為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