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一旦離開照明,就會顯得“不務正業(yè)”。
亞歷山大·勒威克生于瑞士首都斯德哥爾摩,從木匠學徒開始接觸設計,主攻家具領域,提出新型態(tài)創(chuàng)意概念設計,被譽為“哥登堡裝飾藝術第一人”。
或元素,或風格,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標志性的特點。而亞歷山大·勒威克的拿手絕活都是跟“光”有關的設計。
這位生于1972年斯德哥爾摩的設計師27歲才進入設計行業(yè),專攻家具和室外用品設計。他特別青睞隨意地結合一些東西,哪怕它們本來風馬牛不相及。這不是跨界抄襲,而是為其賦予一種截然不同的生命。
在這些跟光有關的設計中,他從沒刻意用光渲染自己的作品,使之顯得更為奪目璀璨。但很多時候,設計品的原型倒成了次要的,光的力量則被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
想必每個人都玩過秋千,但會發(fā)光的可能只此一例。它沒有繩索和秋千板,整架秋千都是一體化的塑料制品,通體貫穿了照明光纖。所以在夜空中,這架秋千就會散發(fā)出非常夢幻的光芒。
它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常亮燈”,由多個橢圓形骨架固定成立體的橄欖球體,可以直接放在地面上,也能懸掛在高處。它共有三個尺寸可選,直徑分別為1.5米、2.5米和4米。雖然個頭夠大,但它的總重只有幾磅,攜帶輕松而且便于組裝。你既可以把它懸掛在天花板上,也能放置到空曠的后花園里,為徹夜派對提供照明。
亞歷山大早年為酒店、餐廳策劃了很多精品設計,這款會發(fā)光的把手就是一例。它被設計成了空心管狀,管壁有整齊的圓孔。內部有LED燈植入可以在圓孔和把手終端散發(fā)出暖人的光芒,當門處于鎖閉狀態(tài)時,它會發(fā)出紅色光源,而解鎖時,光芒會變成綠色。
右下圖的物品算得上是亞歷山大本人所有設計品中最有愛的一款,而且在最初時,你根本看不出它和光有任何關系。它的真身是一個小臺燈,但外部的燈罩是厚厚的巧克力層。只有打開燈一段時間,熱量把巧克力烤化后,燈泡的光芒才會顯露出來。而融化后的巧克力會在燈盞里凝固,關掉燈后,你隨時可以把巧克力取出來吃掉。只是想到它是一次性的,可能會覺得有點可惜,但獨特的創(chuàng)意已經能為它贏得滿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