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萍
摘 要:針對小學生寫作文無話可說的狀況,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可通過看圖寫話、抓時機寫話、摘抄、在課外活動和班級活動中獲得素材等,讓學生積累素材,感悟生活,陶冶情操,逐步提升習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作文;摘抄;課外活動;班級活動;積累素材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3)07-0038-02
現在好多小學生面對習作無話可說,不知從什么地方入手?想一點寫一點,這種擠牙膏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孩子的知識面狹窄,基礎薄弱,缺乏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看、多想、多體會,教給學生方法,鼓勵他們多積累,逐步夯實習作基礎。
一、看圖說話,想象寫話
小學語文教材圖文并茂,形象生動,對低年級學生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側重抓看圖寫話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插圖形象直觀、淺顯易懂,和孩子們生活有一定的聯(lián)系,這時可引導他們學會如何看懂圖,明白圖意。在此基礎上,讓他們口頭敘述,這是寫話初步訓練,能克服懼怕寫話的心理。小學生的寫話訓練從一、二年級就應開始,為習作打下基礎。
二、抓住時機,靈活寫話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運用語言的情境,激發(fā)說話動機。要盡可能地抓住有利時機,把閱讀、觀察、口述、寫話緊密地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用心去觀察大自然的風霜雨雪、田野山川、花草樹木、鳥獸魚蟲……它們無時不在發(fā)生著變化,要及時引導學生用心、用眼去觀察,入情入境,并與所學的課文對比、聯(lián)系,再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我經常跟學生講,課本的每一篇課文都寫得非常好,要用心去學、去體會,一定會受到教育。比如下雨時,讓學生去觀察,在雨中行走,然后寫一篇《雨景》的習作。春天到了,讓學生用心去觀察春天有哪些特點,寫一篇《春天來了》的作文。秋天到了,讓學生用心去觀察秋天,看看秋天又有哪些特點?蘋果熟了,棉花開得像梨花一樣,讓學生知道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冬天,再讓學生去觀察冬景,比如雪后的景色。
三、在摘抄本中積累習作素材
摘抄是閱讀中的一種積累,指導學生摘抄優(yōu)美的詞匯、句子、段落,甚至抄寫好文章。如:1.詞匯積累。描寫心情的:興奮、激動、高興、自豪……。2.詩歌摘抄。把抄來的好句、好段反復讀熟,甚至背誦。在班上開展的競賽活動中,比一比誰背誦得多,選的詩歌好。自己也可以學寫一首小詩,這樣學生的習作由“仿”走向“創(chuàng)”。通過積累,學生擁有了一定的“原材料”,再加上創(chuàng)作的欲望,寫起來就不那么平淡,還會有一些文采。
四、在課外活動中尋找寫作素材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到寫作素材。葉圣陶說過:“寫作材料的來源普遍于整個生活里”。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天地中去豐富作文內容,讓學生在生活中去嘗試、去實踐,讓他們體驗生活、觀察事物、搜集材料,力爭寫出真實、自然、清新的文章。如在年級拔河比賽后,及時組織學生聊天,只要內容與拔河有關便可。有的學生說出自己比賽時的心情,有的說出自己是怎樣拔的,有的學生分析了每局勝負的原因,還有的學生說出了比賽時緊張的氣氛。他們無拘無束,各抒己見。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言說板書出重點,讓學生理清思路,為他們完成《拔河比賽》作文做好充分的準備,使這篇習作能順利完成。韓佳呈同學在習作中寫道:我們班雖然輸了,因為我班的胖子沒有四(2)班的多,所以輸了。但是,隨著口號,我們的勁兒往一處使,所有的同學的手都磨紅了,韓正和趙帥由于站在前邊,摩擦力大,手都磨出泡了。為了班集體的榮譽,同學們都盡力了,所以我覺得我們班這種團結的精神是可嘉的。這些樸實的話語不正是同學情感的反映和思想的升華嗎?學生們在玩中既獲得快樂,增長才干,又獲得了豐富的寫作素材,產生寫作靈感。因此,習作離不開生活,生活是習作的本源。
五、在班級活動中獲得習作素材
創(chuàng)設“心靈相約”小信箱,為學生自主表達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為學生的語言積累創(chuàng)造了一個自由馳騁的舞臺。這不僅鼓勵學生把班級發(fā)生的大事小事寫下來,而且激勵學生把自己的感想、趣事、疑問、煩惱寫出來,把它們投進信箱。對所寫質量要求不要高,只要是學生自己感受到、觀察到的都行,哪怕只是一句話,一個段落,一次感動或憤怒……老師都要給予鼓勵和支持。通過小信箱,漸漸地我看到了越來越豐富多彩的世界。一次,孫鵬通過信箱反映:班上出現了起外號的現象,管我叫“孫猴子”,老師,希望您幫幫我。這是通過孩子的眼睛看到了班級工作中的不足,也為隨時了解學生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提供了線索。以這些問題為切入點,班上組織了“今天我們聊聊”、“如何看待同學之間的關系”、“遇到困難怎么辦?”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既解決了實際問題,給孩子們帶來愉悅,又在潤物細無聲中獲得了習作的好素材。
由此可見,實踐出真知,積極開展各種活動是學生獲得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好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陶冶情操,增加樂趣,積累習作素材,逐步做到厚積薄發(fā),提高習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