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炳鋒
摘 要:隋煬帝打破了隋文帝關中本位的文化政策,以開放的姿態(tài)吸納南北士人,不僅倡導南北文化的融合,也形成了兼容南北的文學思想傾向。煬帝本人兼好南北文風,在用人方面不拘于地域,文學創(chuàng)作及審美趣味方面廣泛地與江南作家、山東作家、關隴作家進行交流,客觀上促進了南北文風的融合。
關鍵詞:隋煬帝 文學思想 江南 山東 關隴
南北朝后期存在著三大地域文化體系①,即:江左文化、山東文化和關隴文化。在地域文化的影響之下,三地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如以文風來劃分,江左文學體現的是南朝的審美趣味,而山東文學和關隴文學則可看作北方審美趣味的代表。在煬帝之前,三地文學和文學思想之間雖有過接觸,相互之間也發(fā)生過影響,但就整體態(tài)勢來說依然是各自發(fā)展,直到煬帝即位之后,南北文學和文學思想才向著彼此融合的方向邁進。
一、對南方文學及文風的繼承
首先,煬帝推崇江南文化,迷戀江南文學的審美趣味。煬帝很早便受到了江南文化的熏染。開皇元年,十三歲的楊廣被立為晉王。次年,納蕭巋女為晉王妃,蕭梁宗室素來崇尚文學,蕭王妃在家庭傳統(tǒng)的影響之下亦從事過文學創(chuàng)作,曾作有《述志賦》,幾乎全由對句組成,較富文采。對于同樣喜好文學的楊廣來說,蕭王妃可謂江南文學的引介者。此后,楊廣又有十年的南方生活經歷,從開皇十年(590)至開皇二十年(600)被立為皇太子止,楊廣一直都在揚州總管任上,每年只入宮朝見一次,多數時間在揚州。在此期間,他招引百余位才學之士以充晉王府學士,其中大部分為江南文士,如柳■、諸葛潁、虞世南、王胄、朱■、王■、虞綽、庾自直、徐則、徐儀(徐陵之子,見《陳書·徐陵傳》)、袁憲(見《陳書·袁憲傳》)等。本來就崇尚“庾信體”的楊廣,在與這些江南文士交往的過程中,文學上應當也受到影響,尤其受柳■的影響最大,楊廣每有文什,必令柳■潤色,然后示人,可見其對江南文學審美趣味的喜好。只是由于此時文帝刻意壓制江南文士,鄙棄并痛恨江南文風,楊廣不敢過于顯露自己的文學趣味。
即位之后,隋煬帝開始大規(guī)模地重用南方文士,一些人還逐漸進入了政權的核心。他明文批評輕視南人的言論,《太平御覽》卷六百二引《隋大業(yè)拾遺》曰:“大業(yè)之初,(煬帝)敕內史舍人竇威、起居舍人崔祖■及龍川贊治侯偉等三十余人撰《區(qū)宇圖志》一部,五百余卷,新成,奏之。又著《丹陽郡風俗》,乃見以吳人為東夷,度越禮義,及屬辭比事,全失修撰之意?!睙鄄粣?,遣內史舍人柳逵宣敕責竇威等,其敕文曰:“昔漢末三方鼎立,大吳之國,以稱人物。故晉武帝云:‘江東之有吳會,猶江西之有汝潁,衣冠人物,千載一時。及永嘉之末,華夏衣纓,盡過江表,此乃天下之名都。自平陳之后,碩學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爾等著其風俗,乃為東夷之人,度越禮義,于爾等可乎?”②認為江南自六朝以來就是人文薈萃之所,尤其永嘉之后,更是文化的中心,稱贊自陳入隋之士為“碩學通儒,文人才子”,這就從思想觀念上扭轉了輕視南人的做法。煬帝所信任者多為南士,大業(yè)元年即以禮樂之事總付柳■、何稠、諸葛穎等南士,南士總領禮樂之事,這在文帝朝是從未出現的現象。煬帝還讓南士參掌朝政,如讓虞世基、裴蘊等參掌機密,表明南士在煬帝朝已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
煬帝也開始大張旗鼓的推崇南方文風?!端鍟の膶W傳·虞綽傳》曰:“大業(yè)初,轉為秘書學士,奉詔與秘書郎虞世南、著作佐郎庾自直等撰《長洲玉鏡》等書十余部。綽所筆削,帝未嘗不稱善?!w著作佐郎,與虞世南、庾自直、蔡允恭等四人常居禁中,以文翰待詔,恩盼隆洽。……從征遼東,帝舍臨海頓,見大鳥,異之,詔綽為銘?!雹塾菥b、虞世南、庾自直、蔡允恭(陳滅入隋,見《周書·蕭■傳》)等,都是以“文翰”受到賞識,說明煬帝對南方文風的喜好程度。王胄亦“以文詞為煬帝所重”,煬帝曾高度推崇王胄、虞世基、庾自直三人的詩歌曰:“過此者,未可以言詩也?!睂嶋H上是把南方作家推為創(chuàng)作的典范?!坝跁r后進之士咸以二人為準的”④(《隋書·文學傳·王胄傳》),“二人”即指王胄和虞綽。這充分表明在煬帝的倡導之下,南方文風已成為作家的廣為學習的對象。
煬帝經常開展文學活動,與南方作家切磋技藝。《隋書·柳■傳》曰:“帝退朝之后,便命入閣,言宴諷讀,終日而罷。帝每與嬪后對酒,時逢興會,輒遣命之至,與同榻共席,恩若友朋。帝猶恨不能夜召,于是命匠刻木偶人,施機關,能坐起拜伏,以像于■。帝每在月下對酒,輒令宮人置之于座,與相酬酢,而為歡笑?!雹轃墼谖膶W上受柳■的影響極大,“言宴諷讀”及對酒酬酢的場合中當也包含不少文學活動。煬帝還曾賜詩與南方作家,也常令南方作家奉和作詩。察逯欽立所輯《全隋詩》,存有奉和、應制、應教、應令詩歌的有:柳■、徐儀、王胄、諸葛穎、許善心、庾自直、虞世基、虞世南等,這些文學活動也必然會對煬帝本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思想都產生深刻的影響。《隋書·文學傳·庾自直傳》曰:“自直解屬文,于五言詩尤善。性恭慎,不妄交游,特為帝所愛。帝有篇章,必先示自直,令其詆訶。自直所難,帝輒改之,或至于再三,俟其稱善,然后方出?!雹逕哿钼鬃灾薄霸g訶”自己的作品,并按照庾自直的意見反復修改,這一方面體現出煬帝在文學方面的寬容態(tài)度,同時也清楚地表明其詩歌創(chuàng)作是以南方文風為準則的,而煬帝追求南方文學審美趣味的思想傾向也表露無遺。
二、對山東文學及文風的吸納
除了重用南士,推崇南方文風外,煬帝也起用北方的山東士人和關中士人,并將北方文學的審美趣味也納入其文學思想體系之中。
從來源方面說,隋代的山東士人包括原北齊境內的山東本土士人和關隴境內的山東士人。關隴境內的山東士人又包括兩個部分,一為隨西魏孝武帝西遷入關之士的后代;一為齊亡入周、后又入隋的北齊士人,其中主要是文林館文士。山東士人雖為楊堅代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隋文帝即位之后,卻也成為被抑制的對象。正如楊金梅所言:“在全國統(tǒng)一后,曾經為楊堅謀取政權立下汗馬功勞的山東士人,轉而成為最不受信任的備受打擊的對象,曾經的佐命功臣幾乎被黜落殆盡。”⑦而山東本土士人也同樣飽受歧視,《隋書·儒林傳·馬光傳》載:“開皇初,高祖征山東義學之士,光與張仲讓、孔籠、竇士榮、張黑奴、劉祖仁等俱至,并授太學博士,時人號為六儒。然皆鄙野,無儀范,朝廷不之貴也?!雹嗫梢?,歧視山東士人也是關中本位政策的一個重要方面。陳寅恪先生即指出:繼承宇文氏之遺業(yè)的隋文帝,“仍舊施行‘關中本位政策,其統(tǒng)治階級自不改其歧視山東人之觀念”⑨。因而,山東士人在文帝朝大多與江南士人一樣郁郁不得志,如盧思道、辛德源、李文博、孫萬壽等,或沉淪下僚,或衣食乏絕,或因小事而被流放。
隋煬帝對于山東士人雖不如對江南士人那樣推崇,卻也并不歧視。其為晉王時就引用一些山東士人,如甚為器重清河張虔威與太原王韶,以備咨詢,即位之后也任河東裴矩參掌朝政。山東的知名文學之士,至隋煬帝即位時所存無多,煬帝即位于大業(yè)元年(605),時距齊亡的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已有近三十多年之久,原入關的北齊文林館之士在此期間已大都去世,僅剩薛道衡、孫萬壽、王劭等數人仍在世。煬帝對山東文學之士是頗為重視的,如薛道衡流放嶺南,時為晉王的楊廣欲其經由揚州時打算向朝廷上奏留之,薛道衡不從,楊廣雖然銜恨薛道衡,但是愛其才而對薛道衡依然頗為尊禮。他后來殺薛道衡,只是出于“愛其才而不能得而用之”⑩的緣故。又如,博陵崔賾“七歲能屬文”,曾為楊廣的侍讀,后又被引為晉王文學之士。崔賾的文學才能也受到了楊廣的重視,當時晉王府邸公文,大多為崔賾所作。大業(yè)五年(609),奉詔與諸儒撰《區(qū)宇圖志》二百五十卷,后又奉詔作《東征記》。崔賾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較為活躍,“所著詞、賦、碑、志十余萬言”?輥?輯?訛《隋書·隱逸傳·崔廓傳》附《崔賾傳》),應是當時的一位比較重要的作家。此外尚有杜正玄、杜正藏兄弟數人,《隋書·文學傳·杜正玄傳》曰:
正玄尤聰敏,博涉多通。兄弟數人,俱未弱冠,并以文章才辨籍甚三河之間?!跁x王行參軍,轉豫章王記室,卒官。
正藏字為善,尤好學,善屬文。……大業(yè)中,學業(yè)該通,應詔舉秀才,兄弟三人俱以文章一時詣闕,論者榮之。著碑、誄、銘、頌、詩、賦百余篇。?輥?輰?訛
杜氏兄弟并以文章才辯著名,尤為聰敏的杜正玄被授為晉王行參軍。杜正藏兄弟三人,于大業(yè)中又“俱以文章一時詣闕”。可見煬帝對杜氏兄弟的文學才能也是相當重視的。杜正藏所著《文章體式》,成為后進之士的寫作規(guī)范,則山東文學在當時文壇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煬帝對山東文學之士的獎掖和禮重,表明其對山東文學及文學思想也是持一種兼容并包的態(tài)度。
三、對關隴本土文學及文風的兼容
總體上說,與文帝截然相反,煬帝對關隴集團采取的是打擊和限制的政策。起初謀奪太子之位時,依靠楊素、楊約、宇文述等人,清除了以高■等關隴勛貴為代表的楊勇集團。即位之后,為了穩(wěn)固統(tǒng)治,又對以楊素為代表的關隴士人予以嚴厲的打擊。雖然如此,煬帝畢竟出生并成長于關中地區(qū),理所當然地接受了關隴文學的某些影響,其文學創(chuàng)作是從學習“庾信體”開始的,“庾信體”便是當時關隴地區(qū)流行的文風。煬帝對關隴文學也是持一種兼容的態(tài)度,他與關隴作家之間的文學往來也頗見于史籍記載。如史祥“少有文武才干”,伐陳有功,后從晉王擊破突厥。楊廣為太子時就曾遺書史祥,盛贊其武功,并曰:“親朋遠矣,琴書寂然,想望吾賢,疹如疾首?!保枯??輱?訛表達了欲拉攏結交的意愿。史祥的答書幾乎全由偶句構成,頗富文采,可見其應當具有一定的文學才能。煬帝即位后,史祥平定了漢王楊諒的反叛,煬帝賜詩表彰曰:“伯■朝寄重,夏侯親遇深。貴耳唯聞古,賤目詎知今!早■勁草質,久有背淮心。掃逆黎山外,振旅河之陰。功已書王府,留情《太仆箴》?!保枯??輲?訛(《隋書·史祥傳》)煬帝對牛弘更是高度推崇,《隋書·牛弘傳》曰:“煬帝之在東宮也,數有詩書遺弘,弘亦有答。及嗣位之后,嘗賜弘詩曰……其同被賜詩者,至于文詞贊揚,無如弘美?!保枯??輳?訛又如于仲文,他在北周時曾與譙王宇文儉有過詩歌贈答,因有將領之才而受到楊廣的親幸,今存有《侍宴東宮應令詩》一詩,作于楊廣為太子之時。這說明煬帝對關隴作家也是比較重視的。
煬帝經常開展集體的文學活動,以此作為切磋技藝的手段。如煬帝作《白馬篇》、《紀遼東》、《悲秋詩》,王胄亦有《白馬篇》、《紀遼東》二首、《奉和悲秋應令詩》以和之。煬帝“常自東都還京師,賜天下大■,因為五言詩,詔胄和之”(《隋書·文學傳·王胄傳》);煬帝有《春江花月夜》、《謁方山靈巖寺詩》、《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燈夜升南樓詩》,諸葛穎則有《春江花月夜》、《奉和方山靈巖寺應教詩》、《奉和通衢建燈應教詩》以和之;煬帝有《四時白■歌》二首、《望海詩》,虞世基則有《四時白■歌》二首、《奉和望海詩》以和之;煬帝有《獻歲燕宮臣詩》,虞世南則有《奉和獻歲燕宮臣詩》。可見煬帝與臣下詩歌交往之頻繁。值得指出的,其中當有一些規(guī)模較大、參與者較為廣泛的活動,只是由于作品散佚,其具體情形已無法確知。但有些大規(guī)模的集體賦詩活動則可考知,如煬帝有《月夜觀星詩》,諸葛穎、虞世南皆有《奉和御制月夜觀星示百僚詩》的和詩;煬帝有《幸江都作詩》,虞世基、虞世南俱有《奉和幸江都應詔詩》的和詩;煬帝有《臨渭源詩》,柳■有《奉和春日臨渭水應令詩》、薛道衡有《奉和臨渭源應詔詩》;煬帝有《冬至乾陽殿受朝詩》,許善心、牛弘皆有《奉和冬至乾陽殿受朝應詔詩》;從諸葛穎、虞世南、蔡允恭、弘執(zhí)恭均有同題的《奉和出潁至淮應令詩》,可知這也是一次規(guī)模較大的活動。從這些活動的參與者來看,大部分為江南文士,然亦有些活動是將江南文士、山東文士和關隴文士都囊括在內,這說明了煬帝對三地文士及文學的重視。煬帝的出發(fā)點雖在于附庸風雅和以詩娛樂,但也體現了其在審美趣味和文學思想方面兼容南北的傾向,為南北詩風的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p>
■
① 杜曉勤:《地域文化的整合和盛唐詩歌的藝術精神》,《文學評論》1999年第4期。
② (宋)李■等:《太平御覽》,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2710—2711頁。
③④⑤⑥⑧?輥?輯?訛?輥?輰?訛?輥?輱?訛?輥?輲?訛?輥?輳?訛 [唐]魏征等:《隋書》,中華書局1973年版,第1739頁,第1742頁,第1423—1424頁,第1742頁,第1717頁,第1758頁,第1747—1748頁,第1494頁,第1496頁,第1309頁。
⑦ 楊金梅:《隋代詩歌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80頁。
⑨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頁。
⑩ 孫大莉:《隋煬帝誅殺薛道衡、王胄原因探析——〈隋唐嘉話〉箋證二則》,《古典文獻研究》第十二輯。
參考文獻:
[1] (唐)魏征等撰.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2] (唐)令狐德■等撰.周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1.
[3] (北宋)李■等撰.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1995.
[4] 逯欽立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M].北京:中華書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