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杰
一本《30歲前別結婚》讓陳愉成為華人女性的新偶像。
陳愉31歲擔任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市副市長,負責該市的教育和人力資源發(fā)展;曾任全球頂尖獵頭公司海德思哲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美國美華精英人顧問公司創(chuàng)始人……即便拋開年齡和性別等一切因素,這份簡歷也足以令人昂首挺胸。當然,這對于陳愉而言,她并不認為如果給這份簡歷標注上一個女性的性別,會值得更多的人投來贊嘆的目光。因為,她堅信,男女的平等是來自各個方面的:堅持,努力……成功沒有性別之分!
30歲前別結婚
已過不惑之年的陳愉在很多人眼中幸福得太過耀眼——夢寐以求的事業(yè)、體貼的丈夫、可愛的孩子……別人還在苦心經營的東西,她都已經牢牢攥在手中。對于自己擁有的這一切,陳愉的解釋是:“我是38歲結的婚。我之所以能夠擁有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p>
《30歲前別結婚》,是陳愉寫給中國女性的一本高效規(guī)劃。
在中國的情感、婚姻關系中,“剩女”、“80后離婚率”是屢屢被提及的“中國式問題”。陳愉發(fā)現,在自己曾經供職的高端獵頭公司中就有很多年輕的女性,盡管她們擁有十分優(yōu)秀的潛質,但因為受到中國傳統(tǒng)婚姻觀念的影響,缺乏自信,總是等待別人為自己作選擇,而這一點也成為她們獲取職業(yè)突破性進展的障礙。在陳愉看來,中國女性“如果沒有及時結婚就淪為‘剩女”的觀念十分可怕。中國傳統(tǒng)婚姻觀念提倡的“30歲前結婚”對于女性而言不僅毫無意義,而且還會引發(fā)諸多社會問題——很多事業(yè)心很強的女性因為沒有及時結婚,遭到周圍人的指責和懷疑,帶來了沉重的生活壓力,對工作也產生了不良的影響;一些沒有做好結婚準備的女性,因為不想成為“剩女”,草率地將自己丟進婚姻的圍城中,結果遭遇觸礁的婚姻,不僅對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不利,反而成了工作的“絆腳石”。
我行你也行
1969年,陳愉出生在美國東海岸一個距離華盛頓不遠的地方。作為移民二代,陳愉年幼時父母的收入微薄,為了能夠讓她和弟弟在一個好的學區(qū)上學,父母省吃儉用買了那里的房子。這就意味著,陳愉和弟弟成了一個幾乎全是白人學校里的窮孩子。因為不會說英語,陳愉曾經與患有唐氏綜合征的孩子們在一起上課,甚至還被學校里頑皮的白人小孩追在后面喊:“中國佬兒,滾回中國去!”這些經歷讓陳愉變得更加沉默寡言。她甚至會偷偷地想,如果自己是個白人,那就會是漂亮的、富有的,或者——至少自己是個正常人。
在杜克大學就學的時候,陳愉獲得了一個十分難得的實習機會,成為知名華人女性靳羽西的實習生。短短幾個星期的實習期,給陳愉帶來的最大收獲是,華裔女性也可以如此優(yōu)秀和成功。這與陳愉以前認識的中國傳統(tǒng)女性不同,靳羽西從來沒有給自己那么多的限制。
受到啟發(fā)的陳愉在21歲大學畢業(yè)時,作出了人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決定:走出“與世隔絕”的美國華人社區(qū),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深造,接觸外面的世界。
位于美國西海岸的加州第一大城市洛杉磯,包容、開放且充滿熱情,這個“尋夢人的圣地”流行的口號是“我行你也行”。這座繁華與包容并存的城市給了陳愉深深的震撼。站在洛杉磯街角的21歲的她根本無法想象,十年之后,自己會成為這座城市的副市長。當時的她,來到洛杉磯的第一個夢想是成為一名成功的房地產開發(fā)商。她想要為城市里的人們建造既能工作又能愉悅生活的新型環(huán)保社區(qū)。
毋庸置疑,洛杉磯的深造帶給陳愉的,絕不僅僅是簡歷上增加的一個簡單的讀書經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院長普雷格對女性社團的演講,給了陳愉至關重要的影響。普雷格在演講中表示,為什么只有少數優(yōu)秀的女性才能成功?要知道,大多數普通男性通過自身努力往往也會獲得成功,因此普通的女性也應該盡力追求成功,這才是女性真正的勝利。
求學的那段時間,陳愉結交了很多良師益友。在完成學業(yè)的同時,她開始了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她的目標是當地最富創(chuàng)新精神資金實力最為雄厚的Maguire Thomas Partners公司??梢韵胂?,入職門檻本來就很高的這家地產公司對于陳愉這樣的華裔女性,更是難上加難。為了能夠進入自己夢想的公司,陳愉做足了功課。她發(fā)現,這家公司的兩位高級合伙人都是南加州大學建筑行業(yè)協(xié)會董事會的董事,而這個協(xié)會是南加州大學建筑學院的慈善募捐機構。顯然,當時的陳愉并沒有多余的錢來做慈善,她能用來捐獻的只有自己的時間。為此,陳愉拿出數月的時間義務在這家慈善機構工作,并在之后兩年的時間里作為志愿者參加機構的運營。兩年后,陳愉被正式命為這家慈善機構的董事會成員,并由此獲得了自己第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Maguire里的一個項目助理。
最初的夢想已經實現了。只有陳愉知道,這段逐夢的過程充滿了艱辛。在洛杉磯那個狹小的公寓里,泡面是她經常拿來充饑的食物。
進入Maguire后,陳愉很快就意識到,房地產開發(fā)是一個十分賺錢的行業(yè)。幾年后,這個行業(yè)為陳愉帶來了不菲的收入。“我的老板告訴我:‘作為開發(fā)商,你得學會喝scotch(蘇格蘭威士忌)。于是我學會了昂貴的蘇格蘭威士忌的喝法——十六年的萊根法爾林,加一點點水,不加冰?!?/p>
因為在房地產行業(yè)中的出色表現,并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了城市規(guī)劃,又對本地政策十分熟悉,陳愉被當時的洛杉磯市長任命為由7人組成的住房專家委員會成員之一,負責監(jiān)督和清查這個城市大量的保障性住房情況。
作為一個來洛杉磯尋夢的華裔女性,陳愉第一次擁有了對這座城市的影響力。
31歲,陳愉被任命為洛杉磯市副市長,負責經濟和生產力發(fā)展。自此,她成為這座城市歷史上最年輕的華裔女市長。
剛剛接任副市長工作的陳愉開展了一項關于成年人教育水平的調查,調查的結果引起了社會的震驚。調查結果顯示:處于勞動年齡的成年人中,有高達53%的人甚至沒有掌握用英語識別路標的能力。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剛到美國尋夢的發(fā)展中國家的新移民。因為語言不通,他們甚至都不敢輕易地出門。這使陳愉聯想到了曾經因為英語水平不好而沉默寡言的幼年時期的自己。因此,她向政府提出,為解決新移民的再次教育問題提供資助。之所以如此熱衷教育事業(yè),是因為陳愉很清楚,幫助人們獲得語言的讀寫能力,不僅僅意味著幫助他們獲得生活上經濟來源的保障,更是給予他們一把打開自己人性枷鎖的鑰匙。
正是在這種強烈意愿的推動下,由陳愉創(chuàng)立的提高讀寫能力和上大學的課程計劃得以在全加州復制,有超過10萬戶家庭因此受益。陳愉的大學入學計劃被阿諾德·施瓦辛格簽署為法律。
離開公共服務領域后,陳愉先是供職于國際獵頭公司海德思哲。2007年,她于洛杉磯成立了自己的獵頭公司,工作重點是幫助全球企業(yè)進軍中國,以及中國企業(yè)進軍美國。
陳愉說,她是一個有夢想的人,她的夢想一直都在幫助周圍的人發(fā)現他們的夢想?!懊恳淮?,當我為這個世界做了一些事情,我得到的遠遠超出我所付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