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英 劉昭亞
[摘 要]隨著當今社會政治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國際化作為高等教育的核心之一得以日益凸顯。厘清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內涵與動因,明了其在中國現(xiàn)階段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zhàn),才能合理地對其在中國進行引導與規(guī)劃,拋棄盲目套用西方固有僵化的模式,推動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等教育 國際化 本土特色 困惑與出路
[中圖分類號] G648.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07-0018-02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20世紀80年代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現(xiàn)代高等教育發(fā)展三個核心之一。作為高等教育客觀存在的發(fā)展趨勢之一,國際化這些年也受到了我國政府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視?,F(xiàn)代教育本來就是一種國際現(xiàn)象,中世紀歐洲的大學是沒有國界的,中國現(xiàn)代教育制度也源于西方。教育的規(guī)律性使得各國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敖逃挥袌猿謹U大開放,加深國際化程度,才能更好地吸收世界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充實和豐富我國的教育。”[1]
一、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困惑
(一)教育國際化定位不清導致的模板效應
面對來勢兇猛的國際化潮流,置身于民族國家中的高等教育是否應舍棄自身的特色,主動迎合國際通行的標準呢?著名高等教育家簡·奈特認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國家在尊重自己個性的基礎上,應對全球化沖擊的一種方式”。國際化是“將國際、跨文化、全球的維度融入高等院校的教學、科研和服務職能中的過程”。[2]
我們在對大學理念的“移花接木”的過程中,普遍存在“雙重缺失”。一方面中國傳統(tǒng)的“經世致用”思想使得中國學子不太重視知識本身的價值,而違背了大學精神;另一方面,我們在引進的過程中,罔顧我國的教育實際,僵化地套用別國的教育模板,教育效果堪憂。例如新中國成立后,在轟轟烈烈的“院系調整”中,我國很多大學專業(yè)的設置、課程內容等都以蘇聯(lián)為模板,時至今日,“人們仍可感到當時的院系調整怎樣使許多大學失去了由歷史積淀而來的體現(xiàn)于課程設置中的精神氣質”。[3]改革開放后,“中國大學在仿效美國現(xiàn)代大學理念時,往往急功近利,只取美國大學的實用主義之表,而棄美國大學理念之根”。[4]
(二)中國文化的逐漸式微與西方文化的過度尊崇
“教育國際化給大學帶來了很多好處,但這個過程也隨之帶來了與大學原有的文化和傳統(tǒng)不合的價值觀念和風格。如何充分利用全球化帶來的益處,同時保證大學作為社會價值和文化傳統(tǒng)的守望者的地位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4]挑戰(zhàn)來自兩方面:一是在引進先進的理念和技術的同時如何創(chuàng)新,甚至是超越,二是如何應對西方文化滲透。
由于我國高等教育水平落后于歐美發(fā)達國家,導致我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和相關工作者常常妄自菲薄,對自己評價過低,往往舍本求末,一味盲目地向西方學習,要知道,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目的不是實現(xiàn)“美國化”、“日本化”和“歐洲化”,既不能全盤照搬,更不能淪為他國教育的翻版甚至附庸。
我們在抵制文化滲透的同時,又不能因為這個原因而將優(yōu)秀的大學理念和實踐經驗拒之門外。我國的大學如何能在與國際合作伙伴加強合作的同時,確保中國獨特的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得到有效的保護,甚至進一步向西方自我推介、展示和弘揚我國的民族文化和優(yōu)秀的教育理念?如何打造與我國經濟實力相當的文化軟實力?這些對于任何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民族國家都是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的。
二、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出路
(一)厘清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此者與彼者接觸融合的過程,法國解構主義者德里達將此稱為“延異”,即打破此者與彼者之間的界限,使此者延伸到彼者和彼者延伸到此者。言下之意,亦即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國與國之間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實踐中存在的一種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關系,并通過自身的表述與行為來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過程。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大學聯(lián)合會IAU(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綜合各種因素對其定義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把跨國界和跨文化的觀點和氛圍與大學的教學工作、科研工作和社會服務等主要功能相結合的過程,而且是包羅萬象的變換過程,既有學校的內部變化,又有學校的外部變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還有學校自身的政策導向?!?/p>
對于我國而言,教育國際化的培養(yǎng)目標就是努力培養(yǎng)適應經濟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國際觀念和意識、理解各國文化傳統(tǒng)、通曉國際貿易、適應國內外工作和環(huán)境、促進整個人類和平與健康發(fā)展的“國際人”。
(二)建構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國際化
中國的先哲孔子曾經說過,“君子和而不同”?!叭祟愇拿鞯姆睒s依賴文化的多樣性。雖然文化與傳統(tǒng)的差別可以成為爭論與沖突的來源,但它們也促進我們共同學習和發(fā)現(xiàn)?!盵5]中國高等教育的出路應該是在深入推動國際化的過程中,吸收世界教育的先進理念和方法,使它們與中國教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相結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和模式。
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的方式,文化最大的特性就是民族性,民族國家依然是高等教育的主要提供者。如果文化失去了民族性,這個民族的文化就不復存在,這個民族也就不復存在。高等教育具有“準公共產品”的屬性,不能完全依據市場法則運作。即使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都必須考慮民族利益,并以不同的方式實施國家管制,這是由高等教育的本性決定的。“不管在何種壓力下,國家高等教育系統(tǒng)對外國競爭者(主要是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開放,都必須置于商定的標準和規(guī)則系統(tǒng)之中。除非國際社會就標準達成一致,強力的國家規(guī)范在任何時候都是必須的,而非推崇伯恩斯坦等人宣揚的自由化?!眳强祵幗淌谡f過:“‘有意義的教育思想必須基于實踐,對中國教育真正具有引導力的思想最終只能形成于本土境脈與本土實踐之中”,他認為教育思想的“尋找”過程不是被動的思想服從過程,而是“以‘尋找者自身的已有思想需要與思想前見為參照標準的思想選擇過程和思想建構過程”。高等教育作為一種跨文化的教育實踐活動,應該是以特定的民族文化為依托,借鑒外界優(yōu)秀的教育理論與實踐,綜合培養(yǎng)“國際人”。一味的驅同與接軌不可能在國際競爭中取勝,我們在鼓勵外語學習的同時,也要注意弘揚本國的語言與文化。例如法國在20世紀90年代積極參與與推進歐盟“林瓜項目(LINGUA)”時,除了要求學生掌握一門通用的外語,開展外語授課、外語實習和語言培訓等活動外,同時也不放松對法國文化和法國語言的宣傳和推廣。
(三)促進雙向交流機制的形成,弘揚我國的語言與文化
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過程可以視為高等教育理念和實踐的輸出融合與輸入融合的有機結合。一方面,我國的高等教育不應排斥引進西方先進優(yōu)秀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實踐,在深度國際合作的過程中,不斷介入和融合;另一方面,在教育的國際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強的今日,我們同樣要積極主動地輸出我國的優(yōu)勢高等教育理念與資源,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擴大國際影響力,積極參與到教育國際化的潮流中去。而對師資、教材、教學方法、評價體系等的引進,一定不能盲目照搬,必須結合國情、教學現(xiàn)狀、學生特點等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目的性地加以調整和改造。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到國外去辦學。《教育規(guī)劃綱要》中提出:“推動我國高水平教育機構海外辦學”,“支持國際漢語教育”,“加大教育國際援助力度,為發(fā)展中國家培養(yǎng)、培訓專門人才”。
總之,高等教育過程很復雜,只有善于將借鑒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既具有國際視野又堅持自己特色的大學才可能開枝散葉,屹立于世界強校之林,也只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符合中國國情的大學體系才能使中國的高等教育在可持續(xù)道路上越走越遠。
[ 參 考 文 獻 ]
[1] 顧明遠.教育的國際化與本土化[J].世界教育信息,2011,(4):22.
[2] Knight Jane.International Remodeled:Definition,approached,and Rationales [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4,(1):5-31.
[3] [美]許美德,許潔英譯.中國大學1895-1995:一個文化沖突的世紀[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109.
[4] 孟照海.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動因及其反思[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09,(7):18-19.
[5] 顧秉林.本地化與國際化并進——挑戰(zhàn)與應對[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1,(6):17-18.
[6] 李立景.民族性·區(qū)域性·國際性——民族院校法律碩士培養(yǎng)三位一體模式創(chuàng)新初探[J].大學教育,2012,(6):5.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