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劍
上次臺灣朋友來玩,帶的是一些手工制作的名片夾,小巧,印花布上的圖案有些喜慶。據(jù)說這樣的手工藝品在臺灣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很多地方都開發(fā)有自己的創(chuàng)意產(chǎn)品。日本人制作的手工藝品,正像是一件件逸品,透著無限的趣味。
有時閑逛古鎮(zhèn)或街巷,總以為像非遺(簡單看應歸為手作之一種)這類玩意兒,應該是隨處可見。但走過了很多地方,要說遇見喜歡的手工藝品,還真是不多見(恕我見識少了點),大多是身在危機中的手工藝,看不到更多的生命力。這樣說,是因為曾跟著去踏訪過幾回非遺,了解民間手工藝的動態(tài),傳統(tǒng)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意識也沒有加入產(chǎn)品中來。因此,生產(chǎn)出來的手工藝品并非是想象的那般美好。
我猜,這跟手工藝作為一種吃飯的活計,并沒有上升到生活美學的緣故,或者說,在手工藝人看來,并沒在制作手工藝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情感,而使其淪為普通的商品。再者,手工制作的成本遠比機器制作的要高,所以,這也是手工藝品讓人不太感冒的原因之一吧。
有一回,我跟設計師鐘衛(wèi)東閑聊,就扯到手作上來,我有一個疑問:為什么我們的手工藝不能更實用一些,是缺乏創(chuàng)意嗎?似乎不完全是。手工藝流傳到今天,大都有漫長的歷史,但其生產(chǎn)方式和創(chuàng)意,卻似乎顯得更像“古物”才是好的。豈知,手工藝的制作包含的內(nèi)容是千變?nèi)f化,簡單來說,既符合當下的審美趣味,又有歷史的傳承。他說,設計師在手工藝的制作中的作用,還并沒有得到更多的重視,“這手藝我們都做了好幾輩子人,干嘛加進來一些古怪的東西”,這樣的識見或許在某種程度上阻滯了手工藝的發(fā)展方向。
好在這幾年的非遺話題很熱,媒體也有所關注,但這終究抵擋不了手工藝品的逐漸消逝。想來真是不可理解,原本那么美好的生活用品,卻因為我們的忽略而式微。我看日本人的對手作的重視程度,簡直是可以看作國粹的,不斷有人記錄、整理,將它的整個歷史梳理一下。不僅如此,在嚴肅對待手作的同時,還有一種使命感:“努力讓它流傳下去,這才對得起祖先?!?/p>
今天的許多非遺產(chǎn)品看上去就像是生活的必需品,它們的存在是生活的延續(xù),那是生活美學的一部分(經(jīng)驗的累積),即便是一件普通的耕作工具,在山地和平原的模樣會有所差異。這一種在地感,才是手作的價值所在。適宜、實用或許正是手作得以延續(xù)的可能,假若只是一種觀賞品,放在書房里,或博古架上,那就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吧。
時下的非遺要想發(fā)展得更好一點,唯有更新其理念,在傳統(tǒng)手工藝的基礎上,加入現(xiàn)代的內(nèi)涵,如此使之更跟這個時代契合,而非僅僅是一種生活的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