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昌芹
兒子佳佳3歲上小班,每當老師在我面前夸孩子聰明活潑時,我的心里暖意融融的。面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我總不忍心硬逼其習字學畫,或者學英語武術什么的,但從兒子四歲開始,我便發(fā)現他對繪畫情有獨鐘。他常常攻占我的書桌,埋頭畫那些我也不知為何物的東西。兒子卻理直氣壯:“告訴你,這是畫的汽車,還有手槍?!睘椴淮靷浞e極性,我連聲稱:“好!真象,再畫飛機怎樣?”
于是,佳佳從畫汽車入門,公共汽車、救護車、自行車、摩托車,五花八門,越畫越像那么回事。我意識到一個萌芽出現了,該給它的是一點陽光雨露。當我買回來水彩筆、蠟筆、油畫棒時,佳佳眼睛一亮,驚喜于畫畫還有這么好的工具。幾天之內,即奮筆疾畫,在一大疊白紙上涂滿了五顏六色的東西。
那天我下班回家,猛見墻上歪歪扭扭抹著山、河、樹、太陽什么的,顯然是兒子的“杰作”。妻子心疼好端端的墻壁遭到無情破壞。我卻并未責怪兒子,在表揚其大膽舉動的前提下申明,墻上是不該亂畫的,要畫應該畫在紙上然后再貼到墻上去。兒子帶著幾分驚恐點了點頭:“嗯!”
我還未給他貼,佳佳已先行其事,用透明膠帶紙自己一張張貼滿了墻面的下半部。題材也日益拓展,有飛機、坦克,有小雞、小狗,還有臉上搽兩抹紅暈的小女孩。他還不滿足,又要我?guī)退麑⒘硪徊糠之嬞N到墻的上半部他夠不著的地方。從此,我家里有了一面“兒童畫墻”,弄得每位客人進入客廳,首先要參觀一番“畫展”。
我知道繪畫要從素描之類的基本功開始,但在孩子鴻蒙未開時,根據其興趣發(fā)展,尊重其率真和本能,似乎更合理些。
為了起一點推波助瀾的作用,我買回幾本《兒童畫》、《兒童簡筆畫》之類的書,正中佳佳下懷,他有時依葫蘆畫瓢,有時還來點即興發(fā)揮。
不知不覺,兒子漸大,天然成趣的畫也記錄了他成長的痕跡。他開始不大喜歡臨摹,而更喜歡憑想像“創(chuàng)作”。畫爸爸在看書,畫媽媽在洗衣服,有時還有“情節(jié)”,比如,媽媽炒菜時張著嘴在喊:“給我拿只碗來!”邊上便有一個小孩拿著碗奔過去,這個小孩就是他自己。不過,這種“情節(jié)”從畫面上無法看出,佳佳必得先作一番解釋,使我們更覺滑稽可笑。他還畫了媽媽打他時的情景,畫了幼兒園春游時看到的田園風光。有一幅是畫他的夢,夢中他飛上了月亮,月亮上還棲著一只小鳥?;蛟S他的想象是荒唐的,但沒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一個人也就不會有活力。
我們用一只只文件夾把兒子的“大作”收藏起來,訂成一本本冊頁,佳佳自己在封面上寫上四個字:“佳佳的畫”,如今已有好幾本了。
也許將來佳佳不一定成為畫家,當然我也沒有這種期望。我們所做的,只是為兒子的童年創(chuàng)造一點色彩。若干年以后,無論他從事什么職業(yè),當他翻開這些畫冊,每根線條、每塊色彩,都是他的夢幻與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