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閩秋
新課程改革倡導品德課堂回歸學生的生活,為學生過快樂、積極、有意義的生活奠定基礎。一堂成功的品德課,應該是讓學生沐浴陽光的美麗寬廣的心靈牧場。因此,營造積極的心理場,溝通學生的心靈應該是品德課的首要追求。營造品德課堂積極的心理場,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和發(fā)展?jié)撃?,有利于學生消除緊張、畏難的心理,從而自主參與課堂,形成積極正向的價值觀。
一、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需要營造一種愉快和諧的氛圍,引領學生品味學習中的快樂元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師仁則生愛,生優(yōu)則師樂。教師和學生相互理解和信任,才能分享彼此的快樂。課堂上,如果教師總是能在學生快樂的時候,跟他們一起歡笑;在學生進步的時候,送上一句贊美;在學生困惑時,為他指明方向;在學生沮喪時,帶來溫馨安慰,就能譜寫出溫馨和美的課堂交響曲。
如在《鄉(xiāng)音鄉(xiāng)情》(北師大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一課時的教學當中,課前學情調查得知,該班學生分兩類,一部分是廣州本地人,另一部分雖然從小在廣州長大,但由于父母是外地人,對廣州的文化知之甚少。為此,這節(jié)課整合不同類型的學生資源,以感受粵語和粵劇為主要內容,目的是加深學生對廣州語言文化的認識。課堂由三個環(huán)節(jié)組成:賞童謠《月光光》、猜字游戲大比拼、粵劇知多少。
課堂伊始,我先播放粵語童謠《月光光》,學生邊學邊跟著打節(jié)拍。然后用粵語跟大家打招呼,學生也很開心地用粵語回應。接著跟大家交流剛播放的童謠的內容,激起學生對自己居住地語言文化的學習興趣。猜字游戲環(huán)節(jié),我出示一些粵語中難懂的詞語,請大家猜意思。有些晦澀難聽的詞語學生怎么也猜不出來,當答案公布后,同學們開懷大笑。還有學生自告奮勇,要求出題,結果把很多同學難倒了。最后,請大家欣賞粵劇的片段,了解粵劇的歷史知識,感受粵劇的魅力。有兩個學生因從小受家人影響,還現(xiàn)場哼唱了兩句。課堂上,師生之間的默契互動,把學生參與的熱情、表達的渴望、分享的意愿調動得恰到好處。學生感知與悟理交融,親情與愛心流瀉,加上教師適時設問、引導、感化,課堂上一會兒溫馨融融、一會兒波推浪涌,學生始終活躍在有思、有動、有得、有樂的互動情景中。這樣的課堂毋須多言,因為享受與悅納已寫在學生的臉上。
二、正向的價值引導
在品德課上,由于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負面因素的影響,學生對教學的內容失去信心乃至產生反感。教師應該抓住重要的教育契機,創(chuàng)造民主寬松的環(huán)境,以靈活有效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充分表達,自主交流、積極思考,形成積極正向的價值觀念,養(yǎng)成健康陽光的心態(tài)。
如在教學《品格的試金石》(六年級上冊)一課,當學生正在分享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的感受時,忽然教室傳出一個意想不到的聲音:“誠實要吃虧的!”我略一沉吟,問:“你為什么會這樣想呢?”他猶豫了一下,大膽地說:“有一次,在公交車上,我看見有個人在偷東西。有個小妹妹喊:‘有人偷東西。結果,小偷回頭罵她,還把她打哭了。我也不敢出聲,要是我說了,挨打的人就是我了?!?/p>
話音剛落,另一個學生也站起來說:“爸爸經常告訴我誠實要吃虧。有一次跟爸爸回老家,售票員讓爸爸給我買全票,但是爸爸大聲說我還沒到1米4。其實,我已經1米42了。爸爸說要是老老實實的,就要多花200塊錢呢?!币幌伦樱瑢W生在座位上爭辯起來,課堂頓時熱鬧起來。
我止住大家的爭論,說:“看來大家對這個問題各有各的看法,不如我們開個辯論會吧!辯論的主題就是‘誠實到底會不會吃虧。支持‘誠實會吃虧觀點的同學請站在講臺的左邊,反對的同學站在右邊。如果你們改變主意,可以自由調換位置?!睂W生很快就分成了兩組,開始討論。在激烈的辯論中,學生逐漸明白了:誠實是做人的底線要求,只有誠實做人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只有人人做到誠實守信,人與人之間才能和諧相處,人們的生活才會美好。
案例中,“老實吃虧”這個異樣的聲音恰好反映了學生心底的困惑,教師尊重每個學生,學生才能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下直言不諱,自由暢談。學生之間自主辯論,又能促使他們以積極、正面的心態(tài)去釋疑解惑,撥開心中埋藏已久的迷霧,由此所獲得的感受與認知也是由內而發(fā)的。
三、有效的成功體驗
實踐活動是品德課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形成積極心理的重要途徑。在實踐體驗中,學生的每一份付出與嘗試都獲得了體驗成功的機會。小組內的分工與協(xié)作,實事求是的調查與研究,集思廣益的創(chuàng)意與設想等,這些無不有益于他們提升自我成就感。而學生的自我發(fā)現(xiàn)、教師的肯定表揚、同學們的欣賞等,又成為相輔相成的催化劑。因此,在實踐活動中,教師需要給每個學生積極表現(xiàn)的機會,讓每個人都能自主參與,有機會體會成功的愉悅。
在《生活中的垃圾》一課(六年級下冊),我在上課前兩周布置了這樣的一個課前調查活動。全班分成六組,各選A\B任務中的一個。任務A:記錄家里一周所產生的垃圾情況,任務B:調查學校一周所產生的垃圾情況。還請學生課前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收集有關垃圾危害、種類以及分類的知識。課堂開始請學生結合調查的結果,分組討論以下問題:垃圾的數(shù)量、垃圾的種類、垃圾的危害、垃圾分類的辦法。分組討論結束之后,各小組總結,達成基本共識。接著安排了一個策劃活動:根據(jù)身邊生活環(huán)境的垃圾處理情況,請大家出謀劃策,為學校、社區(qū)的環(huán)境保護做點什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活動方案,有的制作社區(qū)垃圾分類的宣傳畫報;有的編寫垃圾分類手冊;有的做環(huán)保宣傳海報;有的設計有害垃圾的專門收集箱。學生親身參與到環(huán)?;顒又?,既發(fā)揮了自主性,為美化生活出了一份力,又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主人翁的意識在不知不覺中增強。
品德課,如果只有教師一廂情愿的美好期待,學生心里將泛不起半點快樂的漣漪。課堂上的知識是否吸引學生,撥動的情感能否打動學生,倡導的信念能否提升學生,都將影響學生的課堂感受與收獲。積極心理場的建構離不開學生積極的感知、體悟與習得,更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尊重與信任。
(作者單位:廣州市荔灣區(qū)文昌小學廣東廣州 510120)
責任編輯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