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書
摘要:本文從金融角度對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和論述,具體內容包括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中國經濟增長的短期前景和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三個方面。
關鍵詞:中國;經濟;發(fā)展進程;短期前景;長期趨勢
一、中國經濟發(fā)展的現(xiàn)代化進程
中國從1980年前后進入經濟起飛階段,顯現(xiàn)出現(xiàn)代化追趕效應或追趕模式的明顯特征。中國經濟長期發(fā)展歷史過程可以總結為如下特點:第一,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歷史軌跡經歷了“先下降后上升”的過程,中國國力經歷了從強到弱又由弱到強的歷史過程。第二,中國人均GDP水平與世界人均水平的相對差距是先拉大而后迅速縮小。第三,在世界性現(xiàn)代化進程中,中國長期閉關鎖國,直到1978年以后才日益開放,加快了與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過程。第四,中國迅速縮小與發(fā)達國家人文指標的相對差距。第五,改革以來,中國各類生產要素增長及其配置市場化程度增強有助于加速中國的快速增長。
二、中國經濟增長的短期前景
1、亞洲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對中國發(fā)展的影響
由于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fā)展,各國在貿易、直接投資、金融等方面的經濟相互依賴關系深化,以及信息通訊技術的進步,導致一個國家產生的危機會改變本地區(qū)其他國家的宏觀經濟條件,特別是通過貨幣危機傳導;一個國家的經濟蕭條會減少其他國家的出口需求;一個國家的幣值貶值會增加其他國家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亞洲金融危機從經濟增長、國際貿易、金融交易、債權債務關系和國際市場價格波動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影響,同時也對中國產生愈來愈大的負面影響。亞洲金融危機深化不僅使世界經濟增長率減速,而且使國際市場各類非能源產品、能源產品價格大幅度下跌。
從今后來看,亞洲金融危機以及其他地區(qū)的經濟危機作為外部沖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越來越深刻,我們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必須考慮到這些不容忽視的潛在或顯性因素,做出現(xiàn)最壞情形的打算為好。
2、國內形勢面臨的挑戰(zhàn)
從1993年以來中國政府實行適度從緊的宏觀經濟政策,有效的控制高通脹率,由1994年21.4%的高通脹率下降為1997年的0.8%,接近零通脹率,首次成功實現(xiàn)了宏觀經濟“軟著陸”,但由于受到亞洲金融危機影響以及各種長期積累矛盾的作用,從1997年以來,國內經濟形勢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
第一,經濟增長率不斷下滑,已低于潛在產出水平。第二,中國制造業(yè)生產能力過剩、商品市場供過于求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改革以來中國工業(yè)生產能力空前提高。第三,通貨緊縮越來越明顯,嚴重打擊了生產者的積極性。第四,城鎮(zhèn)失業(yè)人口急劇增加,創(chuàng)建國以來最高記錄。第五,國有企業(yè)改革越來越困難,虧損額愈來愈大,利潤額愈來愈高少,并出現(xiàn)了巨額凈虧損。國有企業(yè)乃至整個國有經濟既不適應國內市場競爭,也不適應國際競爭,這是多年積累的深層資機制性矛盾,并已成為中國經濟改革的中心問題。
三、中國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
中國走向21世紀的過程,就是從世界經濟大國走向世界經濟強國的過程。今后中國還會加快縮小與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差距,迅速趕上,并在本世紀初期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專業(yè)人士對中國經濟長期發(fā)展趨勢進行了如下預測和估計。
1995年中科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預測,2000-2010年期間中國GDP年平均增長率為8.0-8.7%;2010-2020年期間為7.0-7.8%。 按底線方案預測, 1994-2015年中國人均GDP平均年增長率為7.6%,預計到2015年左右,中國GDP總量將超過美國,但是人均GDP僅相當于美國人均水平的1/4。按上限方案預測, 1994-2015年期間中國人均GDP平均增長率為8.1%,中國將于2010年左右GDP總量超過美國,中國人均GDP水平相當于美國的1/4。
1996年美國蘭德公司對中國1994-2015年的長期趨勢作了預測。他們預測到2006年中國的GDP總量將超過美國,到2010年相當于美國GDP總量的110%,到2015年相當于美國GDP總量的127%,到2010年中國人均GDP相當于美國人均水平的25.6%,到2015年上升為28.9%。
1997年亞洲開發(fā)銀行發(fā)表的《崛起的亞洲》報告對中國經濟發(fā)展趨勢作了三種可能的估計:一是樂觀方案,中國將繼續(xù)進行經濟改革,生產力和資本形成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長速度,1995-2025年期間,中國人均GDP增長率為6.6%;二是悲觀方案,中國未進行必要的改革,行業(yè)瓶頸將制約整個經濟增長,1995-2025年期間中國人均GDP增長率為4.4%;三是基本方案,假設中國仍保持1995年自然和政治條件不變,1995-2025年期間中國人均GDP增長率6.05%,大大高于東亞地區(qū)人均GDP增長率(2.8%),略高于東南亞地區(qū)人均GDP增長率(為4.5%)。在這一持續(xù)性高速增長過程中,中國人均GDP相對于美國人均GDP水平迅速縮小,由1965年的3.2%,提高到1995年的10.8%,到2025年又上升為38.2%。
1998年麥迪遜對中國的未來作出了自認為相當保守的估計。他基本假設條件如下:第一,勞動投入增長相對緩慢,勞動年齡人口的比例有所下降,婦女的勞動參與率也有所下降;第二,教育水平增長速度有所放慢;第三,人均資本存量增長速度不會超過5%;第四,全要素生產率增長速度也會有所放慢。在上述假設情況下,他預測1995-2010年期間中國的GDP年平均增長率由1978-1995年期間的7.5%下降為5.5%,人均GDP增長率大約由6.04%下降為4.5%。既使在這種假設條件下預測,按PPP法計算,到2015年中國的GDP總量將會超過美國,約占世界GDP總量的17%,比1995年提高了近6個百分點;由于中國總人口規(guī)模大,那時人均GDP的水平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中國的人均GDP僅相當于美國人均水平的1/5,屬于中等收入國家,由于中國經濟總量大,將在世界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無論那一種長期預測都表明,如果中國不出現(xiàn)社會動亂、國家分裂和重大經濟決策失誤,在下世紀初期的10-20年間中國GDP總量將超過美國應當是可預期的發(fā)展結果。這表明,中國作為一個后起的工業(yè)化國家僅經歷了20年的改革開放,就大大縮小了與美國經濟總量和人均GDP水平的相對差距。如果我們再能夠保持這樣的增長趨勢的話,20年后中國GDP總量將達到美國經濟總量的水平,中國的貿易總量將略低于美國貿易總量,中國的迅速崛起和空前發(fā)展將成為跨世紀的世界性重大事件,并將對世界的發(fā)展與和平做出積極的貢獻。(作者單位 :錦西石化分公司)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機遇與挑戰(zhàn):中國走向21世紀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和基本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2]《國際先驅論壇報》,1999年1月30日。
[3]《中國經濟時報》,1999年2月4日。
[4]《經濟參考報》,1999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