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菲菲
作為國際上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之一,中投公司董事長簡直就是中國近4萬億外匯儲備操盤手的代名詞,這個令無數(shù)人艷羨的職位卻在2013年3月16日中投董事長樓繼偉出任財政部部長后“后繼無人”。
2013年5月27日,中投在其官網上公布,國務院于2013年5月17日決定由曾任華融副總裁、工行副行長的李曉鵬任中投監(jiān)事長一職,但中投董事長的職位依然空缺。
“此前已有兩名頂級候選人拒絕接手,因為他們害怕該職位是一只有毒的圣杯?!痹谟襟w《金融時報》的報道中,新候選人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以及央行副行長易綱都拒絕了這一職位。
極具權勢與市場影響力的金融機構成為燙手山芋,固然有業(yè)績壓力,但這亦是中投公司處境尷尬的部分投射。
難逃行政色彩
作為一家政企分開的公司,中投公司自2007年9月29日成立起就定性為自主經營、商業(yè)化運作模式的公司。該公司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從事外匯資金投資管理業(yè)務的國有獨資公司,注冊資本金為2000億美元。業(yè)務以境外金融組合產品的投資為主,并在可接受的風險范圍內,爭取長期投資收益最大化。
盡管設立的初衷是市場化運作、政企分開,但中投依然同所有的官辦市場化公司一樣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
在高管構成上,根據(jù)公開報道,中投董事長為正部級干部,除了極少數(shù)市場化人士之外,其他高管大都來自中央機構的高層或者國有銀行的高管,5名非執(zhí)行董事分別來自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2名獨立董事也是財政部和發(fā)改委已經退休的高官。
這種行政化的色彩背景就為高薪吸引人才帶來了障礙——眾所周知,高管既是政府官員,其薪水只能按照行政級別來劃分,很難開出高額薪水。同時,對于中投公司而言,人才選拔的標準并不以其投資水平高低而論,從體制內出來的干部似乎更受青睞。
不虧本?每天要賺3億!
2007年中投公司成立之時,曾引起極大轟動,該公司的宗旨是為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謀取更高的回報。外國政府與企業(yè)一直以來對中投大獻殷勤,中投的投資項目已覆蓋全球,從巴西到澳大利亞和俄羅斯。但正是這家世界上最著名的主權財富基金公司,需要每天賺3億才能保證不虧本。
中投公司成立之初,其本金2000億美元來源于財政部發(fā)行的特別國債,中投公司每年需要支付5%的利息,另外近幾年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大概以5%的幅度在升值,這也就意味著,一旦中投的年收益率低于10%將會陷入虧損。
那么這五年中投的實際收益率如何?
根據(jù)公開資料,2008年至2011年中投公司全球投資組合收益率分別是-2.1%、11.7%、11.7%和-4.3%。盡管在2009年與2010年盈利的兩年收益率都超過了10%,但是其一模一樣的數(shù)據(jù),不禁讓人產生無窮聯(lián)想。
“總體來說,中投五年來的經營情況還算可以。這五年國際市場資金收益率比國內整體水平低,中投主要從事境外投資。對于中投來說,這五年算是起步期,更重要的是為中國的主權財富基金搭建了一個相對成熟完善的框架,項目團隊、投資團隊已經形成?!敝醒胴斀洿髮W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教授郭田勇說。
但盡管收益還可以,在眾多中國人心中,中投公司最讓人難以忘懷的還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夕,中投公司30億美元收購黑石股份和58億美元收購摩根士丹利可轉換債券這兩筆交易,最后嚴重虧損,并引起市場很大爭議。
逐漸背離本初
對于任何投資者來說,都沒有筆筆成功的投資,中投經過5年的發(fā)展,成績還不算壞。2013年3月份中投總經理高西慶接受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專訪時透露,中投在過去三年內賺了400億美元。
但翻開中投的賬目不僅讓人產生疑問,一家以投資境外為主的公司為何有近50%的投資在境內?且正是這些國內投資讓中投公司的報表不算太難看。
據(jù)公開資料顯示,中投公司在近幾年的收益大頭主要來自子公司匯金公司的壟斷收益,其控股中國五大國有商業(yè)銀行中的四大,并持有幾家大的證券公司的股權,在中國宏觀經濟景氣上升時期實現(xiàn)了超額收益。中投持有的國有銀行的市值從2007年評估的900億美元增長到目前的3000億美元。不過這部分的賬面增值與中投的境外投資沒有任何關聯(lián)。
眾所周知,依靠銀行暴利并不能持續(xù),且銀行利潤也在持續(xù)下降,中投如何才能持續(xù)保持此前的輝煌?已經持續(xù)十年的房地產成為中投公司的另一個增長點。
2012年11月,中投發(fā)展(天津)濱海有限責任公司一口氣拿下8宗地塊,總面積達36.3萬平方米,成交總額達46.771億元,2013年2月又摘得北京密云縣四塊地皮,總價13.87億元??偣?4億元的投資,是其注冊資金的3倍。
中投公司是要轉型做國內開發(fā)商嗎?在為了追逐利益的前提下,中投公司已經逐漸背離當初主權基金的目標。
在中投公司成立之初,一些業(yè)內人士曾希望中投公司從外匯局接過外匯投資運作中風險較高的部分,甚至建立起一項長效的注資機制,但隨著人民幣的持續(xù)升值以及美國國債收益下滑,外匯儲備縮水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這就造就了上述的中投公司投資“撒胡椒面”式的投資。
這種投資模式并不被人看好,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運作龐大的外匯儲備投資。
“中國央行已將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打造成事實上的主權財富基金,外管局負責管理中國3.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過去五年里,外管局已把越來越多的資金投資于股票、地產和私人股本基金,與中投的投資領域大致相當?!?/p>
也許正如《金融時報》中所報道一樣,“中投公司領導人空缺突出表明,中投有可能變成中國金融業(yè)里一個失去核心地位的角色?!?/p>
背離本初據(jù)公開資料顯示,中投公司在近幾年的收益大頭主要來自子公司匯金公司的壟斷收益,其控股中國五大國有商業(yè)銀行中的四大,并持有幾家大的證券公司的股權,在中國宏觀經濟景氣上升時期實現(xiàn)了超額收益。
已經持續(xù)十年的房地產成為中投公司的另一個增長點。2012年11月,中投發(fā)展(天津)濱海有限責任公司一口氣拿下8宗地塊,總面積達36.3萬平方米,成交總額達46.771億元,2013年2月又摘得北京密云縣四塊地皮,總價13.87億元??偣?4億元的投資,是其注冊資金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