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富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的價值也要在相互的比較中才能得以體現(xiàn),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間還可以形成一定的安全感,換句話說,人是需要組織的,是組織把大家聚攏在一起的。
但是,經銷商有組織嗎?嚴格來說,經銷商是沒有組織的,沒有主管部門,沒有主管領導,尤其是私營經銷商,基本上屬于無論賺錢還是賠錢,出了問題都是自己扛。
那么,經銷商需要組織嗎?答案是肯定的,從人本性的角度來說,組織能給人帶來安全感,帶來依靠感,帶來溝通平臺,可以從中尋求自我價值的肯定;從生意的角度來說,大家組織在一起可以共同抵御風險,爭奪與社會其他組織機構的話語權,可以聯(lián)合起來向地方政府爭取更多的權益,可以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可以整合更多的信息和資源。
但是,為何經銷商沒有組織?經銷商是純粹的商人,時刻保持著競爭思維,這個競爭思維不是戰(zhàn)略型的,而是戰(zhàn)術型的。尤其是在本地市場,同行絕對是冤家,即便是有機會大家聚集在一起,因為各式各樣的利益問題,也很容易發(fā)生矛盾和糾紛,再者,經銷商們已經習慣了無組織無紀律,整合起來的難度很大,所以,這就造成了一方面經銷商希望有個組織,另一方面又適應不了在組織內存在的矛盾狀況。再加上組織的成立,對組織者的各項能力要求很高,例如溝通能力、號召力、組織能力、策劃能力、與政府部門的對話能力等,絕大部分經銷商尚不具備這一綜合能力。
廠家最適合站出來組建經銷商組織,這是因為:第一,廠家對經銷商的了解程度高,在策略制定、活動組織等方面能夠做到與經銷商較好的貼合度;第二,廠家作為商業(yè)企業(yè),具備一定的活動組織和策劃能力,可以滿足經銷商在此方面的需求;第三,廠家所組建的經銷商組織是以當前合作的經銷商為基礎,成立類似經銷商俱樂部的機構。如此,眾經銷商的經營行業(yè)和特性相近,有溝通和交流的興趣點,但所處地域又各不相同,又不會造成之間的競爭關系。
當然,組建經銷商組織,有許多注意事項。首先,廠家須以當前所屬的經銷商群體為基礎,成立經銷商俱樂部,由經銷商自愿報名參加。俱樂部不是常規(guī)意義上的本地型經銷商組織,而是全國型的;其次,該俱樂部的活動重點可定為學習交流平臺,活動及交流內容不局限于本廠家的產品經營,可以擴展到經銷商的整體經營策略設計,內部人事和系統(tǒng)管理,新知識的學習等范疇,是完全意義上的經銷商活動;第三,經銷商俱樂部的活動形式可由廠家出面組織安排,例如專場培訓會,團體外出考察,發(fā)行技術交流內刊等;第四,該經銷商俱樂部的費用由參加活動的經銷商平攤;第五,初期的俱樂部成員由廠家的現(xiàn)有經銷商為主,后期可由經銷商自行推薦其他經銷商進入,實現(xiàn)更為廣泛的交流;最后,若有可能,廠家可聯(lián)合其他廠家,實現(xiàn)經銷商俱樂部的合并,將這一組織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