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育兒編輯部
“小氣鬼”表現(xiàn)1
滕滕媽媽邀請同小區(qū)住的丁丁媽媽和丁丁來做客。滕滕看到丁丁在玩自己的玩具卡車,不僅一把搶過來,還沖著丁丁大喊:“是我的,你不能玩!”于是丁丁就去滕滕拼集的石頭路玩耍,誰料,騰騰又對丁丁嘶吼:“拿開你的腳,不準碰!”很快兩個寶寶打到一塊兒……
壞媽媽敗仗:
滕媽面露尷尬,批評兒子說:“你這寶寶太小氣了,再不給丁丁玩,我就不許你看動畫片。”看著滕滕沒有反應(yīng),她干脆自己動手搶過玩具卡車,把它遞給了丁丁,滕滕馬上坐在地上哭了起來。
好媽媽救場:
滕媽沒責(zé)怪兒子,反而平靜地同他解釋:“寶貝,丁丁只是借你的玩具玩一會兒,會還給你的?!比缓髥柖《∈遣皇前??丁丁點點頭。滕滕猶豫地把玩具卡車給了丁丁,20分鐘之后丁媽提醒丁丁還玩具。就這樣,滕滕就明白了玩具還是自己的。于是兩個寶寶之間產(chǎn)生了信任,越玩越歡,滕滕還開心地把畫筆、電動機器人都翻出來和丁丁分享。
專家分析:
寶寶不愿意分享,建議與寶寶多做一些需要分享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戲,讓寶寶體驗到分享的快樂。例如,寶寶喜歡穿媽媽的鞋、戴爸爸的領(lǐng)帶,當(dāng)他玩得正興奮的時候,及時啟發(fā)他這些都是爸爸媽媽的東西,爸爸媽媽愿意和你分享,你愿意跟爸爸媽媽分享你的東西嗎?讓寶寶體會分享是相互的。
“小氣鬼”表現(xiàn)2
媽媽下班后,給3歲的球球買了一個她最愛吃的肉松面包,球球高興極了,準備獨享。爸爸請求咬一口,球球不答應(yīng),還用身體擋著。3歲以前球球可是很大方呢,現(xiàn)在這丫頭怎么突然變成了小氣鬼……
壞媽媽敗仗:
球球媽趁女兒不備,慫恿老公趕緊咬一口。寶寶“哇”地哭起來,佯裝爭搶的爸爸把蛋糕遞給她,故意逗道:“看看,小氣吧,爸爸是逗你的,你吃吧!”蛋糕又一次回到球球自己手里后,誰也不讓碰。
好媽媽救場:
媽媽先和寶寶玩了一會兒游戲,然后拿來球球喜歡吃的的西瓜,很香地自己吃了起來,球球瞪大了眼睛也很想吃,媽媽適時地問:“球球想吃嗎?”球球點點頭。媽媽說:“西瓜是我的,但是大家一起吃才更快樂,爸爸、球球,我們一起吃吧!”一家人高興地吃完西瓜。媽媽又適時地引導(dǎo):“蛋糕是媽媽買給球球的,球球愿不愿意像媽媽這樣跟我們一起吃呢?”球球高興地拿出蛋糕,不知不覺間模仿成人的行為,學(xué)會主動分享。
專家分析:
寶寶自我意識發(fā)展,不愿分享是表現(xiàn)之一。給寶寶樹立榜樣,讓寶寶親眼見證這種品質(zhì),所以家長要和寶寶一起分享你的冰淇淋,把你的圍巾給寶寶當(dāng)作超人的披風(fēng),問問他你能不能試試他的新帽子等等。用分享這個詞來描述你正在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讓他看到你在給予、獲取、妥協(xié)和與他人分享方面的行為,寶寶做出了分享的舉動時要給予表揚和贊美。遇到寶寶吵鬧不休時,父母可以不動聲色地轉(zhuǎn)移他們的注意力,用開心的游戲結(jié)束這次嘗試,再等待下一次機會來練習(xí)分享。
“小氣鬼”表現(xiàn)3
簡玲已經(jīng)4歲半了,一直由爺爺奶奶帶,凡有好吃的、好玩的,老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給孫女。最近媽媽發(fā)現(xiàn),簡玲變得悶悶不樂,問了老師才知道,簡玲什么都要一個人獨享,小朋友都不肯和她玩,在幼兒園被孤立了。媽媽聽了又傷心又著急……
壞媽媽敗仗:
媽媽了解情況后,斥責(zé)寶寶“小氣”。簡玲以后的行為舉止變得越來越小氣和自閉,可在爺爺奶奶面前還會肆無忌憚地做“女霸王”。
好媽媽救場:
媽媽并不急著強迫簡玲明天就學(xué)會分享,但她會講“孔融讓梨”之類的故事,同時提醒爺爺奶奶不要過度寵愛簡玲,禁止再縱容她的獨享意識。還組織寶寶加入到同齡小朋友的集體活動中去,游戲選擇需要團體協(xié)作的項目,如一起搭積木。慢慢地,簡玲在幼兒園越來越受歡迎。
專家分析:
從思維發(fā)展的角度來講,幼兒的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常常認為自己的玩具一旦給別的小朋友玩,就會一去不復(fù)返。應(yīng)該說,這種心理是正常的,要糾正的話,其核心就是要讓寶寶感受到快樂。不過,不要強迫寶寶分享每一件東西??梢栽试S你的寶寶決定哪些特殊的玩具不給小朋友玩,給寶寶一點保留的空間,能讓他更舒服。
(摘自《家庭·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