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俊明
提到促使學生充滿學習動力的因素,有三方面不得不說。它們是:學生的興趣、教師的關(guān)心和家長的督促。
一、學生的興趣
要讓一個學生有學習動力,就必須使其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我班有個男生,只要上英語課就趴在桌子上睡覺。為此,我找他談了一次話。
師:為什么總是上英語課睡覺?
生:老師,我困得不行。
師:晚上沒休息好嗎?
生:還可以。
師:那是為什么?
生:老師,我一聽到英語單詞就心煩!
師:你不喜歡英語,那你對什么科目感興趣?
生:體育!
師:體育?
生:是的,特別是打籃球。
……
這個男生是個狂熱的籃球愛好者。既然這樣,就不妨讓其發(fā)揮體育特長,練好籃球,在籃球比賽中展示自我風采,為班級爭光。的確,教師必須懂得尊重學生的選擇,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換言之,教師應(yīng)根據(jù)學生的愛好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讓興趣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教師的關(guān)心
在促使學生充滿學習動力的諸多因素中,教師的關(guān)心具有重要意義。在一次期末考試前的某天晚上,我班有個學生沒有參加晚自習,其家長表示孩子早就去學校了。經(jīng)過一番尋找,我在縣城的一家新華書店里找到了那個學生,當時他正在看書?;氐綄W校,我和學生談了話,了解到他出走的原因。原來,第二天要參加期末考試,家長為了讓孩子考出好成績,就給孩子施加了很大壓力,甚至動手扇了孩子兩個耳光。學生很委屈,又怕考不出好成績,就出走了。后來,我主動跟這個學生交流,幫助他補習功課。慢慢地,這個學生變得開朗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
三、家長的督促
家長的督促能使學生充滿學習動力。我班有個女生,小學時學習成績優(yōu)異,升入中學后成績依然名列前茅。能有這樣的好結(jié)果,原因很多,不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父親對她的督促。
記得中學報到的第一天,那個女生是和父親一起來的。當時,她父親和我交談了一會兒,我深深感到這位父親對女兒充滿期望。臨走時,他特意留下自己的手機號碼,希望我有事隨時和他聯(lián)系,希望老師和家長同心協(xié)力,把學生(孩子)培養(yǎng)成人。
因為很多學生的家長我都沒見過,于是想召開一個家長會,向各位家長介紹他們孩子的學習情況。令我失望的是,有近一半的學生家長因為各種原因而參加不了家長會:有的是家里的農(nóng)活還沒有做完,有的認為路途太遙遠,等等。當時我班有52個學生,最后參加家長會的只有25個家長。在開家長會之前,那個女生的父親來到我的辦公室,了解了他女兒的學習情況。而后,我希望這位父親能給其他學生的家長講講他的家庭教育方法,他欣然應(yīng)允。就這樣,開家長會時,那個女生的父親將他的家庭教育方法娓娓道來。其實,他的大多數(shù)方法在我們看來極為普通。例如每天督促孩子完成作業(yè),定期到書店給孩子購買書籍,等等。不過,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不管家里的農(nóng)活有多忙,他都堅持每天和孩子聊天、談心。我要說的是,這位父親的做法滲透著對孩子深深的愛,在這充滿愛的督促下學生怎么可能沒有學習動力?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瓦提縣第四中學)
(責任編輯:馬瀟瀟 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