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玉華
摘 要:面對當前形勢,如何對小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值得思考及探索。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現(xiàn)之以行”三個方面闡述了對小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方法和途徑。論證了只有通過教師長期不懈的努力,從班級的點滴小事做起,才能讓每位學生從小播下“集體主義”的種子,使學生從小樹立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
關(guān)鍵詞:小學生;集體主義教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當學生背著書包從四面八方踏入學校大門時,猶如一滴滴水珠匯集成海洋,一個個學生走到一起就組成了集體。集體是學生學習、生活以及其他各種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學生從精神到實際賴以寄托的“家”。良好的集體一旦形成,就會從教育客體變成教育主體,產(chǎn)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著特殊作用。因此,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使他們從小認識集體的重要性,樹立集體觀念,學會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guān)系,學會在集體中團結(jié)、關(guān)心他人,維護集體的榮譽,是當前小學進行思想教育工作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
提高道德認識是人的思想品德行為自覺性的基礎(chǔ),對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首先要曉之以理,讓學生從小樹立集體觀念,初步認識集體與個人的關(guān)系,教育學生熱愛班集體,熱愛自己的學校。
進行集體主義教育,還要動之以情,要把培養(yǎng)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感情放在重要地位。只有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他才能產(chǎn)生熱愛集體的情感,才能真正相信集體的力量。這就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特點(性格、愛好、特長、生活、學習情況),在學習和生活中關(guān)心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感情交流。教師還要帶領(lǐng)班干部和優(yōu)秀學生向后進生伸出友誼之手,促使他們在集體的溫暖中向好的方面轉(zhuǎn)化。通過集體的共同生活和互相幫助,使學生更好地體驗到同學間相互友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心中有祖國”的集體主義觀念,為形成向上的集體奠定情感基礎(chǔ)。
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集體管理和為集體服務(wù)的機會,要讓他們都能在集體中充當一定的角色,形成人人有崗位,人人有責任的局面。這樣,不但能使集體的工作人人做、集體的事情大家管,而且可以激發(fā)和增強每一個同學對他人、對集體的責任感和義務(wù)感。如此持之以恒,小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會越來越牢固,服從集體、服務(wù)于集體的行為也會逐漸養(yǎng)成習慣,最終成為自覺的行為,學校也就實現(xiàn)了集體主義教育目標。
(作者單位 山東省齊河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