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瑜
我校數(shù)學教研組在本學期舉辦了活動課觀摩展示,打亂年級,采用抽課的形式,全員參與。在整個做課的過程中,各位老師都以新課標為指導,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深入的研究教材,把握重難點,為我們奉獻了很多好課。本人也在上課和聽課的過程中學到了許多。
課堂只有40分鐘,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課標指出:“教師不要把上下課鈴聲當作教學的起點和終點,小學生探究學習的活動往往不是一節(jié)課所能完成的?!币虼耍绾螌⒂邢薜臅r間充分的利用起來,是我們所有數(shù)學教師要思考的問題。
一、少閑聊,多預設
面對不熟悉的學生,許多教師開始上課前,都要與學生接觸,通過與學生閑聊、做游戲、猜謎語,講笑話等形式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誠然,真心的和學生進行溝通,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拉近師生之間關系的方式,但很多教師的談話就是沒話找話,目的是烘托現(xiàn)場氣氛,如知道我的業(yè)余愛好是什么嗎?想對我說些什么呀?師生彼此不熟悉,學生也不可能完全揣測出教師的心意。說得好,聽課者一笑或報以熱烈的掌聲;說得不好,反而加重了學生的緊張心理。這實際上是一種“做秀”,實際價值不大。從心理學與生理學角度來講,課前5分鐘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最好時機。如果教師在5分鐘之內還不能將學生的研究引入正題,那么下面的環(huán)節(jié)必然受到課堂時間和學生心理兩方面的影響。由此看來,一個好的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課堂時間的控制非常重要。
二、給學生留足思考、表達的時間
開門見山的預設之后,進入知識探索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當一個需要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提出之后,教師要給學生留足思考的時間。但在大部分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老師總是喜歡按照課前預設的教學計劃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總是喜歡牽著學生走,努力將學生拉進挖好的“坑”里,把知識填鴨式的灌輸給學生,很少給學生自己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時間。常此以往,學生就喪失了獨立思維的能力。這種教學方式是認知結果的生成,而不是認知過程的演繹。其實,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更是學生發(fā)展自我的操練臺。短短四十分鐘,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完全達到教師所需要的發(fā)展結果,但是卻可以完成一兩次精彩的認知過程演繹。教師并不是先知,并不能預知未來,既然不可能預知,那就不要把他們的接受與反應硬往你希望的方面引導,只要努力做到“試圖引起”就夠了,留下的時間就靜等學生去思考吧。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有了自己的見解,有話可說。這個過程中,針對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讓學生充分講解,讓學生將思維的過程用合適精煉的語言提煉出來,通過不斷的爭論和驗證,有助于把問題理解得更深刻。如在講《真分數(shù)和假分數(shù)》的認識時,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出5/4來激起學生的思考,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覺無法用圖形來表示,教師適時追問:“遇到困難了嗎?什么困難?”學生會說:“平均分成了4份,5份沒法表示出來”教師順勢引出分數(shù)的意義,學生在讀完之后,教師請學生來說說5/4表示的含義,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意識到真正的單位“1”,從而得出了5/4的正確畫法,自然地意識到5/4比1大,幫助學生理解了假分數(shù)表示的意義。
三、制定必要的規(guī)則
我們都知道,課堂中的活動比較多時,學生的自主性就加強了,對應的課堂紀律就比較混亂。隨著探究活動的深入,學生想要表達的內容就增多了,許多教師感到課堂難以控制了。原因是什么?教師在學生活動前沒有明確活動的要求。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這句話在課堂中同樣適用。教師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在活動之前說明活動的規(guī)則和要求,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討論交流,同時保證了教學任務的按時完成。
一些教學公開課、觀摩課在評課時把課堂上有沒有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是否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是否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標準。所以,課堂上總少不了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以博取大家的肯定,以顯示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但要真正運用好這一教學方式,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包括良好的獨立思考習慣、分工合作習慣等。作為初次和學生接觸的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實際能力,首先建議教師活動前簡單的指定“小組負責人”負責在小組內進行分工,負責控制交流的音量,選定本組的匯報人員。其次要限制必要的匯報時間。即給出一定的時間,請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任務完成,原則是能夠保證絕大多數(shù)學生完成任務。這樣,學生的頭腦里就有時間概念,避免出現(xiàn)完不成教學任務的現(xiàn)象。
四、學會傾聽
數(shù)學課堂問題的設計,往往是由淺入深,逐步展開的。在課堂中,教師總是想方設法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傾聽其他學生的發(fā)言,而教師自己的傾聽能力也不夠,不關注學生的回答,總是想方設法的將學生引入自己設計的情境中,追問、補問的能力不夠,導致學生的一些真實發(fā)言失去作用,師生之間產生的火花較少。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無論我們在課前預設的多么無懈可擊,面對動態(tài)的學生,這些設計總要隨著學生的活動隨時調節(jié),以便學生在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活動,利用已有的知識,得到需要的知識。要求教師不僅要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更要在課堂中給學生留足思考時間的同時,善于傾聽,捉住學生思維的火花順勢引導,從而得出結論。
【作者單位:蘭州市七里河區(qū)西果園中心校西果園小學 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