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六二五”與“一推二六五”
編輯同志:
我在病床上讀到了貴刊今年第三期上的《唐生智胞弟唐生明臥底汪偽內(nèi)部》一文,其中“他就一推二六五……”一句話中“一推二六五”有誤,應(yīng)是“一推六二五”。此句出自珠算“斤求兩”口訣:“一退六二五,二一二五,三一八七五,四二五……”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的衡器是十六兩制,“斤求兩”的口訣就是這一背景下的產(chǎn)物。因“退”與“推”諧音,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約定俗成,將“退”說成了“推”。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對度量衡進行了改革,將十六兩制改為十兩制,“斤求兩”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但“一推六二五”在人們?nèi)粘I钪幸恢北皇褂茫饧磳⒇?zé)任推卸干凈。
江蘇沭陽中醫(yī)院 徐石美
徐石美讀友:
您好!
非常感謝您多年來對本刊的大力支持,更感謝您的批評指正。日常生活中,常有人分辨不清“一推六二五”與“一推二六五”。在文中,不正確的說法盡管不會讓讀者對文意產(chǎn)生誤解,但依然會誤導(dǎo)讀者。為此,我們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在眾多忠實讀者的關(guān)注和支持下,把我們的刊物辦得更好,不辜負廣大讀者的厚愛。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