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煒
1999年,美國的一個教育機構(gòu)曾經(jīng)發(fā)布報告稱,2歲以上常看電視的孩子,需要父母及家人更多的“互動式教育”,看電視的時間不要太長。以往有一種說法,看電視會變笨。但威斯康星州立大學的一位教育專家說,看電視其實和看書一樣,也是一種專注能力的體現(xiàn),孩子們看電視的時候,注意力更為集中。
2006年開始,同類的報告就表明,孩子在新型電子設備上花的時間更多了,許多家長丟給孩子一個iPad,孩子能安靜地玩上半天,這些在觸摸屏陪伴下長大的孩子被叫做“觸摸屏一代”?!洞笪餮笤驴纷罱幸黄恼乱源藶闃祟},講越來越多的孩子把iPad當作心愛的玩具,他們享受手指帶來的“操控感”?,F(xiàn)在,孩子們玩平板電腦的時間過多,成了家長擔心的問題。事實上,有不少家長規(guī)定,只許玩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平板,但這個東西的魔力太強,很多家長,周末躺在床上,可以玩一天的平板。
美國加州有一個開發(fā)者會議,眾多嬰幼兒軟件開發(fā)者商討怎么讓1到4歲的孩子對游戲或軟件更易上手。以往的孩子們用手指玩沙子抓蜘蛛,手指是智能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感官,現(xiàn)在,手指觸摸屏幕,可能是孩子們最重要的游戲,盡管許多應用都打著“教育”的旗號,但這東西真能“教育”好孩子嗎?其實,許多兒童用軟件被歸入“教育類別”,只是為了消除父母的負罪感。大多數(shù)應用是玩,不涉及輸贏,不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排斥成人的兒童世界,都是為了家人玩樂而設計,沒想著教孩子什么,只是為了玩。
我知道這樣一個故事,愿意和你分享。有個小孩子,今年6歲多,從3歲開始,他就在一切他能拿到的屏幕上玩《憤怒的小鳥》《植物大戰(zhàn)僵尸》。直到當工程師的爸爸開始教他用Scratch編游戲。Scratch是一套圖形化的兒童編程語言,不需要任何代碼,只要使用鼠標將各種指令模塊拖拽到腳本區(qū)域就可以組成游戲、卡通和動畫,就像玩積木一樣簡單而有趣。
這個孩子的第一個作品是一只恐龍與一只翼龍打架,在工程師父親的指導下,他很快就學會了怎么創(chuàng)建角色、挑選舞臺背景,他知道按什么鍵,就可以觸發(fā)一個事件,碰到某個物體,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效果。他還懂得了一些對小孩子來說很抽象的概念,比如坐標、方位、條件、重復執(zhí)行、分支處理,甚至還知道廣播和處理事件。
對此,他的父親又驚訝又欣喜,“‘重復執(zhí)行這種概念,如果用語言跟他解釋,可能解釋100次也說不明白。但他拖一個‘重復執(zhí)行的命令到腳本區(qū),就能看到他的角色—一只黃色的小貓從走一步的狀態(tài)切換到一直走的狀態(tài),立刻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p>
這就是Scratch的好處,簡單,易學,操作即時運行,即時可見結(jié)果,還能隨時改動。這個孩子的父親在IBM中國工作,Scratch軟件的開發(fā)者是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Mitch Resnick教授。這位教授有一個信仰,認為一個人最好的學習體驗來自參與某種形式的設計、創(chuàng)造、發(fā)明或自我表達。Resnick教授說,計算機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創(chuàng)造性材料,人們可以用它來創(chuàng)造幾乎任何東西,可惜的是,絕大部分人在使用計算機時,只是把它當成查詢和處理信息的工具。一個人會用Word、Google,會發(fā)電子郵件,就能自稱“熟練使用計算機”嗎?信息時代的“技術(shù)素養(yǎng)”,不僅意味著要懂得如何使用技術(shù)工具,而且要懂得怎么利用這些技術(shù)來創(chuàng)造點什么。
這樣來看,所謂觸摸屏一代,首先是給父母帶來一個課題,我們會拿平板電腦做什么呢?如果我們只把它當成一個娛樂工具,那這東西對孩子也只是個玩具,如果我們利用電子設備提升自己,那電子設備對孩子也會有很大的好處。“我們對于這個世界的感知受到工具與媒介的深刻影響。當我們獲得新的工具或媒介時,我們不僅能完成新的任務,而且我們看世界的方式會不一樣?!盧esnick教授如是說。
(摘自 作者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