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讀幼兒園的兒子正背誦《幼兒園守則》:“一、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二、永遠不要打人、說臟話;三、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四、東西要保持整齊、清潔;五、傷害了別人要道歉……”背完后,我問兒子:“這些都做到了嗎?”“做到了。”兒子自信地回答。
突然,兒子眨眨眼睛,反問了我一句:“爸爸,這些你都做到了嗎?”經(jīng)兒子這樣一問,我的心靈一下震撼起來:慚愧呀!有時,我們大人丟失的,正是這些做人的最基本的準則。
我想起了那些河流。在它們的源頭,水質(zhì)都很清澈透明,而到了中下游,卻變得渾濁起來。它們起初的那份清澈到哪里去了呢?環(huán)保學者解釋說,河流在流淌的過程中,由于一些地方的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泥沙俱下,導致了水質(zhì)的污染。
人生就像一條河。河流要保持源頭的那份清澈,就得沿途綠化兩岸;人生要永遠保持童年的那份清純,就得不斷地美化心靈。
(摘自《黃小平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