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議論文,同學們進入初中以來,已經接觸過好幾篇這類文章了。如羅迦·費·因格的《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是我們學習的第一篇帶有議論性色彩的文章;八年級時學過的《從小就要愛科學》也是議論性的;韓愈的《馬說》雖是文言文,但也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而八(下)第二單元的幾篇課文中,毛主席的《紀念白求恩》夾敘夾議,梁啟超的《敬業(yè)與樂業(yè)》、郭安鳳的《多一些寬容》、周國平的《人的高貴在于靈魂》則是議論文的典范了。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學學牛吃草”,對一些經典之作要像?!胺雌c”那樣反復品味,含英咀華,直至得其精髓。“反芻”并不是一遍又一遍簡單地重復與疊加,而應當是隨著讀書遍數的增加,對作品的理解和思考也逐步加深。第一遍讀,可以以讀通、理解作品為目的;第二遍讀,則應當品味文章的結構與語言;第三遍讀,可以進一步對作品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思考;第四遍讀,則可以聯系作者的其他作品或同類型的文章,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等。
第一,讀懂。本單元四篇文章均為名家名作,雖然都與治學相關,但是視野不同,角度不一,語言風格也不相同。同學們需要弄通文章大意,個別難懂之處可以忽略,重要的是對關鍵點展開思考。比如“論成功”是常見的話題,但季羨林先生卻有獨特的見解。他不囿于前人的論述,而是試圖從個人角度更全面地探索成功之道。
第二,思考。同學們應當重視在生活中鍛煉自己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本單元的文章談到了天資、機遇與勤奮的關系,創(chuàng)造與生活的關系,美貌與美德的關系……而所有的這些無一不是從生活中而來。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遇到此類的相互關系與矛盾,“生活無處不語文”,這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鍛煉,在鍛煉中提升自己的語文能力。
第三,拓寬。同學們要不斷拓展自己的閱讀面,通過對同類作品的閱讀與比較,體會不同作家的不同表現風格。如《學問和智慧》就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手法多變,充滿了智慧與雄辯。
總之,同學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和需要,分階段制訂自己的讀書目標,“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每讀一遍,都力圖有新的感受,要學會在閱讀中體會“泛讀”與“精讀”,提高自己的“反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