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佟佟
微博上看到一個視頻的鏈接,那是一個畫像的實驗:首先被選中的女性隔著布簾對曾任職FBI的肖像畫家GIL ZAMORA描述自己的樣子。出門時,她們會遇到另外一個人,這個人會進來對GIL ZAMORA描述他們剛剛碰到的女子的樣子。然后兩張像畫出來,擺在一起,再請當事人來看,這時有趣的事情發(fā)生了——你心目中的自己遠比別人眼中的自己要難看要灰暗要沮喪!通常當事人臉上的表情變幻莫測,有激動的,有尷尬的,有不安的——而看視頻的人則更受震動,是的,是的,You are more beautiful than you think.(你遠比你自己想得更漂亮)。
可是,怎么辦呢,我們都曾遭遇過一個備受冷落的童年,在打擊自我方面,我們比誰都狠,比誰都不遺余力,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女孩子跟自己一樣,那也許緣自一種奇怪的心理暗示——我先踩死我自己了,別人就不會再來踩我了——這樣的女人很多吧,我最喜歡的香港歌星徐小鳳,在解答為何喜歡自嘲時給了一個令人心酸的答案:“這樣,人家就不會再笑我?!?/p>
賺了很多錢出了很大名的徐小鳳過了寂寞的一生,她一點兒也不快樂,也許因為她和我們一樣,這么多年我們都沒有滿意過自己,我們每天都在對自己說“咦,真難看……胖……臉寬……下巴真大……有雀斑……”我們的內(nèi)心永遠住著一個苛責的媽媽或者老師——有的就像我們小時候遇到的那個她一樣,她冷漠、嚴厲、嘲諷地盯著自己,自己臉上那些小小的雀斑變得像車輪一樣大,壓癟了我們的人生……
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沒有運氣,碰到GIL ZAMORA,我們可能一輩子都認為我們是那個胖的臉寬下巴大有雀斑的丑陋女人,我們內(nèi)在的那個嚴厲的媽媽管束著自己,讓我們永遠不安,永遠自卑,永遠向前,但永遠地不快樂,我們于是也真正變成了那個苛責的女人,冷漠、嚴厲、嘲諷、挑剔地盯著眼前的一切,到最后我們也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對待自己的愛人,因為苛責自己的人永遠也不會放過別人,這真是可悲的輪回。
我想起我的朋友海倫寫過一本有趣的書,書名叫“做自己的媽媽”——我們的內(nèi)心有一個內(nèi)在的媽媽也有一個內(nèi)在的小孩,內(nèi)在的媽媽之所以這樣嚴苛是因為我們從小被灌輸了一個觀點:永不停歇地“自省”才是讓生命前進的唯一方式,當然,這確實曾幫助過我們前進,但人到中年,還應(yīng)該讓這樣嚴苛的媽媽待在我們心中嗎?是時候讓她改變了吧?我們真的并不是那么難看、那么無能、那么懦弱、那么一無是處,我們有時候是不是也可以放自己一馬,給那個永遠在低頭向前的苦悶小孩一個擁抱,告訴它You are more beautiful than you think,換言之,接納這個真實的你,因為真實的你遠比自己認為的美麗。這,難道不是成長的全部意義嗎?
所謂成長,不就是穿過生命的風風雨雨,有勇氣抱住內(nèi)心那個脆弱的孩子嗎?
人生已多風雨,學(xué)會善待自己……
編輯/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