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葉
1
在達(dá)古冰山一共是三天日程。去看冰山本來安排在第二天上午,可是到了游客中心天下起了雨。斷斷續(xù)續(xù)的,晴了又下,下了又晴。云是白了又烏,烏了又白……于是只好調(diào)整計劃,整個兒上午就是在洛格斯神山下面散步,在紅柳、報春花和未消融的冰雪間游走。中午吃飯時分,云終于白得恒定了。于是當(dāng)?shù)嘏笥丫驼f這是好天氣,要趕快去看冰山。
好吧,那就去看冰山。時間緊張得連賓館都來不及回,我預(yù)備的棉衣和墨鏡都在賓館里。于是借棉衣,借墨鏡。去看冰山。
2
冰山在4860米處。我們要從3600米的地方上去。中間的一千多米怎么辦?坐索道。
這是我見過的最驚人的索道。資料介紹說,這索道由奧地利多貝爾瑪公司制造,是單線循環(huán)脫掛抱索器8人吊箱式索道。全長3140.2米,線路高差1226米,介于3600-4850之間……而我最直接的理解來自于黑水縣旅游局的朋友。他說:“只要18分鐘,我們就能穿越九千年,抵達(dá)古冰山!”——達(dá)古冰山泉水水齡為9610年,是上億年冰川底層的融水,為當(dāng)今世界已測定的水齡最長的原生態(tài)冰山泉水。
我笑。相比于18分鐘一千多米,還是18分鐘九千年的概念更為勁遒。想想就會身心微顫??萍家匀藶楸尽?yàn)槿说南胂罅蛻卸?,才能?chuàng)造出這樣的工具吧。作為一個喜歡想象的懶人,我愛這樣的工具。
跟著幾個人坐上纜車,興致勃勃。坐穩(wěn)后抬眼一看,對面是我們此行最大的寶貝——年逾七旬的臺灣著名作家張曉風(fēng)女士。
相視一笑。
3
纜車緩緩上升。
這是我久已盼望的一刻。
曾去新疆多次,每次我都會在飛機(jī)上俯瞰到一幅奇絕雄渾的雪山圖:大地上繁衍生息,炊煙四起。人煙之外,有廣漠的田野或者荒原。然后,是緩緩上升的坡,逐漸站立起來的山,再然后,一層層,山越來越深高起來,才有了雪山:低雪山,微高雪山,中高雪山,高雪山……那時候,我就有些遺憾,覺得飛機(jī)離雪山太遠(yuǎn)了,就想著要是有一天能夠近距離地看看雪山就好了。
這一天,果然就來了。
樹已綠,花未開。高原的春天清素爽朗。在越來越新鮮越來越凜冽的空氣中,我看見了白的雪。
有雪未必有冰,有冰一定有雪。通往冰川的道路上,一定會先看到雪。
。
遙遙地眺望著山巔上的雪山或者冰川?!跋褚话唁h利的寶劍直插蒼穹?!薄跋褚粭l壯麗的玉帶飛舞在藍(lán)天”……常見的如此形容雪山冰川的語句對我沒有任何觸動。過去知道的那些關(guān)于冰雪的詞幾乎都用不上了。什么玉樹瓊花,冰清玉潔,粉雕玉琢,千里冰封,都顯得那么小氣,那么不搭。
我不知道該怎么形容它。我覺得它無法形容。
4
纜車越爬越高。雪越來越多,在一塊塊石頭上擺出各種造型。石頭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碼得整整齊齊。有的隨意得像個詩人。厚厚薄薄的雪因勢而覆,呈現(xiàn)出匪夷所思的韻律、層次和效果。我左扭右扭地拍照,本地的朋友指點(diǎn)著告訴我:那些褐色的樹都是高山杜鵑,再過一個月就會大片盛開。而到了秋天的時候,這山更是華彩披紛,美如錦緞……
突然覺得惡心,想吐。中午吃得太多了。面對高原美食,我控制不住。我忍著,忍著,忍著,不再說話,也不敢拍照,只是默默對自己念叨:千萬不能吐出來,不能。要堅持到山頂,不,最好堅持到山下……終于,山頂近在眼前,纜車進(jìn)入停車區(qū)。速度慢下來。車門打開,坐在門口的人開始下車。
我一口吐了出來。吐在了張曉風(fēng)女士的腳下。她愣愣地看著我。那一瞬間。我徹底明白了什么叫做功虧一簣。
唉。
5
吐完了,也就好了。我漱完口,若無其事地去拍照。
一片白茫茫,白茫茫,白茫?!?,這個字真好。想起倉央嘉措的那首情歌《在那東山頂上》,頭兩句便是:“在那東山頂上,升起白白的月亮?!边€有一個版本是把“白白”變做了“潔白”,讓我覺得大煞風(fēng)景。
還是“白白”好。抱樸見素之至。而樸素之至的時候,往往生艷。這艷又豈是幾個形容詞可以比的?
有幾個時刻。我冒著據(jù)說會患上雪盲癥的危險,偷偷摘下墨鏡,看了看這個白茫茫的世界。但是我很快就重新戴上——必須要戴上墨鏡。在這個白茫茫的世界上,眼睛需要墨鏡。不然任誰的眼睛都受不了這白,這氣勢洶洶的,充滿力度的,不怒自威的,不能褻瀆的白。
是的,就是這樣的白。
6
我在白白的雪地上慢慢地走著。雪很深,一踩一個深窩,把腳埋住。我把腳拔出,再踩……我知道我的臉上滿是笑容,但是,在心里,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如何畏怯。
畏怯這白。
我,諸如我這樣的人,或者說所有人,言歡語笑地踩在這沉默的白上,這可算是什么呢?
我們是不配在這里的。我們應(yīng)該在山腳下。那樣比較好。
又一陣劇烈的惡心涌來。我又吐了。對著一塵不染的冰川雪地,我吐了又吐,吐了又吐。一邊吐我一邊羞愧,一邊羞愧我也一邊驚詫:我怎么這么能吐?怎么有這么多東西可吐?我這是怎么了?難道還暈纜車不成?
我看著腳下的雪地?,F(xiàn)在可不能說這里是一塵不染了。我染了它。
有經(jīng)驗(yàn)的朋友在旁邊安慰著,說我是高原反應(yīng)。說有一年她和朋友們開車去西藏,過念青唐古拉山口的時候,身體最好的朋友也是這樣吐。哇哇地吐,吐得稀里嘩啦。他們都以為是吃東西吃壞了。后來返程,又過這個山口,那個人還是這樣吐。他們才明白,原來是高原反應(yīng)。
“身體太好的人和太壞的人上高原,都容易有反應(yīng)。你是好的。”
我笑。有時候,好的和壞的,看起來沒有什么不同。
7
再坐纜車返程。纜車緩緩向下,越往下我越舒服。離白色越來越遠(yuǎn),越遠(yuǎn)我越舒服——那神圣的冰川,于我而言。原來只適合心向往之。身若至之,便如懲罰,抑或說是諷刺。
到了山底,再坐觀光車回酒店。山路十八彎,坐著坐著,我又吐了。于是,一車人等在那里,等我吐——有生以來。我從沒有吐得那么干凈過。等到我口中腹內(nèi)再無一物。我站起身,又遠(yuǎn)遠(yuǎn)地眺望著達(dá)古冰山。忽然想到冰川上被我污染過的那片白地。心里無比地安詳和從容。一瞬間,我恍惚有些明白:為什么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會認(rèn)為雪山有神。自是因?yàn)樗臐?,它的凈,它的高,恐怕也是因?yàn)樗某聊?,它無邊無際的沉默。這沉默里包含了多少東西?。罕拔⒌钠碓?。辛酸的傾訴,孱弱的依靠,悲涼的投誠……這所有的一切,如我嘔吐的穢物一般,都在它的懷抱里了。
就最實(shí)際的動詞意義而言,它也許做不了什么——更確切地說,它真的做不了什么。但是,它只要存在著,也便是有用。用最家常的說法,它就是我們年邁的母親,坐在那里,等你回來。
這就是大用。最大的大用。
8
算起來,在達(dá)古冰山,冰川上和冰川下,我居然吐了三次。我牢牢地記住了這個。——許多人往往會記住自己最風(fēng)光的事情,而我不知道為什么。常常會記住自己狼狽不堪的時刻。似乎這才是人生的真相。似乎人生的真相,從來就是千瘡百孔。而我似乎必須得記著這真相的存在,才能活得踏實(shí)。
“最近的遙遠(yuǎn)”,這是達(dá)古冰山的主題宣傳句。而我覺得,它其實(shí)也是最遙遠(yuǎn)的近。于風(fēng)景而言,它固然是最近的遙遠(yuǎn)。于我個人的心得而言,它就是最遙遠(yuǎn)的近啊。
本小輯責(zé)任編輯:楊易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