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新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實施給我們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和機遇。面對新的課程改革,數(shù)學教師要認真研讀,接受各種教師培訓,從而體會新課程標準體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但更重要的是要求我們每個教師要根據(jù)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自身的教學行為,除了把書本上知識教給學生,而且通過書本上知識、技能的傳授,最大限度地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實踐和探索。
一、讓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行為中得以充分體現(xiàn)
葉圣陶說過,他并不稱贊某老師講課時有怎樣的最高藝術,“最要緊的是看學生,而不是光看老師講課?!币惶脭?shù)學課究竟怎么上? 傳統(tǒng)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教師領著學生去學。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被動地去學習,成為思維上懶惰者。顯然,這種以教師“講”為中心的數(shù)學教學,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性和能動性,是不利學生的潛能開發(fā)和身心發(fā)展的。例如小學數(shù)學“比的基本性質”教學中,有的教師過多講解、分析和說明比的基本性質,而不是讓學生通過自己根據(jù)“商不變的性質”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去探索并推導出“比的基本性質”的由來,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學生有可能給教師說“糊”了。 因此,我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與實踐,不但能夠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這樣的問題,而且能夠讓學生掌握“比”“除法”“分數(shù)”三者的不同。
二、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努力培養(yǎng)學生多種思維方法
用現(xiàn)代教育思想來看,課堂教學不僅要看教師如何教,而且要看學生學的怎么樣。而且要從學生如何學這個出發(fā)點上來看教師怎樣實施教學行為。重學生學習的結果輕視學習過程,這是傳統(tǒng)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弊端。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結論正確與否,缺少對學生的學習全過程的發(fā)掘,導致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匱乏,同時有意無意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而讓學生去重點背誦“標準答案”。只注重結果的做法導致學生學習知識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明顯降低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質量。有的教師喜歡直接告訴學生結論,并要求學生馬上應用這種結論,再去解答各種變式題,出現(xiàn)嚴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學生學習負擔。我在教學實踐中,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并注重抓學生的學習過程,在數(shù)學教學中把重點放在揭示各個知識形成的方法,展示學習新知識的思維過程,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fā)現(xiàn)真理,掌握規(guī)律。使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展多種思維方法和多個模式學習方式。這樣使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發(fā)展了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工程問題”時,我先出示這樣一題:“甲、乙兩個工程隊修一條長30 千米的公路,甲隊單獨修10 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5 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完成?”我先要求學生用以前學過的方法進行求解,學生求解出答案以后,我將題目中的條件“一條長30 千米的公路”中的30 千米分別擴大2 倍、3倍、5 倍,再分別縮小2 倍、3 倍、5 倍,其它條件和問題不變,讓學生討論并試著進行解答,求出這時兩隊合修要幾天才能完成?等學生得出結論這條公路的長度多少與兩隊合修的天數(shù)并無什么關系以后,我再出示例題:“甲、乙兩個工程隊修一條公路,甲隊單獨修10 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5 天完成,兩隊合修幾天完成?”然后再讓學生進行討論,這題目應該如何求解,我則適當進行提示:工作總量沒有告訴,我們可用什么來表示工作總量。這樣學生很快能掌握用工程問題的一般思路解答工程問題。學生掌握了用工程問題的一般思路解題后,我再請學生思考,上面一道工程問題能否想出用其它方法進行求解。學生陷入了思考,我則適當進行提示:題目中工作總量沒有告訴,我們根據(jù)甲、乙兩隊單獨修要用的天數(shù)能否假設工作總量進行求解。并讓學生進行討論,有的學生提出,因為甲隊單獨修10天完成,乙隊單獨修15 天完成,因此可設這條公路的全長為10 和15 的最小公倍數(shù)30,這樣即可求出甲、乙兩隊合修的時間則為:30鰨?0?0 + 30?5)= 6(天)。這樣通過將工程問題和整數(shù)四則應用題進行轉化,使學生對工程問題的求解有了新的認識。接著我再出示了這樣一題:“一個水池,有甲、乙兩個進水管,單開甲管,12 小時可以注滿水池;單開乙管,20 小時可以注滿水池。(1)甲、乙兩管同時開放,幾小可以注滿水池?(2)兩管同時開放5 小時后,剩下的由甲管注,還需要幾小時可以注滿?(3)兩管同時開放,乙 因故障中途關閉了幾小時,這樣共 用9 小時才注滿水池,問乙中途關閉了幾小時?”這是一道典型的工程問題,如果熟練地掌握了工程問題的特點很快能列式求解,但如果未能熟練地掌握工程問題的特點,則很容易列錯算式或出現(xiàn)計算上的錯誤。如果把這類工程問題轉化為整數(shù)四則應用題,無論列式或計算,都會變得比較簡便。因此我提示學生,能否將工程問題轉化為整數(shù)四則應用題進行求解。學生經(jīng)過討論,很快能進行求解:因為12 和20 的最小公倍數(shù)是60,這時可把全池水看作是60 份,甲管每小時注入5(60?2)份,乙管每小時注入3(60?0)份,兩管同時開放,每小時可注入(3 + 5)份。 因此可得,(1)兩管同時開放注滿這池水的時間數(shù)是:60鰨? + 5) =5(小時);(2)兩管同時開放5 小時后,剩下的由甲管注,還需要的時間是:[ 60 -(3 + 5)? ]? = 4(小時);(3)乙管中途關閉的時間是:[(3 + 5)? - 60 ] ? = 4(小時)。
三、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改革評價學生的方法
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并不是讓每個學生,及其每個方面都要按統(tǒng)一規(guī)格平均發(fā)展。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每個學生學習有價值、讓個性差異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備課用一種模式,上課用一種方法,考試用一把尺子,評價用什么樣的標準是現(xiàn)行教育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我注意首先應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差異。正如世界上尋不見完全雷同的一對樹葉一樣,人海茫茫、教海無邊,我們既找不到兩個完全相似的學生,也不會找到能適合任何學生的一種通用的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去關注、去研究學生的差異,以便找到個性化教學的依據(jù)。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應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采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其次,在評價學生時,我注意面向全體學生。傳統(tǒng)的教師以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作為評價的惟一尺度,且具有甄別和選拔的“精英主義”功能傾向。這壓抑了大部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潛能,使他們成為應試教育下潛在的犧牲品。因此我們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最后,現(xiàn)代評價尺度和質量的提高?,F(xiàn)代評價要求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語言邏輯和數(shù)理邏輯方面的發(fā)展,因此我注意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建立新的評價指標和改革評價方法,發(fā)展學生其他各個方面的潛能,諸如與人交往的能力、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實踐中運用數(shù)學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