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瑞
耶律楚材(1190—1244),元代的朝廷重臣,為成吉思汗、窩闊臺兩朝作出重要貢獻(xiàn),官至中書令,晚號玉泉老人。
為什么耶律楚材要以玉泉為號?他生長居住在北京,也居住在這十里飄香的西山。西山又名小清涼。春夏之時,晴云碧樹,鳥語花香;深秋季節(jié),滿山紅葉;冬日晴空,積雪皚皚,氣象萬千。這些足以令人賞心悅目。更有那山中諸多的廟宇,深深吸引了他,以致對這片土地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
仁者愛山,智者愛水
玉泉山,山水兼?zhèn)?,景色?yōu)美。山因泉而得名。泉水之盛,隨地而出,十分豐沛。玉泉山的泉水逶迤曲折,自上流下,宛若長虹,故又稱“玉泉垂虹”,為燕京八景之一。
玉泉山的主要泉源有三個:一在山西南,泉水深淺莫測;一在山腳,泉水甘洌;一在山南,有巨穴,泉水自石罅中出,噴起三尺多高。泉水涌出后,形成三丈多寬的池水,又名玉泉池。據(jù)《日下舊聞考》于敏中等人的實地考察,泉水噴出水面還有半尺多高。噴泉有如千萬顆珍珠涌起,散落水面,十分壯觀。人們又稱之為噴雪泉。泉水的聲音如同許多玉佩相擊,傳出悅耳動聽的美妙音響。泉水清澈碧透,就連水下的沙石水草,皆可一一辨認(rèn)。在泉邊,全身心都能得到極大的享受。據(jù)目擊者講,上世紀(jì)60年代,山上的泉眼還有水,至七八十年代以后,地下水位下降,泉水便消失了。
如此美妙的景色,自然會引來許多人文景觀和傳說。玉泉山上有觀音閣或稱觀音寺。寺隨山勢而建。進(jìn)寺門后有石洞,又稱為觀音洞。洞上有呂公巖。巖下有一深潭,一丈多寬,水凈苔深。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經(jīng)常往來玉泉山,巖洞便是他晏坐休息之處。仙人飄然而去,又留下了呂公洞的名字。因為這里的景色,或是沾有傳說的仙山,金章宗的行宮芙蓉殿便建在這里。山上還有看花臺和卷幔樓?!坝袢倍志涂淘谏窖律稀?/p>
玉泉山腳下有崇真觀。觀外小澗環(huán)流,清澈見底。前面壘石為臺,下面用磚砌成方池。池上建有小屋,名靈淵齋。玉泉山下還有元世祖建的昭化寺。
玉泉山的著名景觀是華嚴(yán)寺。它分上下兩處。據(jù)《長安客話》載,華嚴(yán)寺曾有三個舊地基,都是遼金元幾代皇帝游幸之地。到了明代的正統(tǒng)年間,又進(jìn)行了修建,形成上華嚴(yán)寺、下華嚴(yán)寺。寺的匾額是明英宗朱祁鎮(zhèn)敕賜。到了明代嘉靖庚戌年,蒙古族入侵北京,上下華嚴(yán)寺遭到毀壞,成為一片平地。
華嚴(yán)寺有兩個石洞:一個叫嚴(yán)寺洞,在半山腰,窄小得如鼠穴一樣,里面的道路非常險要。一個為七真洞,有人又稱翠華洞,在寺殿的后面。洞有數(shù)十步深。洞中石壁上鐫刻著耶律楚材的《鷓鴣天》一詞:“花界傾頹事已遷,浩歌遙望意茫然。江山王氣空千劫,桃李春風(fēng)又一年。橫翠嶂,架寒煙。野花平碧怨啼鵑。不知何限人間夢,并觸沉思到酒邊?!泵鞔髮W(xué)士夏言也有《鷓鴣天》一詞和于石壁上:“人世滄桑有變遷,靈巖玉洞自巋然。朝衣幾共游山日,佛界仍存刻石年。嗟歲月,惜風(fēng)煙,等閑花發(fā)又啼鵑。只將彩筆題僧壁,玉帶長留向日邊。”登上玉泉山之巔,下望華嚴(yán)寺,如在煙云縹緲中,神秀蒼郁,為玉泉山增加了靈氣。
華嚴(yán)寺右邊半里,為金山寺。山上有玉龍洞。洞里涌出泉水,前人用磚石蓋上,成為約五里多長的暗渠,流入西湖。人們稱它為龍泉。山上建有望湖亭。華嚴(yán)寺北邊的石壁非常高險,有泉水噴出,聲如撕裂布帛,俗稱為裂帛泉。
歷代許多皇帝都喜愛玉泉山。清帝康熙對玉泉山大加修葺。乾隆帝又進(jìn)一步完善,并賜名靜明園,成為清代的三山五園之一。有御筆書題為“玉泉趵突”,更突出了玉泉水的位置。乾隆皇帝還在泉邊題寫了兩塊石碑:左刊“天下第一泉”五個大字,給此泉以評價;右刊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記,釋明了玉泉之水“質(zhì)輕而味甘”,刊為天下第一的理由。
年代的久遠(yuǎn),明代前的景觀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有些也無法考證。有人尋找過耶律楚材的題壁詩,也沒能看到,不知是沒找準(zhǔn)地點,還是洞壁巖石風(fēng)化,字跡難以辨認(rèn)。耶律楚材號湛然居士,想必常到華嚴(yán)寺中。其實,題壁詩的有無顯得不很重要,那無形的詩句已經(jīng)鐫刻在歷史的記憶之中。
輔君良相
耶律楚材是遼代東丹王突欲的八世孫。父親給金世宗做過尚書右丞。耶律楚材也曾為金章宗當(dāng)過官?!督鹗贰飞险f他:“博極群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shù)數(shù)、釋、老、醫(yī)卜之說?!毕鹿P寫文章,文思泉涌,猶如事先構(gòu)思好了一樣。
元太祖聽說他的才氣后,召見耶律楚材,見此人“身長八尺,美髯宏聲”,稱贊一番后說,遼與金是世代仇敵,朕替你雪恨。耶律楚材說,我的祖輩在他們手下做事,即為君臣,怎敢仇君呢!元太祖覺得他的話合乎情理,很是喜歡,便把他留在身邊,不稱其名,只叫“吾圖撒合里”,即長髯人。
有個人叫常八斤,是造弓的巧匠,經(jīng)常自恃地對元太祖說,國家正在打仗用武,耶律楚材一介書生何用!耶律楚材說,治弓當(dāng)然要用造弓的匠人;圖謀天下的人,豈能不用治天下的匠人呢!元太祖聽后,非常高興,日漸重用。一次,元太祖指著耶律楚材對元太宗說,此人是天賜給我們家的,以后國家的大事小情都委托給他來辦。
元朝規(guī)定:攻城時,幫助城內(nèi)放箭扔石的人,攻下城后,一律處死。元太祖征戰(zhàn)南方。汴梁即開封城即將攻克。大將速不臺上奏:攻城這么長時間,將士多有死傷,攻下城后,全城的人都應(yīng)該殺死。耶律楚材得知后,馬上進(jìn)見元太祖說,將士在外風(fēng)餐露宿十幾年,圖的就是土地和人民。只有地而沒有人,打仗還有什么意義呢!元太祖猶豫不決。耶律楚材進(jìn)一步說,能工巧匠,收藏大戶,都匯集在人民之中,如果全都?xì)⑺?,將一無所獲。元太祖終于同意了他的建議。當(dāng)時,汴梁城的人口共有147萬之多,全城免于一劫!
有人誣告耶律楚材,說他違法。元帝大怒,把耶律楚材綁了起來。之后,立刻后悔,命令松綁。耶律楚材不肯解綁說,陛下綁我,是我有罪,應(yīng)當(dāng)在百官面前說清楚,罪在不赦。現(xiàn)在松綁是無罪,怎能這樣輕易反復(fù),如同兒戲一般。今后國家有了大事,又當(dāng)怎么處理!文武官員聽后,大驚失色。元帝馬上說,朕雖是皇帝,難道就沒有過錯嗎?又用好言相勸一番。
這樣的君主也十分難得。耶律楚材接著陳述了國家應(yīng)該做的十件事:“信賞罰,正名分,給俸祿,官功臣,考殿最,均科差,選工匠,務(wù)農(nóng)桑,定土貢,制漕運(yùn)?!笔椪撸泻蠈嶋H,元帝全都實施。
元帝嗜酒,每天與大臣暢飲不止。耶律楚材勸過多次也不聽。一次,耶律楚材找到一個酒槽的鐵口對元帝說,酒曲腐蝕器物,鐵都不例外,何況五臟?元帝立刻醒悟了,對身邊的近臣說,你們愛君憂國之心,誰能比得上吾圖撒合里呢!
耶律楚材常說,興一利不如除一害,生一事不若減一事。人們認(rèn)為是至理名言。
元帝去世,皇后乃馬真氏主持朝政,崇信奸臣。耶律楚材作為兩朝元老,常當(dāng)面直言自己的見解。文臣武將都為他捏著一把汗。一次,耶律楚材為修改國家法令的事與帝后辯論不止,最后大聲說:“老臣事太祖、太宗三十余年,無負(fù)于國,皇后亦豈能無罪殺臣也?!睘榱藝遥岬靡簧韯?。帝后深感震撼。
耶律楚材終年55歲?;屎蟊矗o以厚葬。這時還有人誣陷說,耶律楚材當(dāng)了這么長時間丞相,“天下貢賦,半入其家”?;屎笈扇朔磸?fù)去查看,家中只有十幾只琴阮,及古今書畫、金石、遺文數(shù)千卷而已。這是他的喜好和境界。皇后追封耶律楚材為廣寧王,謚文正,給予一個大臣最高的評價。
長眠甕山
耶律楚材就這樣平靜地走了。葬禮的薄厚對于他來說,都是身后之事。他思念的還是長年生活著的這片土地,眷戀這里的山山水水。他死在蒙古高原,遺愿還是葬在與玉泉山相比鄰的甕山。甕山土色純黑,地勢不張揚(yáng),風(fēng)水又很好,前臨西湖,后倚金山。袁廷玉詩“玉泉東畔甕山陽,水抱孤村地脈長”說的就是此地。
據(jù)志書記載,明末崇禎時,耶律丞相祠內(nèi),墓前的石像還在。耶律楚材和夫人的石像,端坐在田間路上。耶律楚材的雕像,三縷長髯,飄然過膝。
當(dāng)時,甕山上住著農(nóng)家,依山而居,水池草亭,院墻下放著桔槔、鋤、犁等農(nóng)用工具。向山下看,玉泉山流下的泉水匯集成西湖,綠水茫茫,當(dāng)?shù)厝朔Q大泊湖?!堕L安客話》描寫為:“環(huán)湖十余里,荷薄菱芡,與夫沙禽水鳥,出沒隱見于天光云影中,可稱絕勝。”向西看,水田如棋盤,分布整齊,酷似江南水鄉(xiāng)。當(dāng)?shù)厝艘徽f西湖,必稱西湖景。這樣山清水秀的自然人文景觀,當(dāng)然是耶律楚材心中理想的地方。
耶律楚材對元初規(guī)章制度的建立,尊孔奉儒之風(fēng)作出重要貢獻(xiàn),產(chǎn)生巨大影響。忽必烈繼位后,非常敬重這位老臣,于中統(tǒng)二年,重修了陵墓。
沿用金代的舊名,元代天歷二年,在甕山西、西湖旁建造了護(hù)圣寺,又稱大承天護(hù)圣寺。廟宇規(guī)模巨制,壯麗恢弘。寺的前面還建起三個古臺:駐蹕臺、看花臺、釣魚臺,相傳是元代皇帝游樂更衣的地方。寺前立有石碑,上面刻有蒙文。寺后的毗盧閣有幾丈高。站在毗盧閣上憑欄遠(yuǎn)望,護(hù)圣寺全景映入眼簾。
明宣德二年,對寺進(jìn)行了重修,改名為功德寺。建寺“花費(fèi)數(shù)十萬緡”,都是板庵大覺禪師募集來的。禪師有絕技,做了一個特大木球,繪上五彩,起名叫使者。板庵禪師每見侯門貴族,使者便用頭點地,如磕頭一樣。大家很高興,歡迎它來,紛紛出錢施舍。
明宣宗曾駐蹕寺內(nèi),并建起一座御制石碑。此后,多有皇帝在此居住。嘉靖時,明世宗駐蹕功德寺,見金剛像猙獰,一時心悸發(fā)怒,找了個借口,說僧人冒用皇帝之名,行不法之實,而拆毀了寺廟。此后,寺中只剩下了兩行蒼松翠柏。
關(guān)于甕山還有一段故事。相傳,以前有一老人居于山中,離去很久。一天,他忽然回來了,對人說,山腳下突起的山石中,有一塊凹陷下去的地方,那里有個甕之類的東西。之后便有人去挖鑿,果然出來一個石甕,比一般的甕大幾倍,上面雕飾著花草魚蟲文字,不能辨認(rèn)。甕里還放著十幾件寶物,老人全都拿走了,然后把石甕放在了甕山的西面,并留下預(yù)言:“石甕徙,貧帝里?!碑?dāng)時,誰也沒拿老人的話當(dāng)回事。
嘉靖初年,石甕忽然不知去向。后來有人傳說:“京師在弘治時,世臣富;正德時,內(nèi)豎富;嘉靖時,商富;隆慶時,俠富。”不論老人的話是否應(yīng)驗,此后,明朝的國力物力漸漸削弱倒是現(xiàn)實。
明弘治七年,助圣夫人羅氏又在甕山上建造了圓靜寺,也稱甕山寺。圓靜寺依順山勢建構(gòu),路上用磚石修了臺階,游客可以拾級而上。山頂建有房屋叫雪洞,俯瞰山下,水田、西湖、遠(yuǎn)村,綿亙無際,意境幽遠(yuǎn)。
清代乾隆皇帝為母親做60大壽,對這片山水大加改造,修建清漪園。甕山賜名萬壽山。功德寺改為大報恩延壽寺,立有御書額工御制碑。西湖挖掘擴(kuò)大,改名為昆明湖,用來為健銳營操練水軍。至于現(xiàn)在所稱頤和園,那是慈禧太后重又修建的事了。
此時,耶律楚材墓已荒蕪多年。明代后,祠已倒塌,殘碑?dāng)囗佟⑹R石虎散落四處,只有墓前的翁仲還立在那里。據(jù)《帝京景物略》記載,明朝天啟七年的一個夏夜,有百十只螢火蟲落在了翁仲的頭上,當(dāng)?shù)厝丝吹胶?,立刻驚呼:石人眼睛發(fā)光了。等到天亮,人們一起推倒并砸毀了翁仲。等到夜里,螢火蟲又飛回來,無處落,便落到了樹上。人們看到,又驚呼起來,連夜拿著鋤頭趕到。一看,才知是螢火蟲。
對于耶律楚材墓,乾隆皇帝沒有漠視,作為一代君主,對前代的朝廷良臣,正可行褒賢勸忠之道。墓地離園門很近,考慮到整體和諧,培土為山,以作遮掩,于十五年,在遺址上修建祠宇三楹,使人有祭奠之地,并立有御制碑,親寫詩文:“曜質(zhì)潛靈總幻觀,所嘉忠赤一心殫。無知幸免稱冥漠,有墓還同封比干。窀穸即仍非改卜,堂基未沒為重完。摛文表德輝貞石,臣則千秋定不刊?!庇置滩可袝粲啥卦诒笞珜懥吮摹?/p>
光緒時,又重修了耶律楚材墓。墓地就在今天頤和園文昌閣。元代的古跡不能再現(xiàn)了。有幸的是,1979年昆明湖清淤時,出土了一尊忽必烈重修陵墓時神道上的翁仲,不知何時被埋進(jìn)湖里。這尊翁仲完好如初,理論上,不是故事里說到的那一尊。石雕現(xiàn)保存在祠內(nèi)。
站在耶律楚材墓旁,向西望去,昆明湖碧波蕩漾,遠(yuǎn)處連綿起伏的西山,映襯出秀美的玉泉山。山巔的寶塔如生花之筆,突出了玉峰塔影。渾然天成,一幅鴻篇巨制的國畫。體會耶律楚材,得到安慰的恰是這如詩般的圖畫。
作者單位: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