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植
夢想,是激勵人們?yōu)橹畩^斗,并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夢想之于人如同黑夜里的北斗七星,指引著前進的方向。一個人沒有夢想就失去了靈魂,一個民族沒有夢想就喪失了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是一個有夢想、敢擔當的偉大民族。中國人已經把過去的一個個夢想變?yōu)榱爽F實:神九飛天、嫦娥攬月、蛟龍入海、航母下水,讓我們從中看到了夢想的力量。
今天,全國老百姓茶余飯后談論的一個熱詞高度濃縮了夢想精神和力量——這就是“中國夢”。每個時代,每個民族,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夢想,而有著豐富內涵和強大感召力的“中國夢”無疑體現了中國人夢想的最大公約數,堪稱當代全體中華兒女的“同一個夢想”。這夢想似曾相識,它并不只是來自2008年的北京奧運,也不只是來自1979年還是小漁村的深圳,甚至也不只來自1949年的天安門。它來自哪里?將帶領中國人走向何方?
一、夢的呼喚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何為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并表示“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會實現”。2013年3月1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已當選國家主席和國家軍委主席的習總書記再次對“中國夢”作了系統闡述:“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绷暱倳涥P于“中國夢”的論述生動詮釋了中國自近代以來大批革命者、建設者、改革者引領全體中華兒女團結拼搏、不斷求索,并為之不懈奮斗的的歷史。
今天的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升為世界第二位,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穩(wěn)步推進,人民生活比起我們的祖父輩有了極大改善。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國家發(fā)展面臨前所未有機遇的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從國內來看,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發(fā)展不平衡的狀況并未從根本上改變。改革已處于深水區(qū),一些發(fā)展中的瓶頸——諸如交通擁堵、環(huán)境污染、城鄉(xiāng)二元化結構、收入分配體制等問題制約著中國前進的步伐。從國際上來看,配合美國“重返亞洲”戰(zhàn)略,敵對勢力以壓促變的暗潮在涌動,某些國家政客、學者甚至在醞釀著挑動中國周邊矛盾,激化周邊局勢而坐收漁利的陰謀。一時間,朝鮮半島形勢變幻莫測,東海、南海風高浪急。復興征途上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如何凝聚力量,以有效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與挑戰(zhàn)是擺在全黨面前的重大課題。在這種形勢下,習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構想最大限度地匯集了全社會發(fā)展的共識,最大限度地貼近了每個人心中的憧憬,用老百姓的話語清新表達嚴肅的政治理念,勾畫出國家發(fā)展的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正是黨心所向、民心所向。“中國夢”不矯情、不刻板,它給黨的理論,也必將給黨的實踐注入新鮮的血液?!爸袊鴫簟笔菍θh、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深情呼喚,是對茫茫大海上航行的中國這艘巨輪的深情呼喚,如同耀眼的燈塔指引著巨輪破浪前進的方向。
二、夢的緣起
近代以來的中國如同一頭沉睡的雄獅,固步自封地做起“天朝上國”的美夢。鴉片戰(zhàn)爭的炮聲給了夜郎自大的中國人無情的猛擊,從此中國進入了長達一百多年的衰落期,戰(zhàn)爭、條約、割地、賠款,這些帶血的詞眼在刺痛中國知識分子的同時,也教會了中國人近代國際關系的鐵律:“落后就要挨打?!?/p>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有著5000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從來都不會向任何強權屈服。從1840年起,為實現民族獨立解放、國家振興的夢想,無數仁人志士前仆后繼、不懈奮斗。林則徐、洪秀全、左宗棠、鄧世昌、康有為、孫中山……這一個個熟悉的姓名早已載入中國近代史冊,而真正帶領中國人民實現這一夢想的,是中國共產黨。黨在成立之初的一大上,就提出了以無產階級革命軍隊推翻資產階級政權,消滅資本家私有制為主要內容的黨綱。二大在近代史上首次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此后不久,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始了波瀾壯闊的革命戰(zhàn)爭。這些記憶堪稱是今天偉大“中國夢”的緣起。
黨在隨后的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取得了工農業(yè)和國防現代化建設的一系列偉大成就?!拔幕蟾锩睍r期國民經濟遭受重創(chuàng),隨后的兩年徘徊時期又停滯不前,然而黨仍然克服了重重風險與挑戰(zhàn),并最終使我們扭轉方向,沿著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前進。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唱著《在希望的田野上》開始了新的奮斗。這個時期中國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極大改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呈現出一片盎然生機。當然,如前所述,我們今天在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同時還存在不少不容回避的問題。處理好發(fā)展中的這些問題并繼續(xù)不懈奮斗,那么“中國夢”所描繪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天就必將到來。而適時提出“中國夢”這一中華兒女共同愿景正是適應黨和國家發(fā)展新階段、新形勢的需要。
中國共產黨92年的奮斗歷程為圓“中國夢”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共產黨人永遠不會忘記民主革命28年間所經歷的血雨腥風,永遠不會忘記新中國成立以來為實現國強民富的夢想所付出的種種艱辛。當代共產黨人也準備為圓“中國夢”,為民族復興而貢獻全部智慧和力量,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
三、追夢前行
中華民族在追求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上已經歷了多年從理論到實踐的艱苦探索。
民族復興這個奮斗目標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引起了理論界、學術界的廣泛討論,有學者把復興目標分解為具體的量化指標,甚至還有計算出復興完成率的百分比,社會上見仁見智、眾說紛紜。作為凝聚全社會共識的“中國夢”雖有最大程度的共性,對于每個人而言,又存在自身的個人認識。究竟我們夢歸何方?我們的動力源自哪里,依靠力量又從何來?我們的復興之路該如何走得穩(wěn),走下去并走到底?這些問題要準確回答并非易事。
“中國夢”是現階段全民族、全社會的最高理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是存在于理想中的,也是立足于現實中的。過去,理想、信念領域曾經出現“超英趕美”等不切實際的口號,給黨的事業(yè)造成損失。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漸漸告別了過去革命掛帥、口號盛行的特征,開始走上了更加求真務實的道路。但是求真務實并不是輕視理想、信念的代名詞。從“兩手抓”到“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再到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理想、信念等思想文化領域一直都是黨高度重視的陣地。實際工作中,個別地方領導存在重經濟建設、輕思想文化建設等領域的傾向。不是黨不去抓,只是因為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導致這些傾向被成就所掩蓋。加之蘇聯解體以來,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時期,這就形成經濟浪潮席卷下的社會理想、信念的沙漠化,造成貪污腐敗、奢侈浪費等種種亂象。這無疑警示著我們,前進的道路絕不平坦,不時會有霧霾籠罩,如果沒有理想、信念支撐就難以走下去,不小心甚至還可能摔下懸崖。
“中國夢”的提出點燃了青年人理想的火炬,照亮了人們前進的方向,開啟了新的激情燃燒的歲月。中國的復興之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在黨的領導下積極穩(wěn)妥、循序漸進地推進改革,從而實現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跨越。
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夢得精彩,夢得溫馨,夢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每一個中華兒女不僅不必羞澀,而且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抒發(fā)自己的“中國夢”,追求自己的“中國夢”。
習總書記用了“三個必須”來指明實現“中國夢”的路徑:“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边@是在對黨的歷史經驗科學總結基礎上所指出的共圓“中國夢”的唯一正確道路。
四、超越夢想
只有把夢想變?yōu)楝F實,才能超越夢想這一階段。因此與其說是超越夢想,更準確地毋寧說是奮力去實現夢想。然而夢想通常都是我們心底最深的渴望,當它真正變?yōu)楝F實的時候,足以使我們感受到超越夢想的喜悅。
沒有夢想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但是只會做夢的民族,夢想將會化為南柯一夢。學習領會偉大“中國夢”活動如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或是一陣風似地應付領導的要求,將難以取得真正的效果。追夢之旅更不容易。有的人堅持不懈,為伊消得人憔悴;有的人半途而廢,碌碌無為。一定要牢固樹立遠大理想,要經得起工作的挫折和生活的磨礪,要扛得住各種誘惑。做工作,干事業(yè),只要心中抱定要干就干出成就的信念,就會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鉆一行。付出了辛勤、努力與汗水,夢想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讓夢想照亮現實:古今中外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是國家還是個人,實現夢想的道路絕不是一帆風順的。黨是領導人民實現“中國夢”的主心骨,黨員干部要在形形色色的風險、挑戰(zhàn)面前經得起考驗,既要胸懷夢想、又要腳踏實地。政府有關部門遇到困難不回避,不繞圈,既不能被眼前困難攪得眼花繚亂,陷入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怪圈;也不能對某些存在的問題視若無睹,陷入文山會海、自娛自樂的泥潭。黨和政府把自己的工作辦得更好了,中國的事情就沒有辦不好的,實現偉大“中國夢”也將是中國成功發(fā)展的必然。
從1840年算起,為了民族的復興,中國人已經為之奮斗了170多年,正如一句歌詞:“不在乎等待幾多輪回,不在乎歡笑伴著淚水”。中國的未來就掌握在每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手里。習近平總書記激勵我們:“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chuàng)造出來。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記使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不可戰(zhàn)勝的磅礴力量。”
我們這一代人正在譜寫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新的歷史篇章,讓我們共同努力去超越夢想,向著夢想成真的那天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