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教育的內容,一旦和利益掛鉤,就會偏離教育的本旨,英語概莫能外
不知起于何時,英語已經成為各級各類考核、測試中的必備科目。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乃至研究生階段,不論他的專業(yè)如何,此生是否和英語相關,都要接受至少十五年甚至二十年持續(xù)不斷的英語教育和考試。而最近就常常聽到導師因為英語攔路而與專業(yè)優(yōu)異的學生失之交臂的消息,長令導師惋惜不已。而另一種情形則是,學了很久們也很努力,卻落了個啞巴英語。筆者曾經在大學時代的一位同學,剛剛考完GRE,大家正在宿舍為其慶祝,外面有人搞怪,咚咚咚敲門,該同學隨口一句“Who is you?”引來滿屋的瞠目結舌。同學臊紅了臉,尷尬地自我解嘲。其實有過大學經歷的人都知道,這種現(xiàn)象很普遍,當年大學所謂的“英語角”之類,實際上很大程度上在傳播著錯誤。筆者自己曾經在大學時代教過八、九期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漢語暑期班,其中有一年他們的領隊是華人移民,筆者向其請教:倘有人向你致謝,通常應該如何回復?該領隊支吾不清,說明其交往范圍基本在華人圈。結果一個美國學生聳聳肩,一攤手:“Thats ok.”簡潔、明確而生動,這就是生活中活著的語言,書本上教的“標準答案”:“that is all right”在崇尚自由的美國學生看來是非常拗口的。另外一次,筆者和一位美國學生外出,走累了商量要不要打車,美國學生說:“If you dont want to, we dont have to.”很美很有趣。類似這樣的表達,在筆者的心中曾經回味很久,他遠比我們英語教科書中的表達來得自然、生動而實用。語言就是一個工具,工具首先的就是要使用。英語尤其應該這樣。但我們的英語教育漸漸脫離了實際,演變成一種國人之間的相互刁難。從小學開始的各類英語補習、應試培訓、強化提高等,基本和實際運用沒有關系。他們完全可能張不開嘴、聽不懂話。卻成為學生之間競爭的一個籌碼。而且為此付上沉重的代價。包括時間、人力和金錢。英語教育以至失語,值得反思。教育的內容,一旦和利益掛鉤,就會偏離教育的本旨。英語概莫能外,一旦成為升學、擇校、晉職的籌碼,種種以此為生的利益鏈條會相應產生,各種機構、人員會盯在這根鏈條上吮吸、榨取。而它早已和國民掌握英語并在對外交流中的運用南轅北轍了。我們一方面應該正視國家重視英語教學數(shù)十年所取得的成就,但也應該把英語教學的效果和我們的巨大投入相匹配,給我們國民更好、更簡潔、更行之有效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偨Y而言,不外幾條:一方面應該有好的環(huán)境。好的環(huán)境除了國家提供之外,個人也需要有勇氣去尋找和嘗試。語言需要環(huán)境,外地人在北京,常常說不出家鄉(xiāng)話,沒有老鄉(xiāng)的陪襯,那種產生于聲調、動作、表情之間的鄉(xiāng)韻,是不可能空其所對而表達出來的。國人學英語,最大的問題是膽怯,不敢在人前露短,結果常常是筆頭很厲害,口頭很笨拙。近年國門大開,尋找一個語言伙伴應該不是難事,需要的仍然是勇氣。另外就是教師的培養(yǎng),如果教學的老師沒有很好的語言訓練,恐怕希望他教出地道的英語也難。再有就是教材的編寫,一定請講母語的人參與,把教材和實際運用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習變得生動、生活而有效。須知我國在英語教育上的投入不可計量,不說國家的投入,僅僅家長、學生和社會所動用的資源根本無法統(tǒng)計,所以,它的靈魂——教材和教法,一點馬虎不得。就如現(xiàn)今我們在英語教學上的投入而言,我們的產出與之相差太懸殊。一個民族,全體受教育國民用如此長的時間、如此大的體力和投入來學習另外一種語言,甚至付上耽誤學好本國語言的代價,這是當今令人錯愕的文化事件。最后,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的一切考核和測試方式。什么時候、什么專業(yè)應該學英語、考英語以及應該怎么考,都應該認真加以總結和實施。對于在考核中存在的問題一定要正視和重視,并且根據(jù)實際情況加以研究并解決。同時,對于各級各類不必要的培訓班、提高班,徒然浪費學生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按照魯迅先生的說法,這無異于圖財害命,則應該堅決取締。責任編輯 陳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