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別讓奇葩神題淪陷于“標準答案”
近日,微博上出現(xiàn)了一道小學數(shù)學神題,放倒眾網(wǎng)友。有網(wǎng)友稱,居然連題目啥意思都沒看懂,智商急需充值。這道奇葩數(shù)學題是:“根據(jù)節(jié)奏,寫出乘法算式(一組擬聲詞):1.叮叮叮,叮叮叮;2.啊,啊,啊,??;3.嗚嗚嗚,嗚嗚嗚;4.喵喵,喵喵,喵喵?!庇芯W(wǎng)友吐槽,這道神題估計連研究生也未必能做出來。也有網(wǎng)友表示,解出此題并不難,該題旨在找出擬聲詞的規(guī)律,此題的正確答案分別是3×2;1×4;3×2;2×3。
神題,多少有啟發(fā)學生思維的意思。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出現(xiàn)神題不可怕,可怕的是,神題遭遇的卻是標準答案。面對奇葩神題,該給予孩子寬容,不妨將其當作是對孩子的思維訓練。
荒唐 河北多名教師因送子女出縣讀書被調至偏遠鄉(xiāng)村
韓真至今記得,他的工作崗位被調整,與他將上初中的孩子從河北省南和縣轉至縣外一所更好的學校就讀,發(fā)生在同一天。在這之前,韓真在南和縣最好的高中——南和縣第一中學已經(jīng)任教14年。
在韓真工作被調整的前幾天,南和一中宣布了一項規(guī)定:凡是教師子女,中小學階段必須在本縣就讀。將子女轉學到外地的教師,將被調離原工作單位,到該縣較偏遠鄉(xiāng)村任教,且不能再評先、評優(yōu)、評職稱。
目前,南和縣最好的初中是南和縣實驗中學,每年中考全縣前100名中有80多名都是實驗中學的學生,而這80多人基本都去了臨近的邢臺、衡水的重點高中就讀。
教育均衡發(fā)展不能只靠政策強制執(zhí)行,更不能犧牲教師和孩子的權利。把孩子當作搞好教育的實驗品,這樣做是對孩子未來的極度不負責。
辛酸 環(huán)衛(wèi)工人曬饅頭當干糧 只為省錢給老伴
“這是什么?”“墻上咋擺著6個饅頭?”不久前,河南省鄭州市緊貼著墻邊趕路的一名女士在途經(jīng)鄭州市科源路科新路口時,被西南角圍墻上一排擺放整齊的白色物品吸引住了。
就在這名女士帶著疑問離開不久,一名清潔工蹬著三輪車來到了這里。
停穩(wěn)車子,清潔工踮起腳尖,把圍墻上的6個饅頭全都拿了下來。之后清潔工滿意地笑了:“干活下力氣,餓得快,曬干的饃最擋餓?!?/p>
這名清潔工名叫王祥華。6個從圍墻上取下來的饅頭,是他干活時的“干糧”。
在老王的生活中,啃干饃就開水早已成為一種習慣。除了擋餓,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老伴看病需要錢,我一定得節(jié)省?!钡珜τ谖磥淼纳?,老王充滿信心:“現(xiàn)在,俺倆加一塊兒一個月能掙2000多元。等攢下錢了,多給孫子買幾件新衣裳。”
中國很大,也很復雜,我們在享受豐裕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不要忘了有人還在溫飽線上掙扎。把目光投向社會更多的角落,也許會有不一樣的志向。
警示 名校碩士求職一年終有著落:因家庭地址被招錄
剛升入研三的楊筱逸,認為她的求職標簽幾近完美——“本科‘211”“碩士‘985”“北京本地人”,甚至畢業(yè)于北京市東城區(qū)知名高中。她以為這是一個堅固的“整體實力”,但是,求職一年她發(fā)現(xiàn),“真的不知道哪個能幫助你”。
最終楊筱逸的工作塵埃落定,“起關鍵作用的卻是微不足道‘一磚一瓦”。
“3月,我找到工作了,今天就簽約,這是一年里最開心的日子。”楊筱逸的簽約對象是地方國企,職位是做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當時,這家公司參加了研究生專場招聘會。但讓這家企業(yè)的招聘人員能夠在幾個月后還想起她、打電話給她的原因,居然是因為她家離招聘人員家并不遠,所以招聘者對她有印象,翻出了她的簡歷。
看似最沒有用的地址信息,恰恰是幫助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名牌大學碩士生的光環(huán)還抵不過北京市的一個家庭地址,是教育的無奈,還是對個人的諷刺?也許兼而有之。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明白,如果你在學校虛度年華,是連那萬一的機會都沒有的。
無奈 “功利化游泳班” 制造安全隱患
讓孩子學會游泳,如今已經(jīng)成了很多家庭為孩子安排的暑期必修課。游泳的確是一項對健康有益的運動,學會游泳,不僅意味著掌握了一項生存技能,更是孩子們在酷暑中鍛煉身體的絕佳運動方式。而學游泳的過程,本身也是對孩子毅力與品質的歷練。
然而,2013年7月26號,重慶一位8歲的女童,就是在培訓班學游泳時,因為不愿意學,哭著跪在地上,卻被女游泳教練強行拖行數(shù)米丟進水中溺水,并且任其掙扎至休克數(shù)分鐘后才拖上岸。最后,女童在救生員為其進行心臟恢復按摩半小時無效后身亡。
教得快不快、多長時間包會,如果成為對游泳教練的單一評價標準,就會偏離了這項運動積極健康的初衷,也注定會埋下安全隱患。
復雜 北京女童擺攤 父親被圍毆案現(xiàn)波折
40歲的田先生是北京一家雜志社的副社長。2013年7月初,田先生想讓女兒參加社會實踐,增強交際能力,培養(yǎng)生存能力。在征得女兒同意后,田先生和女兒開始在北京前海擺地攤賣小臺燈、多色燈等。田先生稱,2013年7月25日晚,他和女兒已經(jīng)準備收攤,3輛裝著城管的車停在了他和女兒的攤子面前,開始打人,最終田先生受傷多處。該事件被曝光后迅速引發(fā)熱議。
但隨后有網(wǎng)友稱,田先生在前一天已經(jīng)被城管勸離的情況下,第二天仍到原地擺攤。網(wǎng)友“北京-流星不流淚”表示,她所看到的,是田先生的女兒先踢了執(zhí)法人員一腳,而田先生也不斷地謾罵,并試圖踹車門進行挑釁。面對質疑,田先生也對事件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承認自己的確動了手,但自己絕不是先動手的那一個。
城管打人實應嚴懲,而挑戰(zhàn)自我,參加社會實踐也應守法,田先生也應了解擅自占道經(jīng)營擺攤違反法規(guī),要從小給孩子樹立法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