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
舊時手工行業(yè)大多屬三教九流,都有自己的祖師爺。這些祖師爺中,有些是直接或間接開創(chuàng)、扶持本行業(yè)的人,有些純屬偶然,更有些是后人強行安上去的。有的幾個行業(yè)共用一個祖師爺,像絲織、剃頭、糕點等都拿關羽做祖師爺,而有的則是一個行業(yè)有好幾個祖師爺,像鹽業(yè)就有管仲、蚩尤、張飛、炎帝、魯班等。
“三百六十行,無祖不立。”做得好,要說是“祖師爺賞飯吃”;做得不好,也只好賴“祖師爺不賞飯吃”。
老子不會打鐵
老子過潼關,寫下了八百言《道德經(jīng)》,因此被尊為道教祖師,這十分合情合理??伤€有一個身份是鐵匠的祖師,這就有點牽強了。老子一介書生,怎么可能會打鐵?不過,他有一個“煉丹爐”——就是燒制孫悟空那個八卦爐,這個爐就與鐵匠打鐵的爐掛上了鉤,一不小心就成了鐵匠祖師。大概鐵匠自知底氣不足,就說老子的一個徒弟是鐵匠,在鐵匠爐前給老子的嫡傳弟子——所有道士們留了三尺三的地方,但凡道士走進鐵匠鋪,起碼要茶水招待一番。
建筑業(yè)的所有行業(yè)都尊魯班為祖師爺,不是因為他干這行最早,而是因為他干得最好。魯班門下弟子多,木匠、石匠、泥匠、棚匠、繩匠,前幾個還有譜,繩匠憑什么呢?依據(jù)大概就是“木曲中規(guī),輮以為輪”了。做車輪的是木匠,但你離不開繩子!有一個傳說,木匠、瓦匠、石匠出師時,魯班分別給了木匠、瓦匠一根線。到了石匠,線沒有了,石匠就去找?guī)熌?。師娘正在納鞋底,便把鞋底繩給了他,所以石匠的線略粗些。
魯班的弟子,涉及建筑各行各業(yè),但他多不過關羽,典當、算命、香燭、蠶業(yè)、絲織、糕點都尊關羽為祖師爺,關羽還有一個兼職,就是武財神,在某些地方,凡是和江湖有關,經(jīng)營有關,都供奉他,常見香港警匪片里面,警察和黑社會都供奉關二爺。有人疑問,二郎神才是掌管秩序的神啊,為什么拜關二爺,其實,拜關羽拜的是他的忠義。張飛也不差,他和樊噲一起被聘為屠宰業(yè)的祖師,桃園三兄弟就差大哥劉備了,其實,劉備也不賴,人家是編草鞋的祖師。
梨園有明皇
常言道“名不正則言不順”,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祖師,等于沒有根基,無法正名。文人拜孔夫子,其余行業(yè)都是被孔子剔除在“君子”以外的人,社會地位低下,因此祖師的名頭就一定要響亮,要有影響力,找一個與行業(yè)有關的名人做祖師,實在找不到,那就“掛靠”一個。
戲曲業(yè)因唐明皇設梨園教習戲曲,自己還粉墨登場,扮丑角。從此,梨園就尊唐明皇為祖師。舊時戲臺后面一溜“衣箱”,是為了方便跑碼頭,裝服裝和道具的,演員扮好角色后,要按規(guī)矩坐在指定衣箱上,不能亂坐,只有丑角可以,因為他和祖師爺唱的是一個行當。
尊皇帝當祖師爺?shù)倪€有乞丐,就是丐幫。他們供奉朱元璋,因為朱元璋要過飯。聽聞此言,不禁為洪七公、喬峰等流一把辛酸淚,如此幫扶丐幫,竟然連個祖師爺都沒混上。乞丐祖師朱元璋還有兩個兼職,一個酸梅湯祖師,一個烤鴨業(yè)祖師。
事實上,乞丐還供奉范丹。當年孔子周游列國,曾向范丹借糧,后來還不上,雙方商定,所欠之糧,由孔子弟子繼續(xù)還。范丹愁孔子弟子滿天下,素不相識無法討要??鬃踊卮穑骸胺查T頭上有字的、墻上有畫的、家有藏書的,盡是孔門弟子,討之無錯。”所以,數(shù)來寶中有這么幾句:“大掌柜,你聽其詳,打周朝就有我這行??追蜃訜o食困陳蔡,多虧了范丹老祖把糧幫。借你們吃,借你們穿,借來了米山和面山,直到如今沒還完。我不論僧、不論道、不論回漢和兩教,孔圣人的門徒我都要?!彼?,讀書人,看到乞丐要大方些!那是你祖師欠人家的。
尊皇帝當祖師不算什么,最不靠譜的還有尊神仙為祖師的,那就是制作服裝和器具上使用的絲編的帶子、繩子的絳帶業(yè),竟然供奉哪吒,為什么呢?因為他抽過龍筋給他爹做腰帶。老北京,曾經(jīng)有一座哪吒廟,每年陰歷三月十五,絳帶業(yè)的商人都要去廟里祭祀。
尊皇帝為祖師的還有:曲藝行業(yè)尊周莊王(為了“正風化俗”,曾“擊鼓化民”),咸菜行業(yè)尊秦始皇(為修長城發(fā)明了咸菜),涮羊肉行業(yè)尊忽必烈;尊神仙為祖師的也不少:干鮮果行、脂粉行供王母娘娘,變戲法、雜技、娼妓供奉呂洞賓,鏢行供奉達摩,化妝行業(yè)供奉觀音(難道因為她善于變化),燒窯行業(yè)供奉女媧娘娘(因為她煉石補天)……
皇帝皇后都是祖師的只有黃帝和嫘祖,黃帝被尊為“人文初祖”,但他曾教民眾用骨針穿麻線縫樹葉和獸皮做衣,也是縫紉業(yè)的祖師。嫘祖因教會民眾養(yǎng)蠶制絲,被奉為蠶桑業(yè)祖師。
下九流行當
手工行當,都是靠勞動、技藝吃飯,多為下九流行當。
有些下九流行當供奉的祖師就不咋地。小偷供奉的就是時遷,就連祭祀,都要選擇夜深人靜時,前往時遷廟備上酒肉,求保佑逍遙法外。同樣為人所不恥的盜墓業(yè),祖師卻十分有文化,是吳國大夫伍子胥。只因當年伍子胥曾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挖開楚平王的墳墓,不過他要的不是財寶,而是泄憤。這大概是盜墓賊最羨慕的狀態(tài)吧。不過,伍子胥最后被放在竹筏上順江暴尸,可見,盜墓確不可取。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清朝之前,中國人除了僧尼,從不剃頭。清兵入關,奉行“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才有了剃頭匠。剃頭挑子很講究,一頭是一個木凳,下面有抽屜,裝剃頭工具;另一側(cè)是小火爐,下面生火,上坐一個銅盆,燒水用,所以“剃頭挑子一頭熱”。小火爐上還有一根立棍,上有刁斗。別小看這個東西,最早可是掛圣旨的,就是大清皇帝下令剃頭的圣旨,想必那時的剃頭匠是吃公家的飯。成了行業(yè)后,不再掛圣旨,改掛磨刀布。如此說來剃頭匠(理發(fā)業(yè))應該尊大清皇帝為祖師爺才對,可他們供奉的祖師爺卻是關公。雖然剃頭匠與關公都用刀,也都在人的腦袋上下功夫,可差距也太遠了吧。
有修頭的,就有修腳的。雖然都是手上功夫,修腳的卻不屬于下九流。因為所有下九流行業(yè)服務時都得站著,唯獨修腳的不是,不論給誰服務,都得坐著,就算皇上來了也不例外,能和皇帝平起平坐,還敢說是下九流么?所以,他們沒有祖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