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梅
郭老師的習作教學《給自己畫像》,打破了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用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介紹自己,給自己畫像,別具一格。感受最深的是郭老師一切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真正參與其間,孩子們在民主、和諧、愉悅的氛圍下享受了習作過程。
一、 順應學生的心理需求,立足學生的寫作實際
在郭老師的這堂習作課上,實實在在順應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充分尊重學生,從學生的習作實際出發(fā),激發(fā)了學生的習作熱情,讓學生真正做到“吾手寫吾口”“吾手寫吾心”。
1. 慧眼慧心巧選材。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習作時常為無“米”下鍋苦惱。而郭老師選取學生最熟悉的事物入手——給自己畫像,每個學生都能夠侃侃而談。當學生完整地說出自己的外貌、興趣愛好時,郭老師才出示本節(jié)課的初衷:打破常規(guī),介紹自己。用圖畫書圖文并茂的方式來介紹自己。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第一次覺得原來習作可以這么好玩,熱情高漲,寫出來的作文自然豐富多彩。
2. 妙手回春巧點評。在郭老師的課上,小手如林的場面時有發(fā)生,學生的表達愿望強烈,但語言表達時有漏洞,實際習作能力與認識之間存在差距。對這樣的學生,郭老師精心呵護、鼓勵,更有實實在在的幫助。如一生在介紹自己時,說到“我是一個小書迷,我很愛勞動,我的體育成績很好,跑步很快”時,郭老師在表揚該同學聲音響亮、表達準確的同時,建議只說其中一個你認為最鮮明的特點,并學會用典型事例加以說明。這樣,下一個學生在說的時候就自然而然只說自己最突出的特點。當學生的表現(xiàn)很精彩時,郭老師也會引導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互相學習。在課堂上,一位同學的圖畫書文字簡潔,教師及時表揚:“圖畫中能看懂的內(nèi)容,就不需要文字贅述,圖畫書的特點就是圖畫和文字相互補充,相得益彰。所以,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劉俊賢做的圖畫書?!崩蠋熯@樣的引導后,后面在點評時,一位學生站起來說:“xxx的圖畫得很好,不過畫上已經(jīng)有的內(nèi)容不需要再重復,只需要把讀者看不懂的內(nèi)容補充一下,就可以了?!笨梢?,教師的點評多么恰當,真可謂“妙手回春”。
3. 余音繚繞齊展示。課堂上的時間有限,但是郭老師還是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于是,一幅幅笨笨拙拙的圖畫一段段文字把聽課的教師們打動了:“我的大門牙并沒有起到妙語連珠的作用,反而使我成為一只兔子; “我愛吹口哨,同桌卻不愛聽,我并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娛自樂嘛”;“我呢,比較瘦,所以,爸爸總想讓我多吃點,可是,我怎么吃也吃不胖,你說,這是不是我的福氣呢”;“囧是我最常見的表情……”
在郭老師的課堂上,改變的不僅僅是一個形式。是理念的改變,學生由“他主”變?yōu)椤白灾鳌?;是方法的改變,由一廂情愿的“指導”變?yōu)椤绊槍W而導”;是效果的改變,“寫”變成了一種快樂的傾訴和交流,學生情趣盎然,因為自由,因為情趣,習作之花在課堂上搖曳,爛漫而又熱烈,充滿著生命的芬芳。
二、 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著眼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郭老師的課堂真正關(guān)注學生,根據(jù)學生的思維特點,鼓勵學生個性表達,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1. 圖文并茂,力求新穎。低年級的《口語交際》就要求學生自我介紹。中年級的學生看到《給自己畫像》這樣的習作題,興趣缺失,自認為很簡單??墒枪蠋焻s要求打破常規(guī)介紹自己。一下了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時時時事都想標新立異,郭老師此話一出,學生的眼睛一下了亮了起來。
2. 老師“下水”,激趣啟智。茅盾先生曾說過:“模仿是創(chuàng)造的第一步,是學習的最初形式?!绷曌魍瑯尤绱?。當學生的寫作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后,可實際上學生對于圖畫書的創(chuàng)作還是一知半解,這時,郭老師的“下水”可謂及時雨。隨著一幅幅帶有傳奇色彩的畫面呈現(xiàn),孩子們紛紛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在畫面中揣摩圖畫書的封面、封底、內(nèi)頁、內(nèi)容,在畫面中揣摩長辮子老師的長相、衣著、性格、愛好。不知不覺中,他們紛紛拿起筆來創(chuàng)作起了自己的第一本圖畫書。隨著一頁頁作品的精彩呈現(xiàn)與點評,遣詞造句,謀篇布局,一切水到渠成。郭老師以自己非凡的教學功力又一次創(chuàng)造了課堂教學的精彩。
3. 形式多樣,別具一格。郭老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可用圖畫或文字或圖文結(jié)合的形式來進行寫作。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形式,可以寫成記敘文;也可以寫成優(yōu)美的小詩,來表現(xiàn)自己的特點;更有學生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產(chǎn)生了許多新鮮、與眾不同的想法,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的形象,這樣,學生在習作中抒發(fā)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個性。
一節(jié)讓人耳目一新、回味悠長的習作課。向著學生出發(fā),沒有了對學生思維的束縛,學生有了更自由的表達空間;向著學生出發(fā),沒有了師生心靈對話的距離,學生的習作興致溢滿課堂;向著學生出發(fā),“寫”不再是單純的字眼,它變成了小精靈,變成了魔法師,寫作洋溢出真摯、迷人而久違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