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
母親不識字。我曾問過母親不識字的感受,母親說跟沒有眼睛一樣。說這話時,我還是幻想滿天飛的少女,當時想象不出沒有眼睛的黑,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直到有一天,我讀到季羨林那篇《賦得永久的悔》,被文中那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傷感深深震撼,放下書就胡思亂想起來:假如我至愛的母親突然離去了,怎么辦呢?悚然心驚,我不敢再想下去,屬于母親的時光已過了大半,而鋪在我面前的日子,比樹葉還稠密。
我開始為母親讀一些書,一些簡單卻能讓母親快樂的書。那個暑假,我給母親讀完了《唐代小說選》。每天讀一篇,有時在院中的木香花下,有時在夜晚的燈下。唐代小說很美,沒有什么大起大落的曲折情節(jié),但一個個小故事都敘述得完整而動人。母親聽得入了迷,她的專注傾聽鼓動著我的表現(xiàn)欲。我神氣活現(xiàn)地添枝加葉,盡力將故事講得曲折些。母親一會兒跟著笑,一會兒跟著嘆氣。這樣過了一個暑假,母親很開心。而且,我再動筆寫文章,語句也通順流暢多了。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管理期刊,那些快餐式的文字,讀過即忘。遇上幾篇比較有意思的就留著,待星期天回家時,讀給母親聽。有一次,讀青年作家鬼子的一篇《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講一個偶然事件引起的家庭破裂,道德失衡,以及對一個小女孩的影響。我一邊讀一邊掉眼淚,母親也落了淚。那一刻,我深深感嘆文學的魅力,它讓一個讀書女子和一位農婦,一起與書中人物同呼吸共命運。
為母親讀書的時光,構成我生命中難忘的片斷。閱讀讓我和母親之間沒有所謂代溝,更沒有半點隔膜。
編輯/延一